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的不止是物價,還有語言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想必大家必然非常熟悉『通膨』這個詞,畢竟我們活在一個每天都要面對物價越來越高企的世界,以至於我們都選擇性忽視了通膨在經濟學上的好處。

當然,我沒有要提通膨說好話的意思,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社畜,一個背負著龐大房貸的男人,說自己不厭惡、不煩躁、不痛恨通膨,恐怕是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然而今天我並不是想要探討通膨的好或壞,而我想要談談的是,語言作為人與人溝通之間的貨幣——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都在經歷通膨中。

通膨這個詞,原本是經濟學裡用來闡述一個現象:當貨幣太多,而商品沒有增加,價值就會變弱,錢買不到以前同樣的東西。

所以讓我們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的語言,是不是正在不斷的寬鬆量化中,也就是俗稱的「不停印錢」。

「創新Innovative」「領袖者leader」「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高效Efficiency」「透明transparent」「策略strategy」……這些擲地有聲的詞彙,在金本位還沒被唾棄的時代,所承載的重量用以對比當今現況,你就會明白我們究竟走了多遠(how far we have come)。

它們如今是那麼的“便宜“、”好上手“,以至於我們聽到它們時,不止無感,還會翻白眼。

這些詞,一開始是地震,後來成了氣泡,最後成了虛無。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使用成本,太便宜了

在今時今日,有些公司明明是賣奶茶的,但是他們自詡是科技公司;

有些公司想推廣一個新產品?簡單!說它「創新」「高效」「有效解決」,結束。不用真正說明它怎麼做到,也不用面對實際效果。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每年九月份的蘋果發布會。蘋果公司的高層們在台上侃侃而談:今年我們的手機擁有了顛覆性的創新——新的電池,新的配色!

你覺得他們在乎自己說的真相嗎?他們只是用最低成本的包裝,反正你需要一個藉口來買新手機,而我的任務只是提供你藉口。

你或許還試過:你打從心底知道手上的企劃案只是再普通不過的『新瓶裝舊酒』,但是經理為了凸出自己的領導有方,前瞻性策略,於是你絞盡腦汁堆砌詞語,硬是讓它看起來像場顛覆。

你說服、打動了了公司高層,經理大喜過望,明裡暗裡告訴你,只要他能上位,你絕對不會被落下,咋看下你也是得到了好處的人,但是內心深處的空虛卻像白襯衫上的一小滴咖啡漬,旁人察覺不了,你絕念念不忘。

因為企業和個人,都必須說話像個漢堡

一個企業若不說自己有「創新基因」,不說品牌「內含效能轉換」,不說有「社會責任感」,在今時今日似乎就很難存在。

同樣,個人如果自介不帶上「領袖者」「探索者」「平臺建構者」「跨領域創新者」,似乎你就是一個透明人,就沒有什麼可講的身份。

你或許也看過LinkedIn上那些嚇唬了一堆人的職稱簡介:明明只是一個獵頭公司的銷售,硬是被他講成了天花亂墜的偉大工作。

我有個朋友,求職時被教導把簡歷塞滿「高大上」的詞:「策略思維」「全球視野」。她照做了,拿到了 offer,卻在入職後發現,這些詞沒能幫她適應真實的工作。她調侃自己:「我用假的自己,換來一份真的工作。」

這樣的舉動,與社會經濟壓力重擔面前,固然是無可奈何之舉,但是你真的認可嗎?

因為我們喜歡劇本,不喜歡真話

語言通脹不是虛假,是作戲。

就像劇場上一切都是順暢成就的,一點真實的狀態都會破壞劇情。職場和市場,沒人要聽真話,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職場戲本寫字。

這種通脹語言,最絕不限於商業或職場。我們即將看到它潛透到各個有形無形的社會領域:

社群媒體:熱鬧的空話集散地

「正能量」「改變人生」「活出自我」「成為更好的你」,這些詞在社群媒體上隨處可見。

朋友圈裡,有人分享一杯咖啡,配文「享受當下,品味生活」;有人曬健身照,標籤「自律即自由」。

這些話聽起來很美,卻掩蓋了真實的疲憊、焦慮或平凡。

這些帖文的初衷固然是想要分享生活上的一些小確幸,散播一些正能量(畢竟沒有會攤開傷口任人觀賞,也不會有人喜歡滿是負能量的地方),但是其造成下意識攀比,已經是整個世代的焦慮。

生活建議:萬能的雞湯配方

「早起改變人生」「斷捨離帶來自由」「極簡主義讓你快樂」,這些生活建議在書店、短影片和課程中無處不在。

聽起來像靈丹妙藥,但試過之後,你發現早起還是睏,斷捨離還是亂,生活並沒有因為一句口號而變得更好。

這些詞像包裝精美的禮盒,拆開卻發現裡面空無一物。你有沒有哪一刻,聽著這些建議,卻只想嘆一口氣?

情感語言:親密與空虛的迷路

「懂我」「體貼」「靈魂伴侶」「我被治癒了」,這些詞被過度購買和使用,已經不能用來測量真實關係。

記得那次爭吵嗎?你對伴侶說「你根本不懂我」,卻發現這個詞如此蒼白,無法訴說內心的真正傷痛。

語言還在,情感卻像掉線的訊號,一直無法連接。

政治語言:熟悉的空洞口號

「為民服務」「共建美好未來」「讓生活更便利」「全力以赴」,這些話在地方廣播、社區公告或選舉傳單上隨處可見。

你聽到居委會主任說「我們全力打造宜居社區」,卻發現小區的電梯還是壞的;候選人喊著「讓選民的聲音都被看見」,但問題投訴後還是石沉大海。

這些話聽起來動人,卻像空頭支票。你是否也曾在聽到這些口號時,默默苦笑?

