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 拍照,是我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 | 創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紀錄習慣談文創的工作日常與觀察力

有一次,一位朋友忽然問我:「我看你很常拍照耶,很多時候大家只是拍個紀念而已,你為什麼總是拍得那麼頻繁?」

我笑了笑,回他一句:「這不是單純的拍照,是我的工作習慣。」

很多人把拍照當作旅行或活動中的點綴,是一種情感的紀錄,但對我來說,它早已變成一種工作方法,也是我和這個世界保持連結的方式。尤其是在文化創意產業裡,拍照的意義早已超越「記錄當下」,而是變成我理解人、認識產業、捕捉靈感、甚至建立資料庫的關鍵手段。

raw-image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碎片、流動、無常

我工作的領域,很多是專案型的合作。每一場活動、每一場會議、每一個創作者,可能今天才認識,明天就各自回到不同的軌道。我們不一定有長期共事的機會,有些人甚至可能一兩年才見上一面。

這種高度零散與流動的工作形態,讓人很難靠單純的記憶維持關係與脈絡。說得直白一點,人腦不是資料庫,我們不可能記住每一位合作對象的臉孔與故事。

所以我選擇用拍照的方式,讓自己不僅記得「這個人來過」,還記得「他當時的神情、他參與的事、他說過的話」。這樣當未來需要再合作,或在其他專案裡想起對方,我能回頭查閱,迅速建立起熟悉感與信任感。

影像,其實是一種延伸觀察的技術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看過」一件事,但其實那只是表面的瀏覽。拍照,尤其是有意識地去拍照,是一種更深入的觀看與思考。

當我拿起相機或手機,並不是隨手亂拍,而是透過取景、構圖,去感受現場的氛圍與人物的互動。這樣的動作,讓我得以更精確地觀察到別人的特質:一位創作者在展場中如何佈局他的作品?一位講者在演講中如何用手勢強化語氣?一場市集裡,觀眾的目光都被哪些細節吸引?

這些都是未來可以拿來分析、回顧與應用的素材。不只是照片而已,而是一份份關於人與創作行為的資料。

拍照累積的是一種「文化感知力」

當我翻看過去的照片,不只是回憶,也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我可以回想當時的空間配置、人流動線、活動安排,甚至是現場音樂與光線搭配的感覺。這些都變成我日後設計其他活動時的靈感來源。

特別是文創領域,每一位工作者的背景、風格與價值觀都不一樣。你不能用單一標準去看待每個創作人。這時候,照片幫助我慢慢建立起一種「非語言式的文化理解」,例如:這位手作設計師的擺攤風格偏向極簡,他可能傾向安靜地與人互動;那位街頭藝術家喜歡強烈色彩與音樂,他可能重視現場氣氛與自由感。

這些資訊無法只靠口頭問答獲得,而是來自長時間的觀察與影像資料的累積。拍照,讓我在文化差異中保持敏感,並能給予更有針對性的協助與建議。

將影像化為資料庫,是創作者的未來資源

或許有些人會問:「拍那麼多照片真的用得到嗎?」

我可以非常篤定地說:「會,而且會越來越重要。」

因為這些影像不只是靜態的記錄,而是一種時間軸上的資源。當你累積足夠多的資料後,就能建立出一種「非線性經驗圖譜」。你能夠迅速找出過去與某人合作的紀錄、回顧某場市集的佈局、甚至分析某類型產品的視覺風格趨勢演變。

這些影像,最終會轉化為你對產業的理解與判斷力。你就能更清楚地判斷,某個案子為什麼成功、某個活動為何失敗、某位創作者的作品為何深得人心。這不再是憑直覺或運氣,而是來自「可被檢索與比對」的累積。

拍照,是一種同理的訓練

最深層的意義在於,拍照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同理心的練習」。

當我願意為對方拍下一張照,我其實是在說:「我看見你了,我希望未來還能記得你。」

這份拍照的動作,不只是為我自己留下資料,更是向對方傳遞出一種尊重與在意。當我們身處一個合作極其碎片化的產業,每一份記錄,都是一種認真對待的證明。當你把別人放在心上,別人也會記住你。

習慣的養成,是對工作的體認,也是對人的尊重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能夠對這些文創產業的人事物講得這麼清楚?」

我總是淡淡一笑,說:「因為我用眼睛去觀察、用相機去記憶、用心去理解。」

拍照,只是我與世界互動的一種方式,它讓我能更深入地認識人,也讓我能在長時間裡積累出對產業的理解與洞察。這不是特別的能力,而是一種工作習慣,是我選擇用來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橋梁。

