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06/15 半夜,睡前,腦中突然閃過,我應該來寫下我的人生。
嗨, 你好。
時光回到每次記憶起的小時候,一個小女孩,坐在爸爸的書桌前,拿著一張沒有自己的全家福相片,哭著告訴自己,「我是沒有人要的小孩」、「我是被撿回來的小孩」,不知道是兄弟姐妹間的玩笑話,還是大人為了嚇唬小孩乖一點的無聊話。總之,這個畫面深藏了35年,無論是20歲、28歲、32歲還是現在,只要進入回憶,這就是我人生初開始的第一卡畫面。
或許從「沒人要」開始,種下了「不值得被愛」的標籤,這個我活了35年,都還在繼續相處的種子,總會在烏雲籠罩整個心時出現,像惡魔般的吞噬,隨之而來的是「想要消失」。不過,每一次的暴風雨過後,我依然在,而這次還能寫下來。
再從那張沒有自己的全家福介紹吧,我有大十歲的哥哥、大八歲的姊姊,含我,就是楊家三兄妹。我的爸爸是家族中的長子,我的媽媽是家族中的老五,聽說他們是相親結婚的,而且在當年還算晚婚(聽我阿姨說,相親完之後我媽媽沒有看上眼我爸爸,只覺得他看起來很老實~但之後兩人就開始交往了XD)!而我,又再聽說就是個「意外」,不然怎麼會跟哥姐年齡差這麼多?那個年代,在我們家,養兩個小孩已經很吃緊,聽我爸說,本來我媽媽有意要去流產,但後來他們認為,「既然孩子來了就表示跟我們有緣,就生下來吧」,所以,我來到了這個世上,還挑選在農曆年間的大半夜,然後成為了這個家的「寶貝」。
為什麼說是寶貝?自我有記憶以來,不管是從我爸媽聊天還是親戚之間,甚至我哥姐都聽到翻白眼,「從你出生就有冷氣吹」、「只有你喝克寧奶粉」,從這兩方面來看,的確,規格養法肯定跟哥姐不同,就是因為我天生皮膚差啦,三天兩頭被熱到就過敏,只好冷氣伺候~然後,大家都說我最得人疼,尤其是我爸,因為我爸在整個家族中,根本是小孩怕的要命的大魔王,但我這個小女兒愛笑,融化了鋼鐵之心XD
記憶中,我喜歡抓著爸爸的小拇指去逛街,他的手掌好大好大,騎機車出去的時候我一定站在前面,但被懲罰的時候還是有,我吃飯慢被罰,家裡小孩都遭殃過的「交互蹲跳」,加碼頭頂圓椅凳,按照年齡成長拿的數量也越多⋯每次被懲罰過後,我媽媽就會來幫我洗澡,然後邊安慰我,「之後要乖一點、別再那麼調皮」,她總是那麼溫柔。
我想起了為什麼我知道爸媽是相親的,起因是某次國小作業,要回家訪問父母,那時候我問了好幾題,他們都簡單又含糊的帶過,或是說忘了,能得到相親這個答案已經很好。還記得某一年的寒假作業,我像櫻桃小丸子一樣,開學前來不及寫完,只會讓媽媽姐姐幫我,做的勞作還得名!
對於國小前的家裡記憶真的好破碎,另一個深植在回憶的畫面是,我拿著沒有考滿分的考卷站在門口不敢回家,後來被我媽媽毒打一頓?有這個害怕的記憶,但沒有什麼被媽媽打的感受感,我記憶中,我的媽媽很含蓄很靦腆,很持家很傳統的隱忍女性,所以真的沒有什麼她大肆咆哮罵小孩的畫面。但我的感受記著,我的成績都要考100分才可以,老實說,這是被要求的,還是我自己要求的,我都不確定,確定的是這也給自己留下了「討好」的標籤。
另一個童年中的標籤應該是從沒人愛延伸而來的「怕被討厭」,記得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我還算是班上活躍的人,有了自己的小團體,但有一天突然被其中的一個同學討厭,甚至收到了斷交信,自那天起,我被排擠了,全班沒有人願意跟我講話,感受的記憶中留著這個孤立感。後來升上了三四年級,小朋友的惡作劇也消失了,但埋下的陰影總不會那麼容易散去,也可能因為這樣,每一次分班、每一次到一個新環境,我都怕自己是沒人要的那一個。
這又讓我想到了,當時很喜歡寫信交筆友,明明同在一個地區,寫著注音文又沒有重點的寒暄問候信件,想起來還是覺得,真好玩!而那些信件我也留了35 年,佩服自己念舊的能力,搬家前找到拿出來回憶一下,很不錯啊!
回憶到這邊,發現了嗎,原來這些標籤從這些時候開始的,寄生了35年,接下來呢?是共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