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諸葛亮做人很失敗:不想活活累死,這篇講的一定要記得|怪獸科技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知道你對諸葛亮這號人物的印象如何?你不一定清楚諸葛亮(孔明)的主子劉備做了什麼,但談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會想到諸葛亮,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智慧的代言人。

但其實,正是因為諸葛亮的聰明決策,讓他活活累死,還留給蜀國一大致命麻煩

這篇文章,我將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和你一起思考面對科技與快速變化,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或許看完之後,你對諸葛亮還有自己的人生會有不同的想法。

諸葛亮管理學不及格!

諸葛亮管理學不及格!

東西方人思維大不同?

先從大環境看起。我們可以觀察到,西方企業的平均壽命往往長於東方企業(雖然現在企業壽命都不會太長,活得久更不代表一間公司永遠強盛)。

會有這樣的現象,來自於東西方人面對問題的不同思維方式。

我們東方人從小到大都是競爭起來的,總是想辦法讓自己變成賽局中的贏家,同時仰賴個別強者的實力,沒有強者就難以完成任務;相對地,西方人注重標準化、照規則走,有非常多的高效管理工具、法則,沒有所謂「非誰不可」就營運不下去。

儒家文化:過去的穩定系統

從歷史角度來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長居世界第一。能領先世界兩千多年,很大程度來自孔子儒家文化的功勞。

在科技尚未主導改變的年代,儒家系統的做法在農業社會非常有用,因為勞動力就是國家富強的一大指標,平民百姓不需要多高的知識水準,按照菁英階層規畫走下去即可。

那中國為什麼不能靠這「穩定」的系統繼續領先,還得經歷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呢?

科技,改變了一切

英國漢學家藍詩玲(Julia Lovell)著作《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2016)中提到,英國發起戰爭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發現,無論他們賺多少錢,九成都得換成白銀流入中國,因為茶飲、瓷器與絲綢在英國貴族社會相當盛行。當時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進入工業社會,而工業社會的發展相當依賴社會分工

不同於農業時代的工業時代,科技出現了重大突破,英國人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堅船利炮,開啟了海外殖民道路;但與此同時,中國拒絕學習先進科技,還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昏昏欲睡,改革也是偏向自我中心、學皮毛而已。

最終結果非常明顯,當代中國反倒想方設法超越美國,甚至不惜做到世界第一的數位監控,期待透過大數據 x AI 重返霸主地位。如今雖然有不少中國出身的科技巨頭,但數量和水準和美國還是有所差距。

難道西方人比東方人聰明?

你是現代諸葛亮嗎?

你是現代諸葛亮嗎?

從亞洲人視角來看,會覺得東方人明明超有優勢啊——台灣科技產業發達、半導體天選之島,很多當上科技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官方甚至以「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自居(實際上中國沒有發明這些技術)。那究竟和西方思維上的差異點在哪裡?

講求標準化雖然機械,但是有效

對此,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我們東方社會從不缺有錢人和聰明人,也不缺有能力的人,只是我們從小學到的都是怎麼「贏」,不太會與人合作——就算表面上有在合作,心裡也常常覺得別人會不會搶了我的技術,日後把自己做掉。

不求回報幫助他人,彷彿成了「這人是不是要利用我」的前兆。於是,東方教育下的我們會把自己能力練得很強,覺得做到「非我不可」、「無可取代」才是在這世界生存的真理。

追求「非我不可」,然後呢?

前陣子朋友談到很有趣的討論,就是他認為,人們物質滿足後,才會追求精神滿足。

先經歷追求生存的階段(求職); 職涯中期累積財富後,進入迷惘階段;而迷惘使人探索新的可能,才會進入自我實現的階段(轉職、重新探索自我),最終找到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樣子從 0 到 1、從 1 到 100 的過程,不就是學生時代學過的馬斯洛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嗎?但課本上「自我實現」的示意圖,往往是爬山、跑馬拉松,難以體會。他問道,為什麼有錢人不一定會直接進入自我實現階段?

