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穿越記 第 137 章: 王爺公主到邊關,安定軍心。
金城的夏日,熱浪滾滾,暑氣蒸騰。
赤熱的太陽在天上照耀,更添幾分煩躁。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沉重的氣息,那是新敗軍隊的疲憊與邊關特有的蕭瑟。 營帳外,傷兵的呻吟與馬匹的低鳴交織,空氣中瀰漫著藥草與血腥的氣息。熱風吹拂,將這一切攪得更加濃烈。
八王爺韓睿淵,裹著一襲藍色夏衫,顯得挺拔不凡。 他步履匆匆,帶著五千親衛與新任知府林象池,踏入這座傷痕累累的邊城。
他的到來,如同一股清風,為這座籠罩在敗軍陰影下的金城,帶來了一線生機。
************** 韓睿淵掀開中軍帥帳的布簾,一股藥味撲面而來,但他絲毫未受影響。 目光第一時間落在榻上的柳文元身上。
這位理國公世子,昔日意氣風發,策馬揚鞭的世家子弟,如今卻面色蒼白如紙,半倚在粗糙的木榻上,眼神空洞得像凍結的湖面。 古浪峽一戰,他身負重傷,心更似被那場敗仗碾得粉碎。
「文元。」韓睿淵喚了一聲,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心。
他在榻邊小杌子坐下,動作自然,卻讓帳中多了幾分親近感。 柳文元勉強抬眸,喉間滾動,似想說什麼,卻只化作一聲低低的嘆息。 他心底明白,這位八王爺親至,無非是為了這殞地的南路軍,為了這搖搖欲墜的金城。
可他如今這副模樣,還能做什麼呢?
「我連槍都握不住了……這敗軍之將的名聲,怕是洗不清了。」柳文元頽喪的道。 韓睿淵看著他,眼底閃過一抹可惜之色,卻未表露。
他輕輕拍了拍柳文元:
「文元,朝廷未棄金城,更未棄你。唯有站穩腳跟,再輔以和談之策,方是邊關安穩的長遠之計。」
他頓了頓,「我們要重振軍心,固守金城,便是以刀槍告訴哇拉,我中土之志不可欺。如此,他們才會願意坐下來和談。」 柳文元聽著,胸口似被什麼輕輕撞了一下。
他垂眸看著自己纏著白布的手,掌心還有著握槍時磨出的老繭。
「 我這敗軍之將,還有何面目言戰?」他心底一陣苦澀。 韓睿淵忙伸手扶住他,「莫急。」
他低聲道,「我帶來了五千援軍,皆是精銳,可助你重整旗鼓。」 柳文元咬牙忍痛,終於坐穩,拱手一拜:「王爺既信任文元,文元……定不負所託!」
韓睿淵笑了,心中暗道:
「皇上怕他們這些弟弟有權,所以能不碰兵權,就不碰兵權,讓原來的將領重振旗鼓,自己不要出面。」
****** 數日後,哇拉國王普澤再度率軍來犯,試圖趁金城敗兵立足未穩,趁機一舉破城,擴大戰果。 領軍的三位大將各懷絕技:
鐵穆爾,力大無窮,馬刀揮舞間帶著雷霆之勢;
耶律翰,眼神如鷹,總能在戰陣中尋到敵人破綻;
孛兒只斤賽,弓法神準,箭矢破空時猶如流星飛過。 金城城頭,柳文元裹著繃帶,雖身子虛弱,卻執意親自督戰。
他瘦削的身影在烈日下顯得格外堅韌,臉上汗珠滾落,卻紋絲不動。 韓睿淵站在他身側,目光掃過城下洶湧的敵軍,沉聲道:「文元,你可有把握?」
柳文元握緊手中長槍,槍桿因用力而微微顫抖。
他心底翻湧著無數念頭:「這一戰,若敗,金城無望;若勝,或許我還能證明自己,重振柳家將門聲威……」
他轉頭看向韓睿淵,勉強一笑:「王爺放心,末將雖傷,軍心未散。」語氣中透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決絕。
戰鼓擂響,箭雨如蝗。柳文元指揮若定,依城牆之利,佈下連環弩陣與滾木陣,硬生生將哇拉的先鋒騎兵攔在城外。
韓睿淵帶來的五千生力軍,由江夏侯朱禮安布陣城外作為策應。
鐵穆爾以為他們全是新兵菜鳥,輕敵殺入陣中,卻被反擊的措手不及。
耶律翰試圖率部下迂迴,找出城防薄弱處,卻被城頭的弓手壓制;