精神成長圈:許願池般的勵志語

「相信自己」「釋放潛能」「活出真我」「心想事成」,這些話充斥在線上課程、勵志演講和朋友的分享中。

你聽過一句「只要堅持,夢想終會實現」,於是報名了健身課,卻三天後放棄;有人告訴你「每天冥想五分鐘,焦慮就會消失」,但試了幾次,還是焦慮如故。

這些話像許願池裡的硬幣,投下去時充滿希望,卻換不來真正的改變。

你有沒有哪一刻,聽著這些話,只覺得無力?

通膨語言的必要性:我們為何還是繼續用?

我必須澄清,我真的同意這些語言的通膨是有其必要性的。

對某些人來說,它是工具,是話術,是成本最低的包裝材料。而對大部分人而言,修飾過的真相,遠比血淋淋的真相來得更容易入口。

它能在毫無內容的情況下,建構出一種「我們正在前進」「我們已經改變」「我們擁抱價值」的幻象。

在這個被效率與表象主義主導的環境裡,幻象有時比真相還要好用。

它可以讓沒有創意的人講出創意的樣子,讓停滯不前的產品也能被稱為「升級版」,讓無權無實的職位有了「策略主導」的光環。

語言的通膨,有時就是現代社會運轉下的潤滑劑——虛假但有效。

所以,我們不能只是責怪濫用語言的人,因為在這個時代裡,不說場面話的,才是最不合時宜的那一個。

那麼,語言還能重建嗎?

當多數人心知肚明,卻仍預計會被追求效率、正面、包裝所征服,我們真的能回到「語言金本位」嗎?

也許,我們還是會繼續濫用語言;

但這是否代表什麼都不該做?也未必。

至少,我們還能記得,那些曾經有重量的詞,像是舊時的銀幣,握在手裡還有溫度。

就像貨幣金本位早已過去,但還是有人保存一枚舊幣,只為了記得,曾經有個時代,價值有準繩,而語言,是值得被珍視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過度思考的左腦,情緒內耗的右腦
4會員
31內容數
過度思考的左腦
2025/06/11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十年前。 那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不是要讓孩子在學校開始學 coding;還在擔心他們是不是該更加專注理科,好讓將來成為工程師。 然而,2022 年 11 月 30 號,ChatGPT 橫空出世,摧枯拉朽地把一切都重序了。 時間來到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反而變了: 在談論下一代之前
Thumbnail
2025/06/11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十年前。 那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不是要讓孩子在學校開始學 coding;還在擔心他們是不是該更加專注理科,好讓將來成為工程師。 然而,2022 年 11 月 30 號,ChatGPT 橫空出世,摧枯拉朽地把一切都重序了。 時間來到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反而變了: 在談論下一代之前
Thumbnail
2025/06/09
你打球的方式,其實透露了你怎麼面對世界的節奏與混亂。 從《獵人》西索的念能力性格分類說起,延伸到羽毛球的球風、足球的位置偏好,這篇文章提出一個不太科學但可能有點準的觀察——你球場上的選擇,就是你性格的縮影。
Thumbnail
2025/06/09
你打球的方式,其實透露了你怎麼面對世界的節奏與混亂。 從《獵人》西索的念能力性格分類說起,延伸到羽毛球的球風、足球的位置偏好,這篇文章提出一個不太科學但可能有點準的觀察——你球場上的選擇,就是你性格的縮影。
Thumbnail
2025/06/06
星期一,我經理把我叫進會議室,聊一個專案的進度和細節。 聊完他沒有馬上讓我走,而是看著我,像有話想說卻又猶豫。 我開玩笑打圓場:「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就算你現在要開除我,我也可以接受啦。」 他笑了,然後很認真地對我說...
Thumbnail
2025/06/06
星期一,我經理把我叫進會議室,聊一個專案的進度和細節。 聊完他沒有馬上讓我走,而是看著我,像有話想說卻又猶豫。 我開玩笑打圓場:「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就算你現在要開除我,我也可以接受啦。」 他笑了,然後很認真地對我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通膨對房貸債務有什麼影響?本文討論了通膨對房貸債務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資產應對房貸債務。作者以個人案例說明瞭用資產去應付債務的作法,並探討通膨對資產和債務的影響。如果你也想了解通膨對房貸的影響,這篇文章一定不容錯過。
Thumbnail
通膨對房貸債務有什麼影響?本文討論了通膨對房貸債務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資產應對房貸債務。作者以個人案例說明瞭用資產去應付債務的作法,並探討通膨對資產和債務的影響。如果你也想了解通膨對房貸的影響,這篇文章一定不容錯過。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
Thumbnail
即使我們身處劣勢,但在台灣這個經濟自由發展的大環境中,我們仍抱有機會。不管身邊的資源有多稀缺,也要繼續投資自己的腦袋。
Thumbnail
即使我們身處劣勢,但在台灣這個經濟自由發展的大環境中,我們仍抱有機會。不管身邊的資源有多稀缺,也要繼續投資自己的腦袋。
Thumbnail
生活方式通膨意思是: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花費在生活上面的支出也跟著增加。 很多人在獲得穩定加薪之後,就跑去貸款買車買房;收入是增加了,但債務卻也跟著增加,這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通膨。
Thumbnail
生活方式通膨意思是: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花費在生活上面的支出也跟著增加。 很多人在獲得穩定加薪之後,就跑去貸款買車買房;收入是增加了,但債務卻也跟著增加,這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通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