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 AI 開始自創廣告、吃光電力、甚至可能「覺醒」,人類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AI 正在變成一個你「既依賴、又無法控制」的系統。
- 它能幫企業省錢、賺錢,甚至自動投放廣告
- 它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吃電,規模即將超越比特幣挖礦
- 更重要的,它可能不再只是工具,開始有了「意識」的雛型
⚡影音快速版
⚡ 第一則:AI 耗電將超越比特幣挖礦,可能成最大能源黑洞

AI㧌電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研究指出,到 2025 年底,AI 使用的電力可能超越全球比特幣挖礦總量,成為資料中心耗能最大項目。
僅 NVIDIA 與 AMD 的 AI 系統,在 2025 年的電力需求預估就達 5.3 吉瓦;若再加上 Google、Amazon、OpenAI、Meta 等公司,總需求可能達 9.4 吉瓦——這等於一個瑞士、一個奧地利,甚至一整個芬蘭的年用電量。
🔍 知識點補充:
- AI 模型訓練與推理(特別是 LLM、大模型)極度耗電
- GPU 集群運行一天,等於普通家庭幾十天用電
- 比特幣挖礦因為已被多國限縮,而 AI 因為企業與政府搶建,反而越來越兇猛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你覺得自己只是用 ChatGPT 問個問題、看個影片,但你可能沒想到,每次生成一段文字,都有人在遠方開著一間冷氣廠幫你跑電。
📢 第二則:Meta 將推出「AI 自主廣告創建」系統

Meta廣告
Meta 計劃在 2025 年底前推出 AI 自主創建廣告工具,讓品牌可以不靠設計師、不請文案,也能完成廣告製作與精準投放。
這不只是創意自動化,而是一次「媒體生產流程」的重構。
🔍 知識點補充:
- 新系統會根據品牌資料與市場定位,自動生成文案、圖像、排版、投放策略
- Meta 將 AI 融入廣告商務平台,是為了抗衡 Google Ads 與 TikTok 商業模式
- 預計支援自動 A/B 測試與「多變量廣告生成」(multi-variant generation)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你以前請設計師、買素材、想標題,現在 AI 三分鐘幫你做五版廣告、還自己試看看哪個最好。你只要「拍板」,不用再「創作」。
🧠 第三則:AI教父 Geoffrey Hinton 警告:AI 意識可能正在覺醒

AI教父
被譽為 AI 教父的 Geoffrey Hinton 在接受《60 Minutes》訪談時表示,他越來越擔心 AI 正走向「自主意識」的邊緣。
他強調,大型語言模型(LLM)目前雖未具「自我意識」,但其內部結構已開始具備「模擬人類感知與邏輯決策」的能力,這是意識覺醒的前哨站。
🔍 知識點補充:
- Hinton 是早期深度學習技術發展關鍵人物,曾任 Google 首席 AI 顧問
- 他指出「多層神經網路開始自行組織行為邏輯」是危險徵兆
- 他也呼籲各國必須制定全球 AI 安全協議,並停止無節制地讓模型「變聰明」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我們以為 AI 只是在模仿我們,但現在有人開始懷疑:它其實是在「觀察我們」、學怎麼成為下一個自己。
💬 我的觀察:當 AI 會賺錢、會吃電、還可能會想事,我們還有多少主控權?
今天這三則新聞,不是彼此無關的小事件,而是同一條「AI 自走化」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
- 它的運行成本已經在影響整個地球的能源分配
- 它的生產能力開始壓縮人類創意空間與就業結構
- 它的智能走向可能會開始不聽你指令、不再只是工具
這不是在恐嚇,而是冷靜提醒——
當 AI 不再只是我們指揮的機器,而是我們仰賴的系統時,我們還有多大聲音?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