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K:過了這個冬季,你就要回到本島來了,我想你將會驚訝於後院的那塊菜園子如今是如何茂盛地長滿了瓜果蔬菜。」
「我想我始終是不瞭解你的吧,M,就在你一把提起背包,一句話也不說,頭也不回地走了的時候。」
「我不禁想要伸手去撫摸S 頭上的馬尾,還有馬尾上方隨著走路時一顛一顛的發亮的紅色玻璃珠子。」「N 不經意地回過頭來,恰好發現了我迅速地把那一小包東西塞進我的口袋裡。」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去命名我今天要寫的這篇短文,所以只好叫做KMSN,還好這聽來並不像任何組織的英文名稱縮寫。我只是覺得好奇: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人在寫散文的時候喜歡這麼去命名一個人?這是誰帶起的潮流?還是從西方文學流傳過來的習慣?是為了保護隱私,所以直接拿他(她)的姓名首字母來代替?又或者根本上是懶得去想一個中文漢名(如果寫的是虛構的故事),又或者,這麼寫有著一種無言的浪漫?
我從來沒這樣寫過,我喜歡給一個名字,即使是英文名字也好,比如:Kevin, Michael, Sophia, Nicole,如此讀起來通順,人物也有靈魂。還是:其實一半真,一半假,若有似無,矇矇朧朧的更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