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那些折磨自己的事物的「拒絕」。
原文:OKMusic
提問:宮本英夫
回答:秋田弘(amazarashi)——自上一個專輯發行之後隔了2年4個月,這次的正規專輯(Full album)與迷你專輯(Mini album)製作時間的間隔可以說是最久的一次。
我一直都認為製作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不過這段期間我也一直都有些焦慮,擔心說要是不快點發行出來的話人們就要忘記我們了,自己心裡是會有這樣的衝突的。而事到如今我終於變得能夠騰出更多時間進行製作了。由於要忙著寫歌,要趕著出單曲和限定播送的歌曲,忙碌的感覺和以前相比沒什麼改變,但這段時期有好好保持住內心的餘裕,這是我在這次製作中最大的成長。
——請問專輯製作是從何時開始著手進行的呢?是從什麼樣的心境開始構思的呢?我個人覺得武道館的公演(2018年11月16日)是前一張專輯與這次的新專輯之間時間上的分水嶺。
我不太記得明確的時間了,但的確從武道館公演之後就陸陸續續有在寫歌了。「等寫完幾首好歌後接著就要來弄專輯了呢」腦子裡隱約有這樣的想法,到了去年夏天左右就覺得差不多可以出專輯了,接著思考整張專輯的主題與方向。
——在那場武道館公演中,有沒有什麼您從中獲得的或有助於未來發展的東西呢?
武道館公演結束的那一刻,我感覺我們好像達成了某件偉大的事,但當我冷靜下來之後發現它已是場離我很遙遠的夢境,「其中有什麼意義呢」我這麼想。只不過,當時體驗到的激昂振奮的感覺是有史以來最強烈的,也因為知曉了這樣的快樂,「想要再感受一次那樣的感覺」這想法就成了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BOYCOTT杯葛」不光只是「表達不同意見」,其中還有「拒絕交流」這種自然產生的強烈的意涵。請問您選用這個字詞作為專輯標題的原因為何呢?
這次的主題是對那些折磨自己的事物的「拒絕」。將「BOYCOTT杯葛」作為標題是為了表明「我會拒絕」的意志,同時也藉此向人們呼籲:「你不去拒絕那些折磨你的事物嗎?」
——專輯開頭就使用了「拒絕」、「抗拒」這種強烈的字詞。請問您想要在第一首歌《拒絕學》中提示出來的主題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首先這首歌是我刻意設計用來當作專輯的開頭,同時用它提示出主題的開始。是在專輯製作時最後一首寫好的歌。整體的概念大概就是自我介紹與表達自我信念;也因為曲風是詩詞的朗讀,因此都選用了一些唸起來很舒服的字詞。
——《致命一擊》一歌中,我感覺到有個強烈的意識要去守護身為他人的「妳」。秋田先生一貫以「個人」為題的世界觀唱出許多歌曲,因此我認為這首歌的呈現方式算是很罕見的。請問您是想要唱這首歌給某個人聽嗎?
這首歌在「拒絕」、「BOYCOTT杯葛」這種主題當中能用來呼籲他人、向人發問。「我會拒絕,你要不要也一起?」像是在與聽眾建立一種共犯關係的感覺。並不是要唱給某個特定的人聽,只是想把這首歌傳達給那些感到煎熬痛苦的人們。
——我從《快點回來啊》這首歌感受到極為純粹的思鄉之情。此外,《雷陣雨中冒雨啟程》也有相同的味道。想要離開故鄉、想要回去、深愛著它、討厭著它,各種情感錯綜複雜。請問現在的秋田先生是什麼樣的心境呢?
我回到故鄉青森後已經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看著那些離開家鄉出去闖蕩的人們希望他們「快點回來啊」的感覺比較接近現在的心境。《雷陣雨中冒雨啟程》是首描寫著離鄉背井的年輕人的歌,用比較濃厚的色彩描寫了以前我去東京時的心境。「故鄉」是個永遠無法從我心中抹滅的主題。
——《星期一》是2年前發行的歌曲,「但願你永遠不要變成大人」這段吶喊深深刺到了我的心。歌詞使用了許多直率坦白的敘事與抒情的字句,小孩→大人這種普遍的主題貫徹了這首歌,請問您寫這首歌時的心境是如何的呢?
這首歌是我為漫畫《星期一的朋友》而寫的主題曲,寫這首歌時很努力地想將這部作品的氛圍化作音樂。整體感覺起來可能比較接近一種愛好者藝術(Fan art)、二次創作之類的。放到這張專輯來看的話,最一開始是逃避之旅,接著有啟程的人與目送的人,接著一邊思念著故鄉一邊眷戀著學生時代的情懷……《星期一》在這張專輯中大概就是這樣的定位。
——《Alcohol》似乎是首以女性視角寫出的歌。您在寫歌時所想像的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我是個愛喝酒的人,這首歌是我在酒醉的時候寫的歌。是描寫酒精成癮症的一首歌。沒有特別想傳達的理念,就只是首無意間完成的歌。在專輯裡的故事發展上來看,就是描寫了夢想破滅的人走投無路的樣子。
——《抒情死》裡也有出現好幾次「拒絕」這個字詞。這首歌在這張專輯概念中是什麼樣的定位呢?