孛兒只斤賽的箭矢雖狠,終難破金城堅壁。
哇拉軍鏖戰半日,無功而返。 戰後,普澤在營帳中召集三將,帳內氣氛凝重如冰。
鐵穆爾鬚髮皆張,怒道:「再給我五千騎,我定踏平城外那支援兵!」
耶律翰冷笑,搖頭道:
「柳文元據城監守,城防固若金湯,我們善騎射,不善攻城。強攻城池只會折損我軍。」
孛兒只斤賽開口:「此地不利進攻,誘敵出城方為上策,然柳文元謹慎,怕難上當。」
普澤聽著,眉頭緊鎖,目光落在帳外的茫茫草原上。
「這金城,竟比預想中難啃。柳文元這小子,倒是有些手段。」
他心底一陣不甘,卻知再戰無益,沉聲道:「罷了,退回武威郡,休養生息。」
帳內眾將無言,唯有熱風呼嘯而過,將眾人的陰影拉長。
哇拉軍旗漸隱於遠方,金城城頭,柳文元倚著牆垛,長長吐出一口氣。
這一仗,總算守住了……他轉頭看向韓睿淵,後者微微頷首,眼底帶著一絲欣慰。 ******
而北方的安定城,長公主韓睿桃,奉大雍帝秘旨,以監軍使身份,帶著女官賈探春、薛寶琴,武婢金鳳、銀鳳,及禮部郎官顧清霖與沈慕白,悄然抵達,準備和談之事。
炎炎夏日,安定城都督府內,卻因邊關氛圍,而有陣陣冷意。
李寬濮端坐東首,目光低垂,似不敢直視客位上的韓睿桃。 他心中滿是潰敗的恥辱與無奈,心想:「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朝廷派長公主來,是為問責,還是真有奇謀?」
探春與寶琴分坐在長公主下首,金鳳與銀鳳立於長公主身後,佩帶奇門兵器棗木雙棍,衛護著長公主。 議事未始,門外忽傳一陣急促腳步,五品軍倉使賈赦步履蹣跚的進入,面色灰敗,衣袍上猶沾塵土,顯見是煌惶如喪家之犬,不修邊幅。
他一見堂中諸人,目光定在賈探春身上,驚道:
「三丫頭?你怎在此?」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探春起身,微微福身,語氣平靜卻帶一絲疏離:「大老爺,探春已任長公主女官,此來協助和談。」
她心底一嘆,「大老爺這般狼狽,果真丟了我賈氏顏面。如此驚慌失措之態,如何擔得起開國功臣之後的名聲?」
賈赦聞言,臉色更白,忙轉向韓睿桃,躬身行禮,聲音顫抖:「長公主殿下,下官年老體衰,實不堪征戰,求殿下開恩,允我告老還鄉!」
他低頭奏請,幾乎帶了哭腔,真的覺得這地方,一日也待不下去了!
賈赦心道:「這鬼地方,夏天熱得要命,冬天冷得要命。還有仗打,我賈赦可受不了這罪!快讓我滾回京城休養吧!」
韓睿桃目光淡然,掃過他,輕聲道:「賈大人既無心戎馬,本宮也不強留,你起來吧。」
她頓了頓,轉向探春與寶琴,「你二人先接手軍需倉庫,速與賈倉使清點糧草藥材,穩住後勤。」 探春與寶琴齊聲應諾。
探春心底暗想,「大軍新敗,軍需必亂,我與寶琴須得加倍用心,絕不能讓後勤補給之事,拖了將士們的後腿!」
寶琴道:「殿下放心,臣女與探春姐姐定不誤事。」
禮部通事郎顧清霖開口:
「李都督,我軍新敗,西北防務空虛,若哇拉再犯,後果不堪設想。然朝廷之意,要以和談爭取時機,長公主此來,正是為此。」
李寬濮拳頭微握,語氣僵硬:「和談?普澤殺我將士,毀我營寨,兵鋒正盛,他肯談嗎?」
韓睿桃言:「騎馬野戰,我軍不如牧民小兒!但據城堅守,哇啦也束手無策。現下他重兵攻打金城,如果久戰無功,就會想和談了。」
又道:「李將軍,談判非屈膝,乃為中土謀喘息之機。哇拉雖勝,後勤不繼,若我軍固守,彼必難久持。」
她目光掃過眾人,「然談判之前,民心須穩,軍心須固。此事,需將軍與諸位齊心。」
沈慕白撫鬚一笑,補充道:
「普澤身邊三將,鐵穆爾好戰,耶律翰多疑,孛兒只斤賽驕傲,吾等可從中尋隙,以利誘之,以勢壓之。」 李寬濮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長公主眼光果真不凡,或許……還有希望?
