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推演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從小閱讀中國經典小說或傳記時,總是會看到《易》,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常常依靠《易》的解析來幫助判斷,當時便對《易經》充滿興趣。

然而小時候閱讀相關書籍,完全無法理解,最重要的是無法得知卜卦方法,少了實戰,對書中的解釋自然較看不下去。

現今資訊方便,在二、三年前買了傅佩榮老師的《傅佩榮易經》,深深被老師闡述的概念吸引:

易經是探討「變化」的書,內容有分為義理與象數兩部分。義理提醒我們如何做人處事,本質是修身養性,只有修習好自己的品格,困難才能逢兇化吉;象數則可用來占卜,揭示變化發展的趨勢,在卦象中尋找線索,得到疑難之事的解答。

易經不走向極端的思維,而是在「變」、「不變」中求中庸之道,順應「陽」和「陰」之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特性,組成宇宙萬物的體態平衡。

老師在書中也有提到,《易經》不是迷信,是讓你能了解自己的處境以及可以努力的方向。

荀子說:「善為易者不占。」意思是真正精通《易經》的人不必依賴占卦,吉兇禍福在於人的欲望,也是相伴相隨而生,所以要修養德行。

如果這是個要人迷信沉迷於算術之中,那我大概也不會想學習,盡信書不如無書,但如果是能指引方向,解開心中迷惑,重新盤點提醒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那其中的蘊含的哲理,便值得細細品味。

占卦的三不原則

「不誠不占,不義不占,不疑不占」,傅老師的書中一開頭就開宗明義表示,占卜不是讓你做壞事找理由找藉口,也不是幫助你賭博,如果占卦的結果不如預期,也不可再三占卦以求得心中所願,這樣做沒有意義。

這一篇天下文化的介紹的好,也是傅佩榮老師書中的內容,請參閱。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4507

占卦的方法

占卦傳統的方法,最原始是使用龜殼,後來演變拿出50根竹籤占卦、白米占卦等各種方法,到現今社會,有人使用硬幣正反面,這邊介紹書中最簡易使用的「數字卦」來占卦。

基本上步驟很簡單,首先誠心誠意,請求上天給予指引,然後在心中默念這次卜卦想問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卦,不要想在一個卦中求好幾個問題,問題越清楚越好。

問題可能是這樣,可以的話具體一點:
請問我最近與上司爭吵,離開這間公司好不好?
請問我最近與上司爭吵,我該怎麼面對上司的○○要求?
請問我看中台南市中西區的○○房子,購買這裡好不好?
請問最近有朋友想挖我跳槽到○○公司,我該轉換跑道嗎?

接著想出三組3位數數字,舉例一下,如「128」、「457」、「632」這樣三組,腦海中浮現的就依序記錄下來,直覺出來的數字最準確。一定要依照順序,因為不同的排列組合會影響卦象組合。

接著將前兩組除以8,所謂「八卦八卦」,共有8種卦,陰陽相得而成64卦。所以數字除以8,得到的餘數相對應卦象是「乾一,兑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然後第一組數字是下卦,第二組是上卦,以上面範例來說就會變這樣:

下卦:128/8餘數是沒有餘數,所以是坤卦。
上卦:457/8餘數是1,所以是乾卦。

求得下坤上乾,在google輸入下坤上乾,就可以知道這卦是周易第12卦:否卦。

第三組數字則代表是「變爻」,變爻各家有不同求法,挺複雜的,傳統求卦法可以占得好幾個變爻,繼而求得變卦。因為我觀看的是傅老師的簡易數字卦,老師的數字卦設計只有一組變爻,在書中求得第幾爻為變爻,直接觀看書中推論即可。

1.誠心誠意
2.請求上天給予指引
3.問問題
4.想出三組3位數數字,腦海中浮現的就依序記錄下來。
5.前二組數字除以8 ,餘數對應卦象,求得下卦和上卦,而得知占到什麼卦。
6.第三組數字除以6,求變爻。

如果手邊沒有書籍,推薦從google中輸入你占出的卦,如「下坤上乾」+周公解夢大全,到周公解夢大全這個網站看解析,裡面有整理蠻多老師的推論解析,簡單求得方向。

不論書中還是周公解夢大全網站,一個卦象開頭是介紹本卦的說明,後面則有「初六」、「六二」、「六三」、「九四」、「九五」、「上九」六個變爻,第三組數字這時候便派上用場。

剛剛的例子「632」/6,餘數求得2,所以變爻就是第二個「六二」,這代表你占卜到的卦現在在這卦中走到六二,可以直接跳到六二看解析。

網站中顯示如此:

 六二爻辭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享,不亂群也。
  白話文解釋
  六二:廚中有肉,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吉利,對貴族來說並不是通泰的表現。
  《象辭》說:貴族身處窘境,則能心懷懲戒,使其安守本分。

  六二爻動變得周易第6卦:天水訟。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乾)相疊。同需卦相反,互為“綜卦”。乾為剛健,坎為險陷。剛與險,健與險,彼此反對,定生爭訟。爭訟非善事,務必慎重戒懼。

網站有六二的白話文解釋,接著有「象曰」,這是古書《象辭》對易經的解釋,也是很重要的典籍。

假使我剛剛是問家庭問題,便尋找家庭的解析,如果是問財運,便問財運。一事一問,不要求得這卦,看到其它面向就聯想過去。

如網站中顯示:

  傅佩榮解卦手冊
  時運:寬容待人,萬事皆吉。
  財運:買賣皆利,訟則抗訴。
  家宅:老人有疾無害。
  身體:修身養性。
  六二變卦

假使剛剛詢問的是工作間的爭執,便是要你寬容待人,如果問的人是上位者,對你來說,有爭執並不是好事,對老百姓(一般階層)的提問題者來說,適當反映問題卻可能是好事(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問房子適不適合買,卦象便是說買賣皆利。切記,一事一卦

簡單的數字卦你也學會了,實務上我問過一些問題,也幫身邊的人卦了幾次,得到的答案都蠻有幫助的,確實能在迷惘之中幫忙找到一條道路。

在觀看傅佩榮老師的書後,陸續也入手了老師的另一本著作《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和王思迅老師的《易經白話講座》。

如果您對易經有興趣,很推薦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導的沙龍
30會員
139內容數
喜歡接觸各種新奇事物,探索後又放擱置一旁。 相信著在某一個時間點,探索的一切會不小心串連起來,組成了自己的生活。 不是導演只想導演自己的人生。 在這裡透過自身的經歷,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與你分享各種想法。 如果您願意訂閱請我喝杯咖啡,可以幫助我在文字的路上更有動力走得更遠,謝謝每一位花時間觀看的您們。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序 閱讀,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一種提升自我修養、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 無論是經典文學、科學著作,還是輕鬆的小說、詩歌,每一本書都像是一扇窗,帶領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Thumbnail
序 閱讀,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一種提升自我修養、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 無論是經典文學、科學著作,還是輕鬆的小說、詩歌,每一本書都像是一扇窗,帶領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