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周處除三害》(英語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以古典典故「周處除三害」為起點,巧妙重構成一部黑幫犯罪片,融合動作美學、存在主義與救贖元素,既刺激又渾厚。以下以幾個面向來評析:
🎭 一、現代版「除三害」的故事轉譯
- 古典故事中,周處除去三害(蛇、豬、閻王化身)是為救鄉里,而本片主角陳桂林(阮經天飾)則是為了「留下傳說」──
他在知曉自己只剩不到三個月生命後,選擇追殺排名更高的兩名黑幫首腦,企圖名垂青史 - 這樣的「臨死揚名」設定,帶出強烈的存在主義焦慮:「我不是怕死,是怕死了沒人記得我」
🔫 二、暴力叢林中的救贖與自我尋找
- 開場街頭追逐、香爐扎眼等打戲以「拳拳到肉」的真實呈現方式吸睛,帶來原始且野性的力量。
- 但這不是純暴力電影,影片核心是陳桂林在生命終點前,對「善惡」與「傳奇」的追問。當他本想自首,卻發現自己還不夠響亮,才踏上「除三害」之路。
- 他在暴力與救贖之間迷失,最終所謂的救贖,竟是用殺戮來證明存在。
🎥 三、視覺風格與心理呈現
- 導演黃精甫善於製造冷冽且壓迫的氛圍,冷色調、低飽和,搭配黑幫地下醫師、濃重宗教暗喻,營造出「現代地獄」風格 。
- 象徵三毒(貪、瞋、癡)的三名黑幫首腦如同電影標題暗示,既是對手,也是內在面對的投影。
🧍♂️ 四、角色弧與表演力道
- 阮經天飾演的陳桂林從狂殺黑幫老大,到面對人生所剩不多的恐懼再到覺醒——整體演出細膩,不多言,一個眼神、一場追逐、一段哭泣,展現出角色的裂縫與動盪。
- 他既是狂徒,也是帶傷的靈魂,最終反擊救贖,卻也深陷自己鑄造的迷局。
⚠️ 五、亮點與不足兼具
亮點:
- 黑幫暴力的真實感與美學結合;
- 德性的追索與存在焦慮主軸明確;
- 暴力與哲思的交織,使得影片不僅是視覺刺激,還有情感深度。
- 王淨所飾女性角色刻畫稍顯單薄,甚至有因裸露失焦的嫌疑;
- 敘事偶有漏洞:主角快速找到首腦、死後大翻案等情節不免顯得略為理想化。
✅ 綜合評價
《周處除三害》是一部集商業、哲學與美學於一身的成熟作品。它把「除三害」典故翻轉成一場黑幫救世神話,探問生命中「存在、價值、救贖」的義與難。透過暴力展現力量,用靜默展現思索,用死亡追問存在。看似血肉橫飛,其實更想人們思考:
在世界充斥惡意的暴力下,我們如何不被吞噬?
當只剩倒數幾天,生命的意義又該由誰來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