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是一堂訓練自己更接受自己的表演課!」
去年底,2024 的跨年夜之前,我腦波一弱就刷卡報名了 2025 的《即興演員思維101》。沒想到,這個看似衝動的決定,成為我在今年四月走進雙連勇氣即興教室的起點,也是一場內在旅程的開始。
這堂課的步調比我想像中快得多。一開始,我們迅速地認識了「工作坊的四大共識」:玩得開心、接受挑戰、勇於分享、樂於呼應,接著馬上進入各種暖身活動。
從「叫名字」、「指人叫名字」一路玩到「名字體操」,這些聽起來簡單的活動,不僅讓我們彼此熟悉,也逐漸鬆動了心防,讓我慢慢進入狀況。這些暖身遊戲,就像即興的前奏,也像為舞台灑水的動作,幫助我柔軟了內心那一塊容易僵硬的區域。
這幾週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玩得開心」這個概念。這不只是即興的核心精神,也是我去年挑戰單口喜劇(月半高校生)的初衷。我不是為了變厲害才站上台,而是為了重拾玩耍的快樂。
在「打地基」的練習中,我學會了怎麼用具象的方式來呈現角色,比如「拿出實物」這個技巧,不只幫助觀眾理解角色的世界,更像是在和自己對話。在這過程中,我不只是在創造角色,更是在發掘自己。我意識到:原來我的內在,有好多聲音、好多層次,而每一層都值得被看見。
我也開始思考:
「站上舞台的我,是不是最真實的我?」
「我要怎麼感受我的情緒、觀察我的心情,然後把這些轉化成能量傳遞出去?」
也許,最動人的演出,從來不是技巧完美,而是那種「我在這裡、我就是我」的真實存在。
現在靜下心來回顧,我發現自己的「調皮」其實從來沒離開過。這份童心,這份願意冒險、樂於玩耍的精神,讓我覺得這幾週的學習,不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更像是和童年的自己重新相認、擊掌、說聲:「我們還在一起。」
整個工作坊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跟自己內在對話。要接受自己的平凡、第一個靈感、甚至是失敗。這些覺察與接納,反而打開我更多的創造力,也讓我看見不同面向的自己。
在即興練習中,我也學會辨識自己的念頭:哪些是值得接住、延續的?哪些是真正有趣、有創意的?這樣的覺察,對我來說非常珍貴。
站上舞台的那一刻,我學會允許自己失敗,甚至學會讚頌那些失敗。舞台像是一個安全的容器,讓我能嘗試、錯誤、再站起來,然後變得更完整。
這堂課最後帶給我最大的體會是:
即興不是只是表演的技巧,它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它教我如何接納未知,如何當下呼應,如何在生活中多一點彈性與幽默感。或許,這樣的學習,正在一點一滴地編織出我自己的知識網絡與人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