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還不懂「喜歡」的模樣
我轉學那天,是個冬末的清晨。台北市大直國小的校門前車水馬龍,我背著沉重的書包,站在校門口有些發愣。這裡比我原來的學校大,走廊寬了兩倍,教室裡陽光明亮,卻讓我覺得不太安心。老師帶我進教室,把我安排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說是因為個子小,坐前面可以看得清楚。我沒有說話,只點了點頭。事實上,我一向坐第一排。不是因為乖巧,而是因為我寫字慢,總得坐近點才來得及抄黑板。

然後有一天,她對我說話了。
林雅婷,我的同桌。她綁著半馬尾,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平常我們沒怎麼講話,她忙著寫作業,我忙著想著球。
那天我打完球滿頭汗回教室,一坐下,她忽然轉頭對我說:
「你打球好厲害喔!」
我有點錯愕,愣了兩秒才回:「啊……喔,還好啦……」
她笑起來,眼睛彎彎的:「你三分球都投超遠的,好像動畫裡的人一樣。」
我有點小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裝作隨意地說:「其實也不是很準啦,還在練習。」
之後的幾天,我發現她常在我們打球時站在欄杆邊。有時她會裝作聊天,有時明明沒在講話卻不肯進教室。我投進一球時,她會輕輕拍手;我投不進,她也會歪著頭說:「差一點點耶。」
我們的互動越來越自然。有時她會在我筆記旁畫小塗鴉,有時問我數學怎麼解。我開始期待早自習和午休,因為那是我們可以說話的時間。
有一次午休,她突然把手勾住我的手臂,笑著對另一個同學說:「今天我們三個去福利社,我先搶到他了喔!」
那天我臉整個紅到耳根,腦袋一片空白。那畫面就像照片裡的樣子——她開心地黏著我,我則緊張得手指僵硬,身後的好友露出尷尬又祝福的笑。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喜歡一個人,會讓你覺得空氣裡都飄著糖。
有天體育課前,我借她鉛筆,她問我:「欸,你那麼喜歡打球,要不要以後當籃球選手啊?」
我搖搖頭:「沒有啦,我只是想變厲害而已。」
她點點頭,小聲說:「我覺得你已經很厲害了。」
那句話我記了很久,連投籃時都會不小心分心。
我開始幫她準備籃球筆記,畫上我自己想出來的練習方式,甚至還約她放學後來球場玩。有一次她真的來了,穿著運動服,站在罰球線外對我笑。
「我只會亂投喔,不准笑我。」
我笑著說:「我教妳啊,妳很快就會的。」
那天她連籃都沒碰到,但每投一球都回頭看我,問:「有比較像了嗎?」我連說有、超像,她才開心得跳起來。
那時我真的覺得,這樣就很好了。
但故事總有轉折。
學期快結束的某天,老師在早自習突然宣布:「林雅婷同學因為家庭因素,下週就要轉學了。」
那瞬間,我整個人愣住,筆掉在桌上也沒撿。
我不敢問她太多,只在放學時小聲問:「妳真的要走喔?」
她點點頭,笑得有點勉強:「我也不想啊……但爸爸工作換地方了,我沒辦法。」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嗯了一聲。
那週我畫了一張簡單的卡片,上面寫著:「妳說我像三井壽,但我覺得妳才是那個最會鼓勵人的人。」
但我沒給她。太害羞了,也怕她會笑我。
她說最後一天會來學校交接東西,但她沒來。我是後來聽老師說,她提早一天來辦手續,走得很早,沒跟誰說再見。
我一個人站在球場邊,手裡還拿著那張卡片,投了一球又一球。太陽很刺眼,我的眼也有點酸。
隔天我再也沒見過她。
我把那張卡片塞進筆記本最底層,然後又回到日常生活。考試、練球、早起、寫聯絡簿。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但心裡就是空了一塊。
有時候我會想,她現在在哪裡?還會打籃球嗎?會不會也記得我們曾經說過「等妳學會上籃,我就請妳喝一瓶汽水」這樣的話?
也許她早就忘了。但我記得。
我記得她看著我投球時的眼神,我記得她勾著我手臂的重量,也記得那天她笑著說:「你以後一定會變得超強。」
她沒等到那一天。
但我還在努力。
就像三分線一樣,看似遙遠,其實只要出手,就已經是種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