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看企業組織的運作與崩解》|第二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系列:歷史 × 管理學 × 現代企業啟示錄

📌 一、蜀漢:從創業熱血到組織凋零

如果將蜀漢視作一家創業公司,劉備是創辦人(Founder),關羽與張飛是早期技術股東與高管,諸葛亮是策略長,最終升任 CEO。公司初期名聲響亮、士氣高昂、獲得外部資源(如孫吳聯盟),但最終無法長久維繫,快速走向崩解。

📌 現代對照:像初創蘋果時期的喬布斯與沃茲尼亞克,熱血與理想拉動公司起步,但缺乏制度化管理則長期風險高。

🚀 二、創業期:理想與人脈結盟

劉備依靠「關係網絡 + 人格特質」招募核心團隊,三人桃園結義類比現代創業圈共同創辦人間的信任基礎。

  • 組織鬆散,核心創辦人的魅力凝聚團隊
  • 高度彈性與快速行動力
  • 人才招募依靠認同感而非制度標準

醫學隱喻:這就像人體初期神經元快速建立聯繫,但未形成穩定循環系統,短期效率高,長期容易過勞。

📊 三、成長期:諸葛亮的制度化嘗試

諸葛亮出山後提出《隆中對》,建立策略藍圖、官僚體系與人事分工,使蜀漢從游擊隊轉型為治理型政權。

📌 現代企業案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建立完整製程制度與接班梯隊,使公司即使創辦人退休也能穩定運作。

🧩 四、轉型期:接班困境與權力真空

劉備去世後,劉禪缺乏領導魅力,諸葛亮接管實權,形成「單一中樞掌控」模式。

  • 接班人準備不足
  • 無多元領導梯隊
  • 制度無法對抗核心人物缺席

心理學提示:依賴單一領導者會降低團隊自主性與創造力,類似神經系統受損導致整體運作效率下降。

⚡ 五、崩解期:事必躬親的疲乏

諸葛亮忠誠盡責,但事必躬親,組織失去彈性。像 CEO 同時審核每張發票、產品設計、人資與銷售,企業必崩。

他死後,蜀漢下行期明顯:

  • 劉禪全面掌政,無領導能力
  • 人才凋零,缺培養與接棒
  • 組織士氣崩解,忠誠流失

醫學隱喻:如同單一器官主導全身代謝,初期維持功能,長期必出現系統性故障。

📌 六、企業管理五大風險

  1. 創辦人依賴風險:缺制度承接精神,創辦人離開,組織瓦解。
  2. 接班失敗風險:無接班計畫與培養系統。
  3. 過度集中風險:領導人集權,其他人才無法發揮。
  4. 制度空轉風險:制度存在,無人落地。
  5. 文化斷層風險:理想隨人事變遷消散,價值觀失焦。

忠誠、智慧與能力固然重要,但組織制度化傳承才是長久之道。

🧠 七、心理與刻板印象的啟示

一般人常認為「忠臣 + 智慧 = 完美領導者」,但心理學研究指出,過度理想化領導者會導致組織依賴、人才流失與決策延遲。蜀漢提醒我們:領導力不是單一天賦,而是系統化、角色適配與授權能力的綜合結果。

💡 八、互動問答:你會如何避免蜀漢式崩解?

1️⃣ 如果你是現代企業 CEO,如何建立接班梯隊?

2️⃣ 組織運作過度依賴你,短期有效,但長期有何風險?

3️⃣ 如何制度化傳承核心價值而非依賴個人?

🏁 九、結語:歷史是管理的預言書

蜀漢從創業、成長到崩解,是鮮活的組織案例,提醒我們:

  • 接班梯隊是否健全?
  • 組織是否過於集中於單一人物?
  • 是否建立足夠制度抵禦人事更動風險?

三國不只是歷史,它是管理的預言書,教會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10會員
174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