這首歌搞不好可以說是專輯主題最核心的部分。《抒情死》與《致命一擊》是對那些折磨自己的事物的「拒絕」,是為了活出自我而做出的拒絕。偶爾因顧及人們的眼光或是考慮到人際關係,被當下的氛圍影響而曖昧不清地承諾了一些事情,我認為這些都是事後導致人們感覺快要窒息的原因,這首歌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概念。比方說像是只為了附和別人的陪笑,或是在那個氣氛下無法拒絕對方之類的狀況,這些狀況其實都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殺害了自己,而這首歌就是要提醒人們去拒絕這些狀況的發生。
——《獨白》是在那場武道館公演的最後一首歌。您在這首歌嘶吼出的那句「找回失去的話語吧」,在做這首歌當下的心境、在武道館上表演時的心境,以及被收錄進這張專輯之後現在的心境,請問這之間有什麼變化嗎?
在武道館的演唱會上因為有段不一樣的故事(小說),所以當時我是帶入了故事中的登場角色的情感去唱出來的。「找回失去的話語吧」這句話想傳達給人們的訊息就是「不要壓抑抹滅自己的聲音」這層意義,與這次的主題概念是共通的。
——《那個沒能成為未來的夜晚》這首歌聽起來像是在用「活該死好」這句話來憐愛、擁抱自己那段難受的過往。「事到如今我不會再將軟弱當作武器」、「那就有所欠缺地變成幸福的人」,這些字句裡藏著無比強大的肯定,我被這首歌深深感動了。
這首歌是專門寫給amazarashi的聽眾們的歌。歌裡談到我們也有很多過去、時至今日終於能說出口的話或是感謝、感受到責任更重了的體會;寫這首歌時的心境就像是在寫信一樣:「我們這邊會繼續努力下去,你們那邊還好嗎?」
——專輯最後用《我想成為那樣的人啊》這首歌來做點綴。我從這首歌感受到了一點宮澤賢治的「我想成為那樣的人」(《不畏風雨》)的味道,請問這是我想太多了嗎?
我沒有想到這部分耶。不過,聽您這麼說我很高興。雖然這是一首情歌,但這首歌可以唱出我各種的回憶,以及生命中遇過的好人、尊敬的人,不論男女,甚至是現在這個當下的事情,就像是個擷取各個人生片段後做成的拼貼畫(Collage)般。是首近乎完全寫實地去拼貼出男女兩人的情歌。
——附在專輯中的小說《雨天決行》,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說比較像是真實描寫著amazarashi這支樂團的開端的紀錄片。請問您現在寫這個的意圖是什麼呢?
我們每一次在專輯特典中準備的小說或詩集之類的,其實都是為了聽眾能夠用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我們的歌,這些是特別為了amazarashi的重度聽眾所做的巧思。在聽歌的時候,我想每個人腦裡浮現出的畫面都不一樣,這也無妨,如果有人想要再更知道一些關於那首歌的資訊,希望這些額外的內容可以給他們一些提示。
——接下來是有關演唱會的提問。在去年的演唱會《amazarashi Live Tour 2019〈所有沒能成為未來的夜晚〉》中,您認為您展示出了什麼內容,其中又有什麼收穫呢?
那次巡演就像是我為了對粉絲們報恩與還願所辦的一場巡演。我感覺我們真的有在那場演唱會上與觀眾們交換了彼此的心情。也有可能只是我的錯覺,但那真的是第一次體會到的感覺。我想那次體驗到的感覺會持續到下一次的巡演。
——接下來,您將從4月開始進行音樂廳的巡演,請問您打算在巡演中帶入什麼樣的概念主軸呢?並請說說您對於這次巡演的抱負。
每次在不顧一切的心境下辦完演唱會後,最終都會有一種「這是什麼感覺?」的想法,就好像是發現了未曾體驗過的興奮感一樣。然後,這次的我們也會不顧一切地努力,只為了刻意地將那份從未體驗過的興奮感給激發出來。我們就是在這一來一往之間成長進步至今的,希望大家也能在這次巡演中體驗到與我們相同的興奮感。我們有決定出這次巡演的主題與概念主軸,但我想先保密。
——請問在發布專輯、舉辦巡演之後的amazarashi有什麼對於未來的展望呢?
我還沒想到那麼後面的事。我不想太設限,而是希望能夠想到什麼有趣、想做的事就去做。
(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