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九點,陽光灑落在這個社區活動中心的門前,小文揹著背包走了進來,今天的他格外醒目——一件印著葛飾北齋《神奈川衝浪裏》的T恤,深藍與雪白交錯的浪濤,在他走動間像是真的從身上洶湧而出。

「老師,你今天好像從日本海裡游過來的!」一位穿著亮橘排汗衫的阿姨笑著打趣。
「對啊,我穿著浪來帶你們衝健康的浪潮囉!」小文也笑著回應,手裡還拿著今天要用的彈力帶。
他踏入活動中心,場內早已熱鬧起來。男長輩穿著輕便的運動服,有的還綁上頭巾;女長輩則大多穿著色彩繽紛的運動套裝,連鞋襪都精心搭配。這不是普通的一天,而是他們最期待的AI健身日。
林姐,也就是社區的總幹事,站在白板前確認今天的出席名單,一邊指著報名表對小文說:「二十六位,理事長昨天就簽好同意書囉。還有三位是第一次參加,他們說早就想試試你這套『科技運動』了!」
這樣的流程,小文再熟悉不過。每次帶活動之前,他總會先與理事長聯繫、確認名單與場地;而林姐則負責通知長輩、安排座位、協助著裝,甚至還會幫忙一對一輔導器材使用。
「你們來,是讓大家知道,我們社區也能跟得上時代,也有被看見的價值。」林姐曾經這樣對小文說。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裡。
今天的課程內容一如往常:暖身、AI健身器材訓練四組動作,最後是彈力帶教學。這兩週引進的彈力帶環節,意外受到長輩們歡迎——不只方便攜帶,也能在家自行練習,動作不多卻有效。

活動正式開始,場地裡熱鬧如嘉年華。長輩們圍在小文身邊做伸展操,拉伸手臂、扭轉身軀,一邊聽著提示,一邊笑著互相糾正動作。「哎呀,我這個膝蓋又沒抬高啦!」、「老師,這個我家孫子都不會做喔,我會欸!」
在這群穿著運動服揮汗如雨的長輩中,有位身影特別挺拔——阿川爺爺。他今天也換上一套深藍色運動服,衣角摺得整整齊齊。雖然臉上不常帶笑,但每一組動作都完成得一絲不苟。過去他是國中數學老師,現在他是這群人心中的榜樣。
阿川不只是學得快,還總默默協助其他人。小文察覺後,便開始讓他擔任「同儕教練」,協助引導新來的學員。原本他有些抗拒:「我不是專業的,這樣不太好吧?」但幾次下來,他發現自己做得到,也受到其他人的信任。
「老師,下次阿泰來的話,我可以教他肩膀拉伸嗎?」阿川課後輕聲問道。
「當然可以,你已經是這裡的副導師了呀!」小文笑著拍了拍他的背。
站在一旁的林姐也笑著附和:「我們阿川現在都快變成社區形象大使了!連隔壁里的長輩都說想來我們這邊上課咧。」
每一次課程,看似只是運動,實則是一次社區連結的溫柔重建。
活動結束後,小文拖著器材回到學校,正準備喝口水,一位學生敲門走進來。
「老師……我想談談我的期末報告。」學生低頭坐下,聲音有些乾澀。
原來他剛經歷第二段失戀,對方是念五專護理的女孩。兩人原本感情穩定,但最近因為彼此太忙、見面少了,對方提了分手。這幾天他經歷了好友離開、機車摔車、生活混亂,讓他整個人陷入低潮。
「我現在覺得,只要能好好活著就已經不錯了。」
小文靜靜聽著,不插話。等他說完,才緩緩地說:「沒關係,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也認識一些阿公阿嬤,他們也會吃醋、也會因為沒人載去看醫生而覺得自己不重要。但你知道嗎,他們慢慢學會了怎麼重新相信人、相信自己,你也會的。」
無論是十八歲的年輕人,還是八十歲的長輩,人在情感上需要被看見、被接住的需求,其實是一樣的。運動課只是媒介,真正產生改變的,是關係,是在活動中彼此傳遞的信任與尊重。
小文抬頭望著窗外,陽光漸漸斜落。那件印著北齋浪濤的T恤此刻靜靜地掛在椅背上,像是一天裡所有風浪的象徵,也像是社區裡那些歷經時間依然不退的心跳。
他輕聲說了一句話,像對自己,也像對整個這個社區:
「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身體動起來,而是——心,也能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