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市「停看聽」?央行hold住利率背後,真相讓人捏把冷汗!
各位觀眾,最近房市的消息真是讓人霧裡看花!央行利率按兵不動,看似風平浪靜,但背後可能藏著不少玄機。今天就讓我們化身福爾摩斯,抽絲剝繭,從專家的角度來解讀這盤棋,看看房市這顆球,到底會往哪個方向滾?
央行「靜悄悄」,葫蘆裡賣什麼藥?
新聞報導指出,央行近期並未祭出新的打房政策,這讓不少人感到困惑。畢竟,先前幾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像是去年9月19日祭出的第七波,確實讓房市稍微降溫。那麼,這次央行為何選擇「stay put」?難道是想讓市場喘口氣?
專家來解惑:別被表面現象給騙了!
我們先來聽聽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怎麼說。他認為,央行現在面臨的挑戰很多,包括匯率波動等問題,可謂「前庭失火,後院不能也燒了」。因此,央行不樂見房地產垮台,可能會在政策細節上微調,但大方向仍是朝著金檢來做,不會再加碼管制。曾敬德更預估,現在的成交量已是低谷,第四季有機會看到遞延性買盤出籠。
限貸令發威?代銷業叫苦連天
然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卻有不同看法。他表示,在銀行限貸令與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下,房市可說是「哀鴻遍野」,各大代銷來客量、成交量都下滑。不過,一線品牌建商的案子依然熱銷,價格也還沒鬆動。這也顯示,市場並非全面崩盤,而是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房價是「假摔」?還是真的跌了?
ETtoday的報導指出,目前一些過去漲多的區域,確實出現價格修正的現象。曾敬德認為,這反而是個機會,讓消費者有機會撿到便宜。不過,他也提醒,自住剛需的買家,別過度在意房價波動,畢竟房地產仍具備抗通膨的特性。
川普關稅攪局,房市復甦再等等?
鉅亨網引用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指出,受到川普關稅的影響,中國房市的復甦時間可能延後至明年第四季。原因是關稅導致中國出口轉內銷,加劇產能過剩,影響居民購屋意願。此外,中國的信貸市場也面臨考驗,建商融資管道受阻,民眾購屋意願也跌至歷史低點。
買房,到底該怎麼選?
既然市場充滿變數,那麼,現在進場買房,到底該怎麼選?曾敬德建議,盡量挑選「別人也會想要的房子」,例如交通建設旁、成熟商圈、精華區、好一點的重劃區等等,並且控制總價。簡單來說,就是要買保值的物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振房市,中國開始推出「房地產超市」,讓消費者可以在線上或線下平台看房。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資訊透明、減少資訊不對稱的風險。
總之,現在的房市就像一場複雜的牌局,各方勢力都在角力。央行的按兵不動,或許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時機,或許是為了避免過度干預市場。但無論如何,對於購房者來說,保持理性、做好功課,才是最重要的。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更要謹慎評估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