他拱手道:「長公主高見,末將遵命。
****** 夜深,熱浪稍歇,涼風習習。韓睿桃獨登城頭,披風被吹得獵獵作響。
她望著草原盡頭的黑暗,心道:「西北殞地,邊關命脈,安定城要穩住,才能談後面的事。這不僅是一場仗,更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較量。」
探春悄然跟在後面,默然不語。她看著長公主的背影,心中充滿敬佩,卻也有一絲隱憂。
韓睿桃淺笑道:「探春,你是帶刺的玫瑰花,藏不住心事。說吧,可有什麼想說的?」
探春猶豫片刻,低聲道:「殿下,大軍新敗,軍需大亂,城中流言四起,……我怕軍心難穩。」
她咬唇,眼中閃過一絲疑慮。「這邊關之地,民心士氣低落,單靠我們幾人,真的能挽回嗎?」
「明日你與寶琴去盤點軍庫,並將我們帶來的物資一併入庫,然後盯著伙房,讓每一個人都要吃到飽飯熱菜。」
韓睿桃輕嘆,拍了拍她的背:「人是鐵,飯是鋼。人吃飽之後,信心就容易恢復了。」
她知道,士氣的恢復,往往從最基本的需求開始。 探春點頭,心底湧起信心。
女子不懂兵事,但殿下卻給了她讓人安心的行事方向。
「是啊,吃飽穿暖,至少能讓將士們感覺到朝廷的關懷,而不是被拋棄。」 ******
次日,韓睿桃召顧清霖與沈慕白議事,吩咐道:「答旦國雖幾乎被滅,但其國王在舊民中,尚存威望。派人找來,能以夷制夷。」
顧清霖拱手:「殿下英明,答旦王若號召舊部,可暗中牽制哇拉,亂其陣腳。」
沈慕白則笑道:「下官即刻安排,傳召他們來見殿下。」他心中對長公主的謀略佩服不已,這招借力打力,實乃高明。
隔日巳時,沈慕白穩穩的步伐由遠及近,伴著一陣低沉的靴聲。
他掀簾而入,身后跟著一人,形容枯瘦,面容難掩風塵之色,正是答旦國王侖斯基。
沈慕白拱手,聲音溫潤如常,卻帶一絲笑意:「殿下,臣幸不辱命,答旦王已至。」
他側身讓開,侖斯基緩緩上前,目光複雜地望向韓睿桃,似有千言萬語,卻只化作一聲低嘆。
他拱手,聲音沙啞:「黔國長公主殿下,侖斯基拜見。」
話語間,他眼底閃過一抹掙扎,心裏嘆道:
「身為亡國之君,連一個女娃子都要客客氣氣的!我答旦的仇,何時才能得報?這中土來的公主,真有能力助我復國嗎?」
韓睿桃頷首拱手為禮,示意他入座,語氣溫和卻不失威儀:「答旦王客氣了,請坐。」
她目光掃過侖斯基,見他眼底的疲憊與不甘,心底微動,「此人雖敗,卻未失志,心中仍有復國之念,或可為我所用。」
她轉向沈慕白,輕聲道:「沈大人辛苦。」
沈慕白一笑,頓了頓,「侖斯基國王為避哇拉鋒芒,暫住此地,但心繫故土,正與殿下之意相合。」
侖斯基聞言,拳頭微握,似被觸動。
他抬眸看向韓睿桃,低聲道:「長公主若有復國之策,侖斯基願效犬馬之勞。」
語氣雖恭,卻帶著一絲試探,彷彿在衡量這位年輕女子的斤兩。
韓睿桃淺笑,目光如水:「答旦王放心,哇啦坐大,中土與答旦同病相憐,今日你我之會,或許便是西北新局之始。」
她的聲音,在炎熱的軍帳中,帶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西北的風沙正起,一場以綿羊為主的經濟戰,即將在大雍朝與哇拉國之間展開。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人是鐵,飯是鋼。人吃飽之後,信心就容易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