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就像還沒發明電梯的建築師:AI未來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十九世紀末,建築技術已經能蓋出十幾層高樓。但那時的人類遇到了一個問題:越往上爬,越難生活。假設你住在第十二樓,每天得靠雙腳走上去,那你會怎麼做?

當時的建築師就開始設想,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天蓋到一百層樓,那該怎麼辦? 他們想到的解法是,在每十層樓設置「生活機能圈」:一層做市場、一層放水塔、一層做郵局。這樣人們不用常常下樓,也能在樓上過得下去。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真正改變一切的,不是生活圈的規劃,而是電梯的發明

電梯一出現,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樓層不再是限制,百層大樓不再是夢。甚至,一棟樓的「好壞」變成了「住越高越好」。整個城市的天際線,也從此改變。

這個故事,很像我們今天面對 AI(人工智慧)的樣子。

raw-image


我們正站在「還沒發明電梯」的AI階段

AI 已經存在,但我們多數人還在用它做文章生成、畫圖、總結報告、排程會議。就像當年人類會用樓梯硬走到12樓一樣,我們在用傳統的想像框架使用一個顛覆性的技術

我們還無法真正理解,AI 到底可以帶我們去哪裡。這不是因為我們太笨,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還在適應這個技術能「直接跳過樓層」的能力。

這就是「電梯效應」的真正意涵:當一項新科技問世,真正顛覆的不是現況,而是我們的想像力極限。


用現在的眼睛,我們可能看不到未來的AI用法

就像當時的人類用「生活圈」解決高樓難題,今天我們也正用「協助寫履歷」、「幫忙摘要」這些功能去試著理解 AI,但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舉幾個今天我們正在做、但還不太敢相信它能做好的事情:

  • ChatGPT 幫你寫腳本,但我們還不太放心交給它去拍片。
  • AI 幫你生成圖表,但你還是得自己開會解釋。
  • Copilot 幫你寫程式,但你還是要手動測試、部署。

我們仍用「輔助工具」的方式去理解 AI,雖然原因在於現在的AI技術還不夠完善,但就像當年沒人能想像「辦公大樓可以沒有樓梯只靠電梯」一樣,未來我們可能也會看到:有些產業根本從頭到尾只靠 AI 就能營運。


AI未來可能實現,但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想像的事,而它們其實已經在萌芽

1. AI 全自動生成影片並自我優化流量與變現

你只要輸入主題,它會幫你:

  • 撰寫腳本
  • 配音
  • 動畫合成
  • 自動發布到 YouTube
  • 甚至根據留言回饋生成下一集

未來,一人頻道可以變成AI團隊的自動內容工廠,不再需要剪輯師、攝影棚、社群小編。


2. AI個人律師與個人會計系統的整合

透過語音或簡訊與 AI 對話,它可以:

  • 讀取你的契約、稅務、財報
  • 告訴你這條條款有什麼法律風險
  • 幫你生成報稅、申請補助
  • 甚至即時代表你出庭虛擬代理(未來法規允許的話)

相信如果關注AI的你,就曾看過法院開庭時有人用AI幫忙打官司的新聞,未來的法律與財務專業,可能不再需要「人」,而是你買的AI代理人格


3. AI 輔助的跨語系人際溝通器

你可能在餐廳對一位德國客人講中文,而他聽到的就是德語,無時差。AI自動翻譯語氣、情境、方言、非語言行為。

語言將不再是國界,而是個人化即時轉譯的輸入方式。


4. AI 生成城市管理決策模型

未來市長可能在 AI 幫助下模擬交通、社會治安、垃圾處理,快速看到各種政策「實施後的預演結果」。

城市不再靠人為主觀經驗治國,而是由數據與模擬支持的政策沙盒決策


5. AI 運行你的人生:你有一個「你平行宇宙版本」的助理

這個 AI 根據你所有的社群內容、信件、履歷、照片、情緒紀錄模擬一個「未來的你」。你可以問它:「我該不該換工作?」「這個人適合我交往嗎?」它會以AI人格化的方式與你討論,甚至成為你人生的思考外掛。


6. AI 讓全球勞動缺口趨近於零:補上沒人做的工作

面對少子化、高齡社會與移工短缺,AI 將進入生產線、服務業、客服、照護、農業、配送、交通等無人願意投入的行業,取代或補位「缺工人但非高技術」的角色。

例如:

  • 餐廳用 AI 聲控與自動點餐機取代外場點餐
  • 長照中心導入 AI 看護機器人偵測跌倒與用藥提醒
  • 倉儲與物流全面由AI系統協調自動搬運與分類

這不僅減少人力壓力,更是少子化社會「不靠生育率也能延續社會運轉」的救命解方。


7. AI自動生成並運營虛擬品牌與企業

從設計Logo、建站、產品開發、客訴回覆、廣告行銷、客服經營,全由AI執行。未來可能出現完全「無人營運」但賺錢的虛擬企業,品牌主只是策略總監。


8. AI 作為即時情緒輔導者與心理支援

AI可聽懂你的語氣、表情、文字脈絡,給予實時的心理建議或轉介資源。不是冷冰冰的程式,而是經過行為心理學、臨床語料訓練的「溫暖傾聽者」,大幅補足心理師與社工人力不足的社會現實。


