《知識的真假之境》
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是否還需要「老師」?
一邊,是視世俗如糞土的修行人,他無所求、無所執,把佛法、智慧與慈悲,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眾生。他從不販售知識,因為他深知:「真理不是商品,是解脫。」
另一邊,卻是領薪教學的老師。他們教授的內容常被體制所定義,被政治正確所綁架,甚至隨著風向與利益變化不斷調整。許多人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為考試服務,為政令背書,卻漸漸遠離了教育的初心。在 AI 日益取代標準知識的今天,教學若只剩下資料傳遞,就像服務業,甚至像詐騙——它假借教育之名,卻掩蓋著社會化、順從化、與控制的目的。
我們曾經相信老師是點燈人,是思想的引路者。但現在,他們的話語權常常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課綱、資本、評鑑與 KPI。
知識若成了政治工具,那麼教育就是幻術。
修行者以心傳心,讓人看見自性;
教育者若忘了為何而教,就會變成一張講義背後的空殼。
所以,不是所有的「免費知識」都是真知,不是所有的「有償教學」都為利。關鍵在於——教者之心,是真誠傳道,還是迎合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