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站在下一個人機互動介面的入口旁邊,就像 2007 年的多點觸控螢幕一樣,問題是:誰來定義它的硬體形式與合理的人機互動模式,且具備合理的產品續航力及使用情境?
重構硬體的思考,不只是設計一個裝置,更是在設計一種人與AI互動的文化,而且有合理的硬體資源配置方式去實現。
屬於AI的「消費級硬體」在哪裡?
生成式AI已從科學幻想進入日常語言,我們問ChatGPT寫信、改履歷、規劃旅行,但硬體應用上至今無法實體化:這場AI革命為何還沒有真正發生在硬體上?
正如同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不只是介面或應用程式,而是改變了人與裝置的根本互動方式。AI革命的「iPhone時刻」尚未發生。
這正是 Jony Ive 所設立的目標。2023年,他與幾位前蘋果設計高層創辦了AI硬體公司 io,不只是打造另一個gadget,而是設計一種「存在於你身邊的AI形式」。
到了2025年,OpenAI 正式以全股票交易併購 io,交易總額高達 65億美元,這不只是收購一家硬體新創,更是 OpenAI 主導未來AI介面與平台的重大佈局。
io 的創辦故事:不是「做硬體」,是定義新的人機介面
1. 離開蘋果後的轉身
Jony Ive 於2019年離開蘋果後,成立了創意設計公司 LoveFrom,原先專注於藝術、品牌、建築與產品美學顧問。外界一度認為他將遠離主流科技領域,轉向「慢設計」與「奢華創意」。
但實際上,他從未真正離開技術的邊界——2022年,他與 Sam Altman 密集討論「未來AI裝置該是什麼樣子」的問題,並於隔年創立 io,與他合作的是兩位蘋果時代的設計戰友:Evans Hankey(工業設計)與 Tang Tan(iPhone產品設計主管)。
2. io 是什麼?
io 的核心問題從一開始就不是「要做什麼產品」,而是:「我們如何用設計,讓AI從抽象走入日常?」
這樣的發想指向幾個原則:
- 裝置不應該以「螢幕為中心」
- 使用者不應該主動發出指令,而是 AI 主動感知與回應
- 外觀不應該只是科技產品,而是親和、穿戴、陪伴
這些觀點最終導向 具身智慧(Embodied AI) 的設計邏輯:也就是AI以物理實體形式存在,透過語音、影像、感測與觸覺,參與人類生活。
LoveFrom:設計帝國的延伸觸角
1. LoveFrom 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LoveFrom 是一間橫跨藝術、建築、音樂、科技與品牌的創意實驗室,創立於2019年,核心成員來自原蘋果設計團隊,總部設於舊金山。
其客戶包括:
- Airbnb:重新設計用戶體驗與服務模型
- Ferrari / Exor:打造 Ferrari 首款電動車的品牌與外觀
- Moncler:聯名時尚設計
- Apple:在2022年前仍為LoveFrom最大客戶
到了2023年起,LoveFrom開始與OpenAI密切合作,為其規劃視覺系統與產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