9. AI 可協助環境重建與災害預警

結合即時感測器、氣象預測與生態模擬,AI可提前預警山崩、洪水、火災,甚至模擬地球生態修復模式,提供最佳植林、綠能配置與土地復原建議,是人類重建地球的重要助手。


10. AI 將成為教育個人化導師,終結「一套教材教全部人」的時代

未來每個人都有一個 AI 導師:知道你數學卡在哪、英文哪裡怕講、歷史哪段不熟,並為你設計屬於你的學習模式,讓教育回到人性本位,而不再是照課綱填鴨。


電梯出現後,我們從來沒回去走樓梯

當年人類預想在每十層樓建一個生活圈,但結果是,我們蓋了100層樓、一部電梯上去只有15秒,我們甚至住在頂樓,把生活圈放在最上面。

AI的出現,會讓原本解題的方式失效,也會讓我們重新定義問題本身。

現在你看到 AI 是幫你寫履歷,未來它可能直接幫你找到理想工作,模擬你過去的面試表現,修正你的人設,重新安排你的人生劇本。

我們不是不理解 AI,而是還沒學會用它重新想像這個世界

當你開始這麼想,你就正在發明下一部「通往未知樓層」的電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IOBRICK
3會員
69內容數
這裡是結合創作與職場觀察的多元空間,分享立體像素藝術、拼豆與積木設計圖紙,也記錄我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實測經驗,並不定期更新HR相關的職場觀察與心得。無論你對像素藝術有興趣、想了解AI應用,或是想看看人資在想什麼,這裡都歡迎你一起交流與討論。
ADIOBRICK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你可能會以為,AI 是工程師或數據分析師的工具,跟人資沒什麼關係。錯了!現在的HR,如果不懂AI,就像拿著傳統地圖找路,而別人早已用上 GPS 導航。
Thumbnail
2025/05/22
你可能會以為,AI 是工程師或數據分析師的工具,跟人資沒什麼關係。錯了!現在的HR,如果不懂AI,就像拿著傳統地圖找路,而別人早已用上 GPS 導航。
Thumbnail
2025/05/14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主管臨時要報表、公式寫到眼神死、VLOOKUP錯到懷疑人生、想用樞紐分析卻卡住?我也是。直到我發現——ChatGPT 可以幫我寫 Excel 公式、教我用正確語法,甚至協助我設計整份自動化的報表邏輯! ChatGPT + Excel 可以做到什麼? 自動幫你寫公式(而且
Thumbnail
2025/05/14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主管臨時要報表、公式寫到眼神死、VLOOKUP錯到懷疑人生、想用樞紐分析卻卡住?我也是。直到我發現——ChatGPT 可以幫我寫 Excel 公式、教我用正確語法,甚至協助我設計整份自動化的報表邏輯! ChatGPT + Excel 可以做到什麼? 自動幫你寫公式(而且
Thumbnail
2025/05/13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工作時,好像多了些「看不見的夥伴」在默默幫忙?別懷疑,那不是你眼花,而是 AI Agent 正在悄悄走進你的職場生活!
Thumbnail
2025/05/13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工作時,好像多了些「看不見的夥伴」在默默幫忙?別懷疑,那不是你眼花,而是 AI Agent 正在悄悄走進你的職場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未來.. 一種全新的職業應運而生 - 前額葉工程師。 他們的重要性,超越了當初任何人的想像。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巨輪之中, 他們的付出和創新, 將為人類開啟無邊的新天地, 賦予我們全新的生命力與意義。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 人類得以直接對接硬體升級
Thumbnail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未來.. 一種全新的職業應運而生 - 前額葉工程師。 他們的重要性,超越了當初任何人的想像。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巨輪之中, 他們的付出和創新, 將為人類開啟無邊的新天地, 賦予我們全新的生命力與意義。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 人類得以直接對接硬體升級
Thumbnail
我葉瀚林想帶大家一起探討未來幾年內土木工程師所需的關鍵技能,土木工程師在未來將需要掌握3D列印建築、機器人自動化施工、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分析與大數據應用、以及可持續建築等關鍵技能。本文探討了這些技能及其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Thumbnail
我葉瀚林想帶大家一起探討未來幾年內土木工程師所需的關鍵技能,土木工程師在未來將需要掌握3D列印建築、機器人自動化施工、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分析與大數據應用、以及可持續建築等關鍵技能。本文探討了這些技能及其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Thumbnail
許多重要的技術,如蒸汽機、電力、半導體和互聯網,都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創新。然而,這些技術在剛出現時,並未立即創造巨大的財富,是由於技術成熟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生態系統和配套技術的支持、市場接受度、經濟和社會因素以及政策和法規等多方面的原因。
Thumbnail
許多重要的技術,如蒸汽機、電力、半導體和互聯網,都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創新。然而,這些技術在剛出現時,並未立即創造巨大的財富,是由於技術成熟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生態系統和配套技術的支持、市場接受度、經濟和社會因素以及政策和法規等多方面的原因。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在面對變化時的應對策略,包括數據分析的重要性,科技趨勢對工作形態的影響,以及對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討論。透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豐富的經驗,分享如何運用數據進行更好的決策,探討寫作和自媒體創業的投資報酬率,以及對未來的靈活規劃。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在面對變化時的應對策略,包括數據分析的重要性,科技趨勢對工作形態的影響,以及對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討論。透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豐富的經驗,分享如何運用數據進行更好的決策,探討寫作和自媒體創業的投資報酬率,以及對未來的靈活規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