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上7:30,拿著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到學校向新的老師報到,因為還沒拿到學生證,老師親自從三樓下來刷門讓我進去系館,然後一腳就把我帶到實驗室,實驗室很空曠,只有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在裡面,算是實驗室長老學長,老師把我介紹給他認識,並開始找座位給我,學長說,這個實驗室你要常來,平常很空,碩士班的學弟妹們都跑到新系館去了不喜歡來這裡,老師開始叮嚀,你一定要來學校讀書,尤其是讀paper一定要來學校讀,我跟蔡博都會在這裡待到晚上9點,我們可以隨時討論進度,這樣你畢業才會快。
老師接下來開始話家常,他說,量子領域目前包含三個層面的研究:一個是量子力學,屬純物理現象的探討,這個領域會用很多形而上的數學來描述物理現象,一個是量子電路,屬於量子電腦製造的方法與探索,而我們電腦科學領域會著重在量子計算的研究,這三個部份來分層,我們需要建立在前二者之上,簡單的幾句話就把領域知識的分類講得清清楚楚,好厲害!
老師離開後,我開始跟學長請教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規範以及與老師的應對,學長非常開放的接受我所有的提問,並且說明目前實驗室碩士生的一些現象以及需要主動的程度。在這裡,老師不會指定題目或研究領域,所以學生必須要自己的想法,老師有能力跟資源從旁協助我們完成想做的研究,因此沒有團體meeting這樣的機制,就是跟老師一對一,meeting自己跟老師約,老師如果看你很積極,他也會很積極地協助你,如果你放鬆了,老師講沒有改善,那就會被放牛吃草,碩士生在這個實驗室很難兩年離開就是主動性不足,這是一個很自由跟自律的環境。
接下來的日子,我應該就是每週2~3天的晚上待在實驗室讀書、做報告,每周固定跟老師meeting,掌握實驗工作的進度,go go go,新的研究生活開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