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說:「我不喜歡媽媽!」,我的心碎了…媽媽的無聲付出與教養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上起床,我準備幫小步換尿布,她卻突然抬頭看著我,說了一句:「我不喜歡媽媽,我喜歡爸爸。」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我的心像被什麼輕輕地刺了一下。

我勉強自己不動聲色地說:「那妳去找爸爸換尿布啊!」小步毫不猶豫地回了句:「好~~」,接著就拿著尿布跑去把還在睡覺的爸爸叫醒。
我愣了一下,有些心酸,卻還是默默走進廚房開始準備早餐。

沒過多久,小步又跑來找我說話;我卻有點意氣用事地說:「我不要理妳了,反正妳又不喜歡媽媽,妳去找爸爸啊!」說完這句話,我馬上就後悔了。
為什麼我要跟一個2歲孩子這麼認真?她不過是說出當下的想法,為什麼我卻覺得那麼受傷?

也許,這不是第一次累積的情緒爆發,而是一個累積很久、沒人看見的疲憊。

我是那個盡量每天煮三餐、就算外食也會挑選沒有太多添加物的食物、盯著作息表堅持孩子九點以前上床的媽媽。 我嚴格,不是因為喜歡控制,而是因為我太在乎,太希望孩子好。
但步爸不一樣,他給的自由很多,也沒那麼多的原則。甜的、冰的、炸的、各種添加物的、不健康的,他自己很愛吃,孩子常常看到他在吃也想吃,他就會給。
晚上九點、十點,小步還精神百倍,他也會放任她繼續玩到十一、十二點,常常在一旁邊滑手機邊放任她玩。他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他總是先顧自己的節奏和需求。而我,是那個想著「孩子現在該吃什麼、該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那個人。

我堅持健康原則、守護她的作息、注重她的安全,這些努力是無聲的;但份量卻很沉重,孩子常常抗拒,我也因此常常被當成「壞媽媽」。
我不是因為那一句話受傷,而是因為那一刻讓我覺得,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好像被忽略了。

我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太嚴格了?是不是不夠有彈性?
當一個人必須同時扮演「有愛的陪伴者」與「堅定的守護者」,要怎麼永遠都溫柔呢?
也許我該學著,不把孩子的一句話當成對我的否定。
她只是還小,還不懂媽媽的愛,常常是藏在堅持與拒絕裡的。
她還不懂,媽媽總是那個在身後默默撐著的人。

但我想,總有一天她會知道的。
而我,也會繼續練習,溫柔地放過自己一點。

raw-image

你曾經也有過「一句話就被刺傷」的時刻嗎?
留言和我說說你的故事吧!讓我知道,這份愛的辛苦,並不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小步前行日子
16會員
57內容數
每一小步,走自己的路。 每一小步,寫一篇記錄。
2025/06/24
從「我要穿這個!」到「我現在不想吃飯」。步媽發現:「這不是任性,而是小步正在探索自己的主權。」
Thumbnail
2025/06/24
從「我要穿這個!」到「我現在不想吃飯」。步媽發現:「這不是任性,而是小步正在探索自己的主權。」
Thumbnail
2025/06/23
昨天帶小步去上親子手作蛋塔課程,小步很堅持要自己倒原料,一直不肯放手讓大人教她怎麼做。 當下我有點受傷,覺得她不領情。 但靜下來後我想—— 是我太急著「教」,忘了她已經在「走」。 我們常常以為孩子需要被指引、被糾正、被引導,可是有些孩子,只需要被相信。 被相信,她會找到自己的路; 被
Thumbnail
2025/06/23
昨天帶小步去上親子手作蛋塔課程,小步很堅持要自己倒原料,一直不肯放手讓大人教她怎麼做。 當下我有點受傷,覺得她不領情。 但靜下來後我想—— 是我太急著「教」,忘了她已經在「走」。 我們常常以為孩子需要被指引、被糾正、被引導,可是有些孩子,只需要被相信。 被相信,她會找到自己的路; 被
Thumbnail
2025/06/22
情緒,不是錯。 它只是還沒走完一段路。
Thumbnail
2025/06/22
情緒,不是錯。 它只是還沒走完一段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