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偶然在網上看到「10 本有錢人書架上都有的書」一文,點進去看,第一本在我的待購清單之列,再往下滑....嗯,有本上次我在貴婦家看到了。認可,這篇是真的。(笑)
💰這 10 本有錢人書架上都有的書,沒有在社群上大肆分享,卻可能改變每個讀過的人
💰IG原文:10 Underground Books Billionaires Don’t Talk About
融進生活的態度
前幾陣子去貴婦家。喝著她新買的30萬咖啡機泡的咖啡,討論要如何改櫃子以便能擺下多到更衣室也不夠擺的愛馬仕包,聽她先生說最近迷上公路車,朋友買的一台都要價30-40萬的生活雜事......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我認識她約七年的時間裡,從她身上學到更多的是態度與腦袋裡的東西。
那天聊到男孩的成長、德國景氣下跌、投資加拿大房市比台灣更好......然後在確認是否有滲水出浴室時,我的眼角餘光看到臥室化妝桌旁那本很厚的書-《反脆弱》。
我問道,這本是你在看的嗎?她說「是啊,這本有點難,但寫的蠻好。」
貴婦的書,我回家後就想下單,卻怎麼也想不起書名,最後把「反」記成了「逆」,買成了這幾年也十分暢銷的《逆思維》,書到貨後拿在手上想著這太薄了!!!我一定買錯了!😂慶幸的是,後續去施工處理浴室滲水的問題時,我再次仔細地確認了書名~(可不能買錯兩次!)
於是我們正好可以趁機比較這兩本書厚度的差異⇛
- 《反脆弱》規格:平裝 / 67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3.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逆思維》,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我想起《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裡,有個章節寫的便是「有錢人選讀難讀的書」。
《逆思維》在各銷售排行上都名列前茅,擁有好成績,但相較之下《反脆弱》卻沒有那麼多頭銜。因為我並沒有兩本都看過,所以不好對內容直接下評斷,不過確實當我看到《反脆弱》的書籍厚度時,瞬間有些卻步的感覺....

每個人對於豐盛及幸福的定義不一樣。比起財富的多寡,他們腦袋裡的東西我覺得更值得一學。那些他們如何面對人生、形成三觀、行事作風、與人相處等的部份,其實我更感興趣。
而恰巧在這幾年為他們將新、舊家及辦公室都裝潢好的契機下,也圓了我的好奇心,看到部分他們櫃上的書籍。
創一代的書櫃
關於貴婦的公公,要整修老房、拆除舊裝修前,他正好回台,我便有機會和他暢聊。
聊天對於瞭解客戶的喜惡還有生活作息等十分有幫助,也能藉此更親近對方內心。而比起書籍,我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當天他開著筆記型電腦,正在觀看YouTube。當話題聊開時,他興奮地一連跟我分享了好幾個英語學習頻道!英語學習!!!他已80歲左右,且長居國外多年,卻還孜孜不倦地在學習英語!!!

老房整修完畢後,我看到了他留在臥室的幾本書,便忍不住想拍下來,想知道像這樣勤勤懇懇又十分溫和有禮的老先生,在那些日子裡曾經看些什麼來充實自我。
辦公室的書櫃
在裝修老房時,我也時常會去旁邊辦公室穿梭,偶爾順便處理辦公室裝修後出現的小問題。本來就愛看書的我,看到老闆的書櫃裡放了幾本書,忍不住又好奇接手現在公司的先生會看些什麼呢?又或者,是在辦公室裡擺什麼呢?(笑)

家中的書櫃
後續去新家做浴室滲水維修時,想確認那本記錯的書的書名,正好看到貴婦擺在餐桌後矮櫃裡的一排書,我便也想記錄下來。看看除了《反脆弱》外,還有些什麼值得我注意的好書。
習慣斷捨離的她,我想並不會擺過多多餘的書籍在家裡,放在這裡的應該是近期她覺得值得一看的書籍。撇去一旁育兒的類別(畢竟我們兩孩子年紀差距應該有10歲),集中地紀錄下中間段的藏書。
雖說家中藏書與先生擺在辦公室的書籍稍有些不一樣,和創一代選擇的類型也不同。但相同的部分是,都同樣關心育兒及親子關係。教育,對於他們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總體來說,你會發現他們書櫃裡並不只是擺滿投資理財的相關書籍,而更多是如何思考、溝通/談判和調適心理。且「這 10 本有錢人書架上都有的書,沒有在社群上大肆分享,卻可能改變每個讀過的人」一文中,我們能看到除了商業書籍外,還有含括社會、人文、歷史等其他面向。
蒙格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多元心智模型」的思考方式:做出好決策不能只靠單一學科,而是要結合數學、心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形成一張交錯的「知識網」。
Sylvia寫在最後
其實早前住在大陸時也看過一些台商老闆的書櫃。而當時看到的書籍,印象中都是孫子兵法與歷史類為主。
現在想起來,除了年代外,其實應也與國情偏好有關,畢竟當時這些台商是在大陸駐廠。這從每年年底兩岸的暢銷排行榜便可看出,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不同文化氛圍下,喜好的事物也會有所不同。即使到現在,小紅書上大陸年輕一輩在商業推薦書籍開始接軌國際,但歷史類、《孫子兵法》與《毛澤東選集》,還是會看到仍舊有不少人推薦。
所以有錢人與窮人的差距除了財富之外,更多是認知、學問與態度、行動。
不禁想起幾位友人。想賺錢但不停改變方向並抹殺自己的認知、欲表現但不懂得經營推銷、不停往上連結人脈但卻沒有足夠的視野及國際觀....
人生從來都不簡單。小時學習了一般知識,在成長及就業後需累積專業知識(專才),想擴展人生及事業則需再加強融合知識(通才),而實際執行還得要有經驗知識。(詳細可參考《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專心一意地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固然很美好,但若你聽過「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時,那麼就該理解你必須在腦中累積足夠判斷的智慧,然後再加上一些運氣,才可能做出更好、更全面的選擇。
喔~太嚴肅了,說點輕鬆的~
那天咖啡機旁邊擺了一個以玫瑰金色裝飾邊緣的時鐘,貴婦讓我猜多少錢?而她既然開口了,又一臉小得意的樣子,我想總不可能讓我往貴的猜。
於是我說...「500塊?」
她笑著說,「你太看得起我了😆。是199。」
嗯,沒錯了,這是我可愛的寶藏客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