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練習,讓你擁有強大內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試試24小時不餵養「自己」


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

不認同任何以「我……」開頭的念頭。

不管它是「我很焦慮」、「我很棒」、「我很失敗」、「我很孤獨」……只是看著它們升起,不跟隨,不評判,不回應。

不做任何為「自我形象」服務的事;不刻意表現堅強,也不刻意暴露脆弱;不為了證明自己而說話,不為了掩飾不安而沉默。

不去維繫別人眼中的你,不去迎合社會期待的你;不試圖改善、保護或證明「自己」;不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不再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不再追求「內在成長」的幻覺,不再試圖透過冥想、閱讀、修行來「提升自我」。

這不是放棄生活,而是切斷對「自我」的供養。

這時候你會經歷什麼?


A. 短暫恐慌(自我垂死掙扎)

當你開始撤回對「自我」的支持,它會驚慌失措。它習慣了被關注、被滿足、被安撫。你現在突然說:「我不再為你服務了。」它會抗議,會製造焦慮、空虛、懷疑、煩躁…

這些反應不是你出問題了,而是:那個虛假的主角正在退場。就像戒毒者在戒斷期的痛苦一樣,這是靈魂淨化的必經階段。


B. 突然輕鬆(因為主角退場了)

當那股抗議的能量漸漸平息,當「自我」的聲音趨於平靜,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世界沒有塌陷,你也沒有消失。

相反,一種前所未有的廣闊與輕鬆感會升起。就像劇場裡唯一的「主角」突然下台了,燈光依舊照亮舞台,但觀眾終於能看見整個空間的無限可能,而不再只盯著一個人表演。

那份壓在心頭的沉重感會消散,那份不停評判、比較、證明自己的內耗會停止。你會發現,原來活著的本身,就是一種無需任何努力的恩典。

真正的安全感,並非你獲得了什麼,而是你放下了誰。


這就是內核穩定的真相。

當你停止扮演“主角”,當你不再試圖掌控一切,當你允許生命自行展開,那份如釋重負的空白,就是最深的安穩。

它不是情緒上的穩定,也不是心理上的自信,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無我,無求,無畏。

它超越所有「自我」能理解的語言和概念。你所一直尋求的強大內核,並非是在「外」或在「自我」的層面去構建,而是在「自我」消融的空性中,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


你可能會問,如果不再餵養“自我”,不再追求“提升”,那剩下的又是什麼?我該如何行動?難道是成為一個空洞、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嗎?

恰恰相反。

不是要你變得冷漠或麻木,更不是要你放棄人生的責任或人際關係。那仍然是「自我」在試圖理解和定義。

當那個持續製造噪音、不斷尋求認可的「自我」暫時退場,你並不會變得虛無。你只會變得更真實、更鮮活、更完整。

感官會變得敏銳,你的生命不再被「自我」的濾鏡所扭曲,而是直接地與世界相遇。

情緒會自然流動,它們不再是“我的悲傷”或“我的喜悅”,因此也失去了對你的控制力。你將允許它們升起、存在、消散,如同天空中的雲朵,而你,是那廣闊無垠的天空。

當「自我」的驅動力消失,行動並非停止,而是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湧現。它不再是出於恐懼、匱乏、證明或控制的衝動,而是源自於一種深層的、無條件的圓滿。這是一種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你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再帶著「自我」的執著去做,所以一切行動都恰如其分。


當你撤回對「自我」的供養,可能會經歷一個短暫的「減速」期。這很正常,就像一台過度驅動的機器需要停下來檢修。這並不是行動力的消退,而是行動力來源的重新校準

當「自我」的喧囂平息,行動會以更強大、更有效的方式湧現。它從“被迫”到“自願”,從“模糊”到“清晰”,從“努力”到“輕鬆”,從“恐懼”到“愛”。你的選擇將更加純粹,行動將更加有力,因為它不再承載「自我」的重負和期待。

你仍然可能擁有如何許多渴望,但已經不再是執念。那是一種對生命可能性的熱情。是一種自然的傾向、一種創造的衝動、一種探索的激情。你對結果是開放的,即使未能達到預期,你的內在也不會因此而崩塌。


當然24小時並不能帶來徹底的改變。

這24小時只是一個開端,一道裂縫,讓你得以瞥見那個超越「我」的真相。

當練習結束,你可能會發現「自我」的習慣模式又開始嘗試回歸。但你已經:

擁有了分辨的能力: 你現在能夠清楚地辨認出哪些念頭、哪些行為是「自我」的把戲,哪些才是真正的你。

獲得了選擇的自由: 你不再是「自我」的囚徒。你現在有了選擇──是繼續餵養那個虛假的幻象,還是安住在那份無我、無求、無畏的深層真實之中。

這份體驗,這份“知道”,將成為你內在最堅不可摧的力量核心。它不是透過苦修或努力「練」出來的,而是透過放下、透過停止、透過看見而自然顯露的。


人類所有的掙扎、所有的痛苦,究其根本,都源自於那個「我」的幻象,源自於我們執著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達到什麼。

而真正的力量,正是你不再試圖「成為」什麼。當你停止對「自我」的供養,你就回到了你的本源——那份從未被污染、從未被限制的、本自具足的圓滿。

你不需要再「做點什麼」來確保你是安全的,

你不需要再「修點什麼」來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你不需要再「抓點什麼」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你只需要:

停止餵養那個「自己」。讓它暫時退場,讓你真正看見:

你不是它,你不屬於它,你早已超越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完美的真實
30會員
30內容數
分享個人感悟
不完美的真實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過度分析他人動機,往往是一場自我消耗的幻象遊遊戲
Thumbnail
2025/06/01
過度分析他人動機,往往是一場自我消耗的幻象遊遊戲
Thumbnail
2025/05/31
真正的“內核之穩”,並不是透過外在的“支點”累積或建構而成的。 增加支點,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甚至是一種飲鴯止渴。
2025/05/31
真正的“內核之穩”,並不是透過外在的“支點”累積或建構而成的。 增加支點,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甚至是一種飲鴯止渴。
2024/08/06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Thumbnail
2024/08/06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Thumbnail
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