所以每一次舉起相機,我不是單純想留下畫面,而是想說:「我在這裡,我願意理解你,記得你,也希望未來能再次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4會員
4.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6/10
並非對立,而是共生 在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對話中,我常聽見這樣的爭論:「當創作走向企業化,就會失去靈魂」、「太有商業考量的作品,就不夠純粹」。這樣的說法表面看似有道理,實際上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企業化與同理心,並不是對立的概念,反而是一體兩面的共生關係。 在當代創作環境裡,沒有商業支持的創作難以
Thumbnail
2025/06/10
並非對立,而是共生 在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對話中,我常聽見這樣的爭論:「當創作走向企業化,就會失去靈魂」、「太有商業考量的作品,就不夠純粹」。這樣的說法表面看似有道理,實際上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企業化與同理心,並不是對立的概念,反而是一體兩面的共生關係。 在當代創作環境裡,沒有商業支持的創作難以
Thumbnail
2025/06/09
創作者的同理心:理解他人,才能打動人心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需要與形形色色的人互動,無論是工作、創作還是日常生活,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更是理解他人、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處境與需求。 尤其對於文化創意工作者來說,「同理心」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因為我們所創作的不只是作品,而是
Thumbnail
2025/06/09
創作者的同理心:理解他人,才能打動人心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需要與形形色色的人互動,無論是工作、創作還是日常生活,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更是理解他人、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處境與需求。 尤其對於文化創意工作者來說,「同理心」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因為我們所創作的不只是作品,而是
Thumbnail
2025/06/08
規模化經營:創意工作走向事業的關鍵 有人說,一項工作如果要成功,必須具備規模化的潛力與經營策略。這不是什麼新道理,而是許多前輩、所謂「老神在在」的創業者或內容經營者早就反覆強調的事實。然而,這樣的話往往不被年輕創作者聽進去,大家寧願沈浸在自己的創作世界裡,覺得開開心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
Thumbnail
2025/06/08
規模化經營:創意工作走向事業的關鍵 有人說,一項工作如果要成功,必須具備規模化的潛力與經營策略。這不是什麼新道理,而是許多前輩、所謂「老神在在」的創業者或內容經營者早就反覆強調的事實。然而,這樣的話往往不被年輕創作者聽進去,大家寧願沈浸在自己的創作世界裡,覺得開開心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後來,拍攝照片不再只是漂亮這件事。 遇到了一些人,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想留下生命裡重要的人。 她很快就付了訂金,我後續寫了幾封mail想討論規劃事宜,卻沒有太多回應。 直到拍攝前一天才又有了聯繫,再次確認了地點與時間。 巷弄裡,老舊屋子的一樓,有些昏
Thumbnail
後來,拍攝照片不再只是漂亮這件事。 遇到了一些人,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想留下生命裡重要的人。 她很快就付了訂金,我後續寫了幾封mail想討論規劃事宜,卻沒有太多回應。 直到拍攝前一天才又有了聯繫,再次確認了地點與時間。 巷弄裡,老舊屋子的一樓,有些昏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感謝꒰ 𝗩𝗼𝗹𝗰𝗮𝗻𝗼 𝗦𝘁𝘂𝗱𝗶𝗼 韓式自助寫真 ꒱的邀請~ 我是一個不喜歡拍照的人,面對鏡頭總是尷尬癌上身,拍不出滿意的照片,又不好意思麻煩攝影師或朋友一直重拍~ 如果你也有這種困擾,非常推薦來 𝗩𝗼𝗹𝗰𝗮𝗻𝗼 𝗦𝘁𝘂𝗱𝗶𝗼 韓式自
Thumbnail
感謝꒰ 𝗩𝗼𝗹𝗰𝗮𝗻𝗼 𝗦𝘁𝘂𝗱𝗶𝗼 韓式自助寫真 ꒱的邀請~ 我是一個不喜歡拍照的人,面對鏡頭總是尷尬癌上身,拍不出滿意的照片,又不好意思麻煩攝影師或朋友一直重拍~ 如果你也有這種困擾,非常推薦來 𝗩𝗼𝗹𝗰𝗮𝗻𝗼 𝗦𝘁𝘂𝗱𝗶𝗼 韓式自
Thumbnail
那天,莫名其妙的,有個好朋友打電話來說要請我幫忙,邀我幫忙當一日的攝影師! 幫忙作一次人像寫真攝影! 「攝影師?」,我說:「你開玩笑的吧? 我哪會是什麼攝影呀?」
Thumbnail
那天,莫名其妙的,有個好朋友打電話來說要請我幫忙,邀我幫忙當一日的攝影師! 幫忙作一次人像寫真攝影! 「攝影師?」,我說:「你開玩笑的吧? 我哪會是什麼攝影呀?」
Thumbnail
其實並沒有拍照留念的習慣,可能是因為沒甚麼拍照才能,也可能是因為我不習慣在SNS留下甚麼照片所以一直覺得不用拍照。然而最近幾年心態逐漸有了轉變,大概是意識到自己記憶力沒有預設的可靠,開始覺得多留點紀錄也不錯。
Thumbnail
其實並沒有拍照留念的習慣,可能是因為沒甚麼拍照才能,也可能是因為我不習慣在SNS留下甚麼照片所以一直覺得不用拍照。然而最近幾年心態逐漸有了轉變,大概是意識到自己記憶力沒有預設的可靠,開始覺得多留點紀錄也不錯。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每次經營到疲憊 灰心時 看到留言 少少訂閱時 還是認份更新起來 至少有人是支持且想看? 曾經有個知名網紅說過 他拍了200支 快不行 走不下去 公布說不拍了 後來有個香腸伯說你要繼續 我每天習慣看你了 好似8點檔概念 習慣 如同家人? 就像大陸直播主 是很拚
Thumbnail
每次經營到疲憊 灰心時 看到留言 少少訂閱時 還是認份更新起來 至少有人是支持且想看? 曾經有個知名網紅說過 他拍了200支 快不行 走不下去 公布說不拍了 後來有個香腸伯說你要繼續 我每天習慣看你了 好似8點檔概念 習慣 如同家人? 就像大陸直播主 是很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