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影片編輯、輸出、甚至播放舊DVD時,你是否曾遇過「畫面變形」、「不能播放」、「顏色怪怪的」的問題?其實,這些很可能跟你選錯了影像制式(NTSC / PAL)有關!
今天就來一次搞懂這兩個影像格式的差別、使用範圍、選擇指南,以及如何修復無法播放的影片。

一、NTSC 和 PAL 是什麼?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與 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是兩種不同的電視與影片編碼制式,起源於類比時代,主要用於電視廣播、攝影機錄影、DVD製作等場景。儘管現在大多使用數位格式,但這兩種制式仍然在某些情況下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跨國影片輸出、舊影片轉檔、特定播放設備等領域。
二、NTSC 與 PAL 的差別總整理

三、這兩種格式要怎麼選?
適合用 NTSC 的情況:
- 在台灣、日本、美國播放影片
- 使用 60Hz 電視或投影設備
- 要製作美版DVD、舊VHS轉數位
適合用 PAL 的情況:
- 發送影片到中國、歐洲地區
- 用 50Hz 系統或歐規DVD播放機
- 攝影作品需要 PAL 格式交付
四、現在還需要管 NTSC / PAL 嗎?
隨著數位化普及,YouTube、手機拍攝、MP4格式的普遍使用,NTSC與PAL的界線逐漸模糊。
但如果你有以下需求,仍要注意:
·跨國影片輸出、行銷影片送審
·DVD燒錄、舊錄影帶數位化
·要對應特定國家的電視播放規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