需求理論根本不是金字塔,而且要反過來看

這就得回到我們前面提到的,時代不同了,不能單以舊框架思考未來的各種可能。

學生時代學過的個人需求理論(圖源:翰林雲端學院)

學生時代學過的個人需求理論(圖源:翰林雲端學院)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馬斯洛本人從未說過需求理論是由下而上的金字塔(雖然金字塔是主流,由企管顧問 Charles McDermid 在 1960 年代提出),而且以當代環境來看,我們要追求的首要目標早已不是生理需求,絕對是自我實現

有別於過去,我們沒有太多生理、安全問題,往往不是真的沒錢,多半是願不願意做、自己能否滿足而已(甚至做的努力往往都是給外人看,想得到社會認可罷了)。

大眾所謂「成功人士」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倘若不用金字塔由下往上的線性思維、提高維度來想,你會觀察到,成功人士最在意的都是「心理」與「自我滿足」。

一大關鍵在於,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思考自己真心想追求的是什麼(自我實現), 而不是想說為了管好時間、管好目標、管好財富而投資,等到變成有錢人,財富自由之後再去找出興趣,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們特別在意外在形象、社經地位這些他人看得到的東西,甚至因為不會管時間所以去學習時間管理。但實際上,倘若根本不知道自己價值觀當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做很多「覺得」可能外界認可的事情,我們到底活的是誰的人生?

迷惘的終極解方:突破認知邊界

我們常聽到,人生要活的美好,要犧牲取捨並且最佳化我們的人生。於是我們找目標、尋求高效率,也試圖嘗試成功人士能長期維持好習慣的方法,甚至是猶豫:到底該追尋自己的「興趣」還是「熱情」?

但回歸本質,我們會陷入達不到、沒熱情、迷惘的最大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拚的「Why」是什麼。甚至,馬斯洛晚年其實修改了理論,他認為比起自我實現,超越巔峰(Transcendence)才是我們致力要追求的東西

顛倒過來想,唯有你真正了解自己到一個極致,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就會使盡全力成長、不斷突破認知邊界。

就算迷惘,也不會只是停在迷惘的狀態,會去找方法突破困境擴展舒適圈;就算遇到低點,也會知道怎麼在未來跳得更高,找到能讓自己跳級思考的底層規律,引領自己在成為最好版本的道路上。

比起追求什麼無可取代,不如想怎麼反脆弱!

回到這篇文章開頭的主角諸葛亮,大概可以推敲出來為何這人特別恐怖了。

因為從公司角度來看,作為「自己最聰明」的代表,諸葛亮最後就是活活累死的,而且死後還給蜀國留了個大麻煩。

劉備在位期間,蜀國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個個驍勇善戰,而劉備死後,蜀國則由諸葛亮全盤管理。但在他去世之後,蜀國已經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五虎上將的後代沒有一個人比父親還厲害。

太謹慎,自己重要到無可取代是個大問題

會造成這般結果的主因,就是諸葛亮一生太謹慎了。

他身負托孤重任,不願蜀國出任何閃失,因此每一件事都親自參與。像是蜀國的將軍會在出征時隨身攜帶丞相賜予的錦囊,遇到困難打開錦囊。這樣諸葛亮就代替將軍們決定戰局走向,即使不在現場也可以指揮千軍萬馬。

因為諸葛亮很聰明,計謀天下無雙,只要照做就可以了,無論勝敗,都是諸葛亮的責任(勝是「多虧錦囊妙計」,敗是「此乃天意」),跟這群帶兵打仗的將軍沒有任何關係。

不要忘了打造反脆弱的系統

諸葛亮為人稱頌的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業精神,但是他「一生惟謹慎」的管理方式存在重大缺陷。

在諸葛亮的治理之下,蜀國的將軍們就是執行命令的機器,他們無從成長,一切跟著丞相走就好。丞相在世時能一切安好,但丞相去世之後,沒有一個將軍被培養成治國之才——不敢讓部屬犯錯,不敢拿蜀國的前途開玩笑的結果,造就蜀國最終的命運。

而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反脆弱更有其必要性。比起打造一個堅固的系統,不如讓自己可以不會因為隨機性和危機便不堪一擊,可以因為反脆弱而永續經營。

