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6/作者:小川糸
在我閱讀第一個故事時,看到主角鳩子遵守書信規則撰寫悼念文,讓我不禁想起曾經學過、卻逐漸淡忘的書信禮節,但那一刻,我心中湧出對於「規則」與「正確性」的抗拒,覺得寫信如此繁瑣,那實在是太麻煩了,但隨著故事推進,我反思這個心態,或許抱持這個心態寫信,倒不如乾脆不寫。
就像鳩子在書中訓斥某位客人一樣,若沒有在乎對方的心,又何必寫信呢?寫信的本質並非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在於真心地傳遞情感。書中一位客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她的字跡並不漂亮,卻為婆婆挑選了既美麗又古老的信紙,有著想要傳遞的心意與祝福。沒有真正想說的話,卻執著於形式的正確,這種心態或許正是寫信的大忌。
這本書讓我重新意識到:寫信不只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從挑選信紙、筆、信封到書寫問候語與結尾語,每個小細節都蘊含著對他人的在意。比起拘泥形式,真正重要的,是那份想好好對待對方的心意。我曾經對「形式重要還是實質重要」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直覺告訴我實質更重要,但在寫報告時,老師總是先看格式是否正確,那麼從順序上來看,形式豈不是更重要嗎?這讓我陷入矛盾,遲遲找不到答案,就這樣將疑惑放在心中許久。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正因為尊重對方、願意傾注心力,形式自然會被做好。因此,形式並非目的,而是實質在乎後的結果。
這本書還有個特別之處:它從不描寫收信者收到信後的反應。無論是絕交信、致久別友人的信、弔唁信、拒絕借錢的信,甚至是生日祝壽信,這些信件寄出後的故事都被藏起來了,但這些信委託人都對信件感到滿意,雖然少了後續的故事,卻更讓人意識到把心情表述、傳遞心意,本身就是值得做的一件事,那些被好好寫下的話,本身就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