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小孩不笨(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二段回憶,是我唯一一次的走失經驗。

那天是一個月一次的採買日,全家開車到家×福。進賣場前的那條長廊,開了許多商店,小小年紀的我很快地被一間益智遊戲與魔術道具店吸引,於是掙脫母親牽著的手,奔向店裡。


首先是店門口的地球儀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看到其中一個發著光的地球儀,在架上緩緩自轉著,讓我感到相當神奇。


接著,我的注意力被一位表演魔術的人吸引過去。那個男人手中有兩個相連小鐵圈,鐵圈沒有絲毫破損,看似無法分開;然而下一秒,兩個分開的鐵圈卻出現在他手裡。他將兩個鐵圈拿給台下的觀眾檢查,所有人都看不出所以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2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個人觀點∣思維型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所思,有所感∣一隻自由靈魂的貓
27會員
155內容數
與我一起探尋自我,在思考與感悟之間找到成長的方向。
2025/06/03
「囝仔人有耳沒嘴。」 這是一句俚語,意思是小孩不懂事、不要插手大人的事。
2025/06/03
「囝仔人有耳沒嘴。」 這是一句俚語,意思是小孩不懂事、不要插手大人的事。
2025/05/28
分享自身接觸靈性的經驗,並探討如何理性看待靈性訊息。強調在相信的同時,應保持懷疑與批判思考,判斷訊息的合理性與安全性。畢竟人生的決定權和責任仍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2025/05/28
分享自身接觸靈性的經驗,並探討如何理性看待靈性訊息。強調在相信的同時,應保持懷疑與批判思考,判斷訊息的合理性與安全性。畢竟人生的決定權和責任仍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2025/05/27
以火車旅程比喻人生。描寫作者在旅途中與乘客相遇、相處,以及對人生旅程的感悟。文中充滿哲理,值得細細品味。(不是自誇,AI說的)
Thumbnail
2025/05/27
以火車旅程比喻人生。描寫作者在旅途中與乘客相遇、相處,以及對人生旅程的感悟。文中充滿哲理,值得細細品味。(不是自誇,AI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Thumbnail
週末幫忙帶小孩,難得又體驗了一次被小孩摧殘的感覺(累癱 原本想帶去圖書館消磨時間,結果一個要人唸書給他聽,一個只想看漫畫類的書籍,失敗,只好裝水完回家午休。走在烈日下,突然小侄子拉著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好地方,我就這樣不明所以的被拉進打彈珠的店家。 一進門就見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彈珠台,兩個小孩選好機
Thumbnail
週末幫忙帶小孩,難得又體驗了一次被小孩摧殘的感覺(累癱 原本想帶去圖書館消磨時間,結果一個要人唸書給他聽,一個只想看漫畫類的書籍,失敗,只好裝水完回家午休。走在烈日下,突然小侄子拉著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好地方,我就這樣不明所以的被拉進打彈珠的店家。 一進門就見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彈珠台,兩個小孩選好機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小敏和媽媽到賣場逛街,小敏偶然發現了一雙紅色的小靴子,被深深吸引。隨後,小敏和朋友玩起了機器遊戲,全然忘記了原本想要秀的紅靴。
Thumbnail
小敏和媽媽到賣場逛街,小敏偶然發現了一雙紅色的小靴子,被深深吸引。隨後,小敏和朋友玩起了機器遊戲,全然忘記了原本想要秀的紅靴。
Thumbnail
關於「玩轉腦朋友 (Inside Out)」的往事......
Thumbnail
關於「玩轉腦朋友 (Inside Out)」的往事......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Thumbnail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