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來診患者中暑的比例大幅上升,今天想來跟大家談談這個主題。
最原始、最典型的中暑,分為兩大類型。
一個是晒出來的,接觸過多日曬之後的結果。
一個是悶出來的,長時間在通風不良或是濕熱環境下所產生。
這兩種中暑的治療方法並不相同,但都是運用清熱退火的藥物為主,只是曝曬型容易耗傷元氣(所以容易疲倦),也會減少身體的總水量及保濕能力(所以很渴很乾、肩頸緊繃、頭痛),要搭配滋潤生津、補養元氣的藥。
而悶熱型的就必須看濕氣藏在哪裡,有可能在身體的表層(所以產生沈重或酸痛感),也有可能藏在腸胃道(所以可能食慾差、輕微腹瀉、肚子悶脹等等),要配合使用袪濕解表或是芳香化濁的藥物,端看影響身體的哪些層面。
這是中暑的原型,稱為「陽暑」,是基於「散熱不良」所產生的症狀。
下面介紹的「陰暑」,其實不是暑氣所致,而是自己搞出來的毛病
所謂「陰暑」也是散熱問題,但是其實熱度不高,反而是人們因為怕熱,所以使用大量的冰冷飲料或貪冷受寒(譬如說頻繁進出冷氣房和戶外)所導致的衍生問題,這跟真正的中暑差別很大,反而得使用溫熱藥來「破冰」,再用寒涼滋潤藥來達到散熱的效果,病程很會拖,難以快速痊癒。
以上介紹「陽暑」與「陰暑」,下面舉幾個常見問題:
中暑可以刮痧嗎?
陽暑刮痧有效,陰暑刮痧無效,不過陰暑你還是能刮出痧點,只是要很用力,下手很粗殘,但還是不會減緩症狀。
中暑可以喝涼茶、苦茶、椰子水嗎?
陽暑的日曬型可以,悶熱型和陰暑效果不是很好。甚至陰暑的病因就在於此,可想而知囉。那麼陰暑怎辦?反而是不要去喝太冰冷的東西,想辦法化掉堆積的溼氣,茶、綠豆、薏仁、蓮子都可以。
我生活型態就只能反覆進出冷氣房,不就註定要中暑嗎?
好啦還是有辦法,路是人走出來的嘛。既然問題在於散熱機制,人體最重要的散熱機制莫過於流汗了(對,我知道大家都想保持乾爽,我沒說不能擦汗嘛),日常生活中就得訓練自己的流汗機制,不過不是要你真的去太陽下修行,而是透過運動打開毛孔、習慣流汗,要不然太久沒流汗,身體會不適應的,屆時如果溫度過高要散熱,身體也做不到了。
是不是不要開冷氣對身體比較好?
不要開冷氣對地球比較好,地球感謝你,但是那要看你能不能承受如此高溫,現在很多國家傳出熱衰竭的死亡案例,再怎麼樣還是要能有效散熱降溫。所以如果真的所處環境過度悶熱,熱到你會中暑的程度,該開冷氣還是要開,大不了開28度,也好過硬扛致病高溫,尤其是家裡面的老人家,散熱機能已經退化許多,又自覺怕冷不怕熱(其實都怕),家人還是要多留心。
以上是中暑的一些認識,給大家參考。陰暑、陽暑的成因與治療方法都不同,不要弄錯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