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跟一位私訊我的大腦有嘴專頁的朋友視訊會議討論及分享如何申請美國博班,聊到之前寫的我申請上啦!美國博士班的申請歷程「簡述」,完全忘記自己在聯絡教授段落埋了伏筆,想要之後再來分享。印象中在其他文章裡也有埋伏筆,如果有人記得,然後也有興趣,歡迎跟我說,我會滿懷感激地寫出那篇本來就該寫的文章。

至於我為什麼已經聯絡卻沒上,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有機會再分享。

什麼是套詞,先聯絡教授對申請博班有用?

在文章中我提到,有些博班申請前聯絡教授(套詞)對提高申請成功率很有幫助,而對不同領域來說,這類學程的占比也會不一樣,譬如在美國念人因工程博班的朋友,對我總共申請十三間學校感到很驚訝,因為在人因工程領域,指導教授通常要在申請前找好,因此申請件數通常不會這麼多。另外,有些學程雖然明定需要 Rotation(入學後再找實驗室,例如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班),但入學後,我發現也是有零星幾位同學一開始就有指導教授,所以如果有時間,即使對申請不一定有幫助,還是可以及早開始聯絡教授,也算是一種擴充自己人脈的方式(建議提前半年開始)。

建議早點開始聯絡教授 (記得計算時差,寄出時間設定當地平日早上比較有用喔!)

由於前年申請博班的時程抓得太緊,導致最後來不及跟教授套詞,只因為有朋友說匹茲堡大學的生醫工程博班需要先聯絡才有機會上,所以在準備初期就有先行聯絡,外加在後期所剩無幾的時限內聯絡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我只連絡了兩間大學的教授。

怎麼寫信?聯絡教授會不會很困難?

當有人問如何聯絡教授,我都會先推薦閱讀 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的 [ 寫信給教授/求職/Networking總是收無聲卡?如何增加回信率?]。準備寫信前,我會先看研究室網頁跟教授近期的發表,從中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想幾個問題在信中提出,並詢問教授是否有時間線上或見面討論,信中也要提及自己想讀博班的意願。

寄信時記得詢問是否能安排線上會議

用這個方法,申請的半年前我順利聯絡到匹大教授,也有了一次不錯的對談,雖然沒有直接詢問會不會錄取我,但那時候我以為自己穩上,自此專注準備申請文件,沒有再聯絡過教授,心想「等他看到我的申請文件,肯定是直接抽出來,指定要收這個學生吧?」誰知道滿心歡喜的我,在收到眾多學校的拒信打擊後,匹大依舊無消無息,朋友要我寫信問問看,結果教授回應「後來沒有再收到你的信件,以為你沒興趣申請了。」這個消息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後來教授推薦了另一位也想收博班生的老師給我,不太記得當時聯絡的結果,總之最終結果是中箭落馬。

歷史重演,積極詢問才是王道!

原本以為找指導教授的坎坷之路到此為止,來明大後,只要做完Rotation,配對到一位指導教授就沒問題了吧?結果事情跟我想得有些不同。我就讀的學程Rotation時長總共一學期,過程中會到三間實驗室見習,每間實驗室見習總時長三週,最後從中配對指導教授,若是見習結果不盡人意,還可以申請延長 Rotation。雖然因為排程緊湊,實際上能做的事不多,也不能及早開始自己的題目,但Rotation還是很有趣,因為可以參與到各式各樣的研究,那段期間我不僅參與了動物實驗,還有觀摩人體試驗,體驗項目囊括了從學術到業界的工作,增廣許多見聞。

當實習生去見習日常工作很有趣

不過,在這樣充實生活結束後,和套詞時類似的情況再度重演,Rotation 期間明明跟實驗室教授相談甚歡,甚至曾經談到有機會參與的專題,雖然沒有直接詢問會不會錄取,我以為三間至少會錄取一間,結果在系辦要求提出配對結果的前幾天,我寄信詢問教授,竟然有兩位拒絕我!第三位教授覺得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做出適當的決定,因為我後來決定先找第四位潛在指導教授,所以結果是前三間Rotation的實驗室通通刷掉了我。

積極上進,途中要記得詢問是否能錄取喔!

還好我在第四輪Rotation中,也跟教授相處起來很融洽,並因為之前有太過放鬆的經驗,這次不只積極表現,我也有先跟教授確認什麼時候會確認有沒有錄取,終於在最後順利錄取了!那時候在Instagram分享這段經驗,收到從一開始就該表現得更積極的回饋,也應該要在Rotation途中就問到能不能錄取的確切答案,不能像我之前一樣放鬆,重複出現這種嚇到心臟不見的時刻,當下真的會超級焦慮,還以為我會因為沒有指導教授就得捲舖蓋走人,以上經歷給各位參考,希望大家不會犯跟我一樣的錯誤!

預祝大家都能順利找到指導教授!



赴美讀書經驗分享:
《第六十二則大哉問 赴美讀書的第一個學期,留臺、赴美的差別是什麼?》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 → 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8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6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Thumbnail
2023/03/26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Thumbnail
2022/05/05
大家好,我是菜編,高中時因為擔任生物研究社教學,有曾帶魷魚解剖課程的經驗,那時候為了充實課程,還找了軟體動物總論來看,也找了些大王魷魚的資料,但除了科博館那隻,還真沒看過這龐然大物的真面目,去年幸運地跟到實驗室出差,獲取親眼觀察大王魷魚的機會!
Thumbnail
2022/05/05
大家好,我是菜編,高中時因為擔任生物研究社教學,有曾帶魷魚解剖課程的經驗,那時候為了充實課程,還找了軟體動物總論來看,也找了些大王魷魚的資料,但除了科博館那隻,還真沒看過這龐然大物的真面目,去年幸運地跟到實驗室出差,獲取親眼觀察大王魷魚的機會!
Thumbnail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來分享一下英國的碩士班要怎麼申請 首先文件準備部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而且一定要提早準備 (時間分配可以參考這篇英國留學之時間管理) 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準備會讓自己非常勞累,因為同時要準備雅思、還要撰寫文件,結合下來就是痛苦的化身 (但如果想自虐的人這樣做也很ok)
Thumbnail
本篇來分享一下英國的碩士班要怎麼申請 首先文件準備部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而且一定要提早準備 (時間分配可以參考這篇英國留學之時間管理) 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準備會讓自己非常勞累,因為同時要準備雅思、還要撰寫文件,結合下來就是痛苦的化身 (但如果想自虐的人這樣做也很ok)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一個人到大學才學會發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一個人到大學才學會發文的故事
Thumbnail
這周末剛好剛跟我研究所的學姊吃過飯,後續又看到「LINE禮儀」那件事,忍不住想發表一點自己對於學術圈的感想。
Thumbnail
這周末剛好剛跟我研究所的學姊吃過飯,後續又看到「LINE禮儀」那件事,忍不住想發表一點自己對於學術圈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