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星空下的黑潮島嶼》2025岸內小旅行的畢業典禮。
這天來了許多(與我們多次見面的)老朋友。有參加第一場系列活動,4月19日花蓮鐵道電影院特映會,自此戀上《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特地從花蓮前來的熱血男孩(並且還提問了一題超有深度,一聽就知道把劇看得很深的問題)。菲比鞠躬感謝條紋襯衫男孩。

0601岸内小旅行 戲劇美術講座。攝影:Kito

4月19日《星空下的黑潮島嶼》花蓮特映。圖片提供:花蓮鐵道電影院

4月19日《星空下的黑潮島嶼》花蓮特映。圖片提供:花蓮鐵道電影院
事出菲比準備的綠島花生糖被竊,因此,想到《星光下的黑潮島嶼》中綠島新生訓導處拍攝場景,鹽水特產(岸内在鹽水)古早味手工冬瓜糖。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誠品中友講座。攝影:吳欣穎
還有曾經參與2024臺南人權月岸內講座的朋友,今年再訪岸內(並且因為人權月講座去了一趟綠島,看了菲比在綠島綠洲山莊策劃的「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以上合掌感恩與我們一路同行的每一位朋友。

0427岸內小旅行。攝影:張翔惟
今天是稚儀第三次在岸內小旅行分享《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中戲劇美術所扮演的角色——把已經消失的場景、物件,重新建/做回來。作為小旅行最終場,稚儀除了分享「邀請過去回到此刻」的實際操作,更分享了幾段箇中心境。

菲比正在介紹美術組如何降階做出老照片。攝影:Kito
戲劇美術的起點從屬於前置作業的檔案閱讀、收集同時代類同場景資料、戲劇色彩定調,到現場放樣、因應場地現況(不斷挖到地層下方的各種物件)所做的各種空間與時間上的調度,以及歷經數次颱風,質感組在現場輪迴式地不斷重作前一個步驟,永遠無法完工的困難,到各類平面物件製作的現場。
自2023年4月到2024年1月,進駐岸內,把1950年代的綠島新生訓導處『蓋』回來的美術組,也宛如『新生』般做了許多新生曾經做過的各式手工,包含但不限於小板凳、種菜班中的菜、中秋晚會各式壁報、精神標語海報。

0427岸內小旅行,參與朋友前往場景中。攝影:張翔惟

岸内小旅行 新生寢室。攝影:Kito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新生寢室劇照。圖片提供:客家電視台
2009年,村上春樹出席「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演講中提到「高牆與雞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雞蛋,我們都有無可替代的靈魂,同時也像雞蛋一樣擁有包攏它的脆弱外殼,這就像《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中富源在教導新生英文『一分錢』(one cent)這在當時是台灣最小的幣值,我們每個人就像這一分錢,雖然渺小,有時候甚至會被別人看作破爛,但我們每個人都很珍貴,因為我們都有自己身為一分錢的力量,所以不要小看了『一分錢』(自己)。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中秋晚會劇照。圖片提供:客家電視台
但於此同時,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堵必須面對的高牆,高牆的名字就叫作「體制」(System)。體制的建立原本應是保護我們的,但它有時候它卻反向殺害我們,或讓我們殺人。冷酷、高效、而且系統性(Systematiclly)。
村上春樹說道:「我們都是人類,超越國籍、種族和宗教,我們都只是一枚面對體制高牆的脆弱雞蛋。體制並未創造我們:是我們創造了體制。」
在《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中的每位都是那個時代的人質,我們會害怕,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讓自己,讓這個時代變得更糟。以上與每一位關心這齣戲劇與背後歷史的朋友共勉。
你面對恐懼的態度,就是你面對時代的高度
✦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 𝑩𝒍𝒂𝒄𝒌 𝑻𝒊𝒅𝒆 𝑰𝒔𝒍𝒂𝒏𝒅 ✦
每週四晚間9點-客家電視
網路隨選觀看-中華電信MOD、HamiVideo影劇館+
幕後紀實專書/線上登島互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