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酒會吃飽喝足後,充滿好奇的紅酒小白我忍不住想知道....
黑皮諾究竟是什麼啊? 德國黑皮諾跟黑皮諾哪邊不一樣?
以下是筆記時間🍷🍷
黑皮諾 (Pinot Noir) 是一種紅葡萄品種名稱→深色果皮、主要用來釀紅酒
- Pinot Noir 產自法國勃根地 Bourgogne,以「嬌弱多病、基因不穩定」聞名
- Pinot Noir 喜歡充足的陽光、但不要過度高溫日曬,會使葡萄果實萎縮甚至曬傷
- Pinot Noir 在高溫下成熟迅速,卻也會降低香氣和酸度 → 因此涼爽的氣候,更有利於風味和酸度的累積
- Pinot Noir 皮薄肉厚、葡萄串生長得比較緊密,氣候潮濕時容易發黴腐爛,所以需要疏果、透氣,也導致Pinot Noir產量比其他品種來得低
- Pinot Noir 果實的成熟度容易不均勻,導致釀酒風味不平衡
- Pinot Noir 對各種病害很敏感(ex. 霜黴病、紅葉病、灰黴病及葡萄葉蟬),必須特別重視種植管理上的病害預防
- Pinot Noir基因不穩定、容易突變:
過去認為Pinot Noir (黑皮諾)、Pinot Blanc (白皮諾)、Pinot Gris (灰皮諾)、Pinot Meunier (莫尼耶皮諾 - 葉背覆有白色絨毛)、Pinot Précoce (早熟皮諾)屬於不同品種。 但後來發現它們的DNA序列相似度極高,都屬於Pinot家族,只是發生了各種微小突變,導致外觀型態出現差異。
黑皮諾在原產地法國 ~ 稱為Pinot Noir
在緯度低、氣候溫暖的原產地法國,Pinot Noir屬於早熟品種;為了讓果實均勻、緩慢成熟,適合種在比較涼爽的地區,例如經典產區勃根地。
種植地大多挑選在陽光充足的向陽坡、並且會刻意蔬果、降低產量;在涼爽、陽光充足和通風的環境下,才能生產出果粒不大但風味濃郁的果實。黑皮諾移居德國後 ~ 稱為Spätburgunder
黑皮諾被帶到北方的德國種植後,稱為Spätburgunder
Spät 是「遲、晚」的意思、burgunder 則是「勃根地的」
因此Spätburgunder指的就是「晚熟的、來自勃根地的葡萄品種」
為什麼黑皮諾在法國屬於早熟品種,但到了德國卻變成晚熟品種呢?
是氣候啊~~
相較於南方溫暖的法國,緯度偏北的德國天氣寒冷,其實不太適合黑皮諾生長,低溫讓Pinot Noir生長緩慢、成熟得更晚。因此一般來說,德國黑皮諾容易顯得口味酸澀、帶有苦感。
但.......全球暖化這件事,卻為葡萄酒界帶來意外的收穫:
德國氣候逐漸變溫暖、紅葡萄成熟度比過往更好,取而代之的則是果香飽滿杏仁味的口感,酒體圓潤溫和,香氣上則帶著櫻桃、覆盆子、桑葚、黑莓及黑醋栗等紅色漿果香。
黑皮諾的風味
黑皮諾果實皮薄肉厚,除了由品種特性帶來上述的甜美紅色漿果香氣外,酚類含量通常也比較低 (酚類家族包含大家最熟悉的單寧 Tannin,和花青素 Anthocyanins、黃酮醇 Flavonols、酚酸 Phenolic Acids、白藜蘆醇 Resveratrol等)。
最主要的影響是少量的單寧能讓釀出的葡萄酒不會那麼粗糙、乾澀,而具有更滑順、柔軟的口感;同時釀出的葡萄酒顏色也比其他品種顏色更淡一些。
(Memo) 單寧 Tannin 對葡萄酒風味的影響
1. 澀感: 最顯著的特徵是在口腔中產生乾澀感;單寧會和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唾液失去潤滑性。而高單寧的葡萄酒會給人更強烈的收斂感
2. 苦味: 某些來自葡萄籽的單寧會帶來苦味
3. 結構與骨架: 單寧讓葡萄酒具有「骨架感」,使酒體更飽滿、有層次
4. 陳年潛力:單寧是葡萄酒陳年潛力的關鍵因素。年輕時比較粗糙的單寧,隨時間推移會逐漸聚合、軟化,讓葡萄酒口感更加柔和、圓潤,並發展出更複雜的陳年香氣(如皮革、煙草、泥土等)
5. 平衡度:適量的單寧可以平衡葡萄酒的甜度和酸度,讓整體風味更和諧
黑皮諾的餐酒搭配
Pinot Noir 帶有精緻、多元的紅色莓果香,味道清淡精細的料理會是搭配首選~
較輕盈的酒款可以搭配雞肉、海鮮;
酸度較高的酒款則可以搭配佐奶油醬的義大利麵或乳酪;
而酒體更強勁、單寧含量稍高的葡萄酒則適合搭配羊肉、鴨肉或野味
※ 以上先筆記,以後再遇到黑皮諾時來試試😋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我按下愛心、追蹤這個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