這就讓我想到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很有記憶點的一句話「上帝喜歡笨人」。上帝為什麼喜歡笨人呢?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信廷-avatar-img
2024/12/18
拿諸葛亮當IP破題,吸引讀者點進來看,但是通篇並沒有針對當年的時代背景做詳細分析,這樣評論諸葛亮並不公平,當時是漢朝末年,中原北方諸郡還是人才大本營,像諸葛亮這樣流落到南方的頂尖菁英並不多,武將或許還有一些,但是頂級行政幕僚只能從極少數的當地世家大族找,諸葛亮是有些完美主義,認為自己來最好,這沒錯,但是說諸葛亮一走蜀漢就滅亡也不是事實,諸葛亮走後,還歷任蔣宛、費禕、董允等多任行政主管,實際上又過了約略30年蜀漢才亡國,並不是孔明燈一滅,蜀漢就買單 可以看一下另一邊的東吳,國祚其實比蜀漢撐沒多少年,蜀漢、東吳,看地圖好像面積還不小,事實上人口遠遠比不上北方中原,而且當時跟現在不同,例如東吳境內始終存在所謂的南越部落動亂,在當時並非只要是人口就等於是人力,對漢族文明來說,很多是文化未開化的蠻族,語言、文化、習性都不相同,基本上只要不添亂已經不錯,至於抓來當兵、乖乖繳稅這些就別期待太多,更別說從中找出行政或是軍事人才,相對來說,北方的魏國就完全不同,黃河流域各州從春秋戰國經歷兩漢上千年來已經是文化高度融合,也就是人口即人力,念過書的菁英也相對比南方兩個國家多太多了,蜀漢諸臣都很清楚,魏國領土是蜀漢的三倍,更重要的是人口是蜀漢的五倍,人口多代表人才多,而且那時候的人口可是指已開化的人口,也就是可以繳稅的稅基,遍布在群山遍野的未開化部落是不算在人口的,蜀漢滅亡是必然的結果,要說諸葛亮專權可以,但是要說他導致蜀漢後面的滅亡就太冤枉他了
劉信廷 感謝補充!領導本非因為一個人走就導致整個系統垮台,上頭是制定戰略和方向,但執行者依舊為前線人員,本篇文章是引自《可複製的領導力》,因此僅就管理角度探討(如果什麼都自己來,沒有授權下屬,很容易活活累死並難以長治久安),歷史深度不足還請見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193?srsltid=AfmBOop9Gtop8cmBswY4yFC2yiSqjFsO_xs_XoGdcSR2YfseeHJcra_z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8.2K會員
448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了崇禎皇帝滅亡的故事,他有一句名言,朕非亡國之君,屬下皆是亡國之臣,真的是這樣嗎?身為皇帝不是只有勤奮,最重要的是責任,如果上司不擔責任,下屬全都會是明哲保身之輩,也不擔責任,國家也隨之滅亡,斷送大好江山!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了崇禎皇帝滅亡的故事,他有一句名言,朕非亡國之君,屬下皆是亡國之臣,真的是這樣嗎?身為皇帝不是只有勤奮,最重要的是責任,如果上司不擔責任,下屬全都會是明哲保身之輩,也不擔責任,國家也隨之滅亡,斷送大好江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諸葛亮如是說。 我們的軍隊,在祁山(諸葛亮側)、箕谷(趙雲側),都比魏軍人數要來得多。不能夠打勝,反而被賊軍擊破,那問題一定不是我們兵力太少,而是指揮官的錯誤! 我現在就是減少兵力,精簡指揮系統將官,調整軍中教令,反省我的過失,來做出對應將來的策略。 這部分做不好,就算有再多士兵也沒用。
Thumbnail
諸葛亮如是說。 我們的軍隊,在祁山(諸葛亮側)、箕谷(趙雲側),都比魏軍人數要來得多。不能夠打勝,反而被賊軍擊破,那問題一定不是我們兵力太少,而是指揮官的錯誤! 我現在就是減少兵力,精簡指揮系統將官,調整軍中教令,反省我的過失,來做出對應將來的策略。 這部分做不好,就算有再多士兵也沒用。
Thumbnail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中秋節,想必大家都在烤著肉、喝著酒。 而在約 1800 年前的今天,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正在五丈原擺著七星燈,希望藉由中秋的月圓來延長他那風中殘燭的壽命。今天就來說說諸葛亮的故事。但不說他的神機妙算,而是聚焦在他的童年經歷。 三顧茅廬
Thumbnail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中秋節,想必大家都在烤著肉、喝著酒。 而在約 1800 年前的今天,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正在五丈原擺著七星燈,希望藉由中秋的月圓來延長他那風中殘燭的壽命。今天就來說說諸葛亮的故事。但不說他的神機妙算,而是聚焦在他的童年經歷。 三顧茅廬
Thumbnail
現代同學在文言文的學習上,越來越虛弱,身為一個國文老師,我們能做的,是藉由一篇經典,帶著同學深入體會,而且思考。 撰文.照片提供=海山高中 張玲瑜老師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3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閱讀) 「老師,〈出師表〉太長了。諸葛亮應該講重點,不然劉禪會聽不懂。」
Thumbnail
現代同學在文言文的學習上,越來越虛弱,身為一個國文老師,我們能做的,是藉由一篇經典,帶著同學深入體會,而且思考。 撰文.照片提供=海山高中 張玲瑜老師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3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閱讀) 「老師,〈出師表〉太長了。諸葛亮應該講重點,不然劉禪會聽不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