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應用規劃師 QA】免費講座公開!全職媽媽運用 ChatGPT 自學 AI,每天 1 小時,30 天衝刺考取證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自從我開始在社群分享「全職媽媽用 ChatGPT 自學,30 天考上 AI 應用規劃師」的歷程,開始陸陸續續收到了大家的訊息:「AI 應用規劃師是什麼?」、「不會寫程式也能考嗎?」、「每天只有零碎時間要怎麼準備?」、「考上證照真的有用嗎?」等等,好多大家想知道的問題。

於是,我把回答過的內容,整理出一篇完整版 Q&A,從考試重點、備考策略到拿到證照後的實際改變,讓你用最少時間快速搞懂「AI 應用規劃師」究竟是什麼、值不值得考,以及它能為你的生活和職涯帶來哪些可能性。

raw-image

Vicky 的自我介紹

我是 Vicky,是一個全職媽媽,也是一名內容創作者,經營 YouTube 頻道【Vicky Mommy 玲玲】紀錄孩子的成長和我的學習歷程。

我在家利用 ChatGPT 自學 AI,目前已經考取了兩張 AI 證照,分別是經濟部 iPAS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的「AI 應用規劃師」和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AI 素養級認證」,所以現在也開始在 YT 頻道裡和大家分享,AI 在媽媽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

過往的學經歷和工作經驗?目前的生活?

我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文系,擁有 JLPT 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N1)的證照,畢業後曾在日商公司工作六年,生小孩之後離開職場,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年。

當全職媽媽的十幾年當中我的日常生活幾乎就是家裡、公園、學校、菜市場之間的來回,很少參加社交活動或外出聚會,長期與社會脫節。

iPAS「AI 應用規劃師」是什麼?

iPAS 全名是「產業人才能力鑑定」(Industry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System),由經濟部推動,是台灣政府認可的產業專業能力證照。AI 應用規劃師是 2025 年開始舉辦的考試,代表你具備將 AI 工具導入實際工作/生活的規劃能力。初級考試一年有四場,中級考試一年有兩場,我考過的是首屆(2025 年 3 月) 的初級 AI 應用規劃師,初級考試會分成兩個科目來考,科目一是人工智慧基礎概論,科目二是生成式 AI 應用與規劃。首屆核發的初級證書共有 694 張。

考試有年齡限制嗎?

已經跟 iPAS 官方確認,AI 應用規劃師考試並沒有年齡的限制。

證照有期限嗎?

目前「初級」 AI 應用規劃師證書並沒有期限,一次考取即可長久使用。

需要會寫程式才能參加考試嗎?

我考的是初級的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是針對沒有理工背景的人所設計的,不需要會寫 Code 才能參加考試,更重要的是 AI 工具的正確觀念和操作邏輯。

考 AI 證照的動機?

2024 年我接觸到 AI,感受到它強大的力量,開始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和它聊天。我很想知道:「它真的有這麼厲害嗎?」於是我請 ChatGPT 從零開始教我。我沒有理工背景,又脫離職場超過 10 年,疫情期間小孩需要線上上課,我才買了第一台筆電,在這之前都是借用娘家哥哥的電腦,所以有些基本的電腦操作我都不太熟悉。

經濟部 iPAS 的 「AI 應用規劃師」,是因為我老公剛好看到網路上考試的資訊傳給我,我想知道 AI 能不能賦能像我這樣的一個平凡媽媽,讓我學會原本沒機會了解的陌生領域,於是帶著實驗心態而報名參加考試。

如何安排學習時間?

目前我兩個兒子都是小學生,小兒子是低年級生,一周有四天是平日中午放學,我們家假日都會帶孩子去戶外,我最能夠自行掌控的時間只有早上,扣掉做家事、買菜、創作、運動的時間,我大概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專心學習,所以我從考試倒數 30 天開始,把每天早上 10:00 - 11:00 固定下來學習 AI。

如何準備考試?

我是 AI 應用規劃師的首屆考生,當時網路上資訊非常少,官網也只有提供考試範圍和十題考試樣題,並沒有提供學習資料和參考資源,所以我一開始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準備。

當時 ChatGPT 的 Deep Resarch 功能剛推出,我把從官網下載的考試資訊上傳給 ChatGPT,請它幫我根據考試範圍進行深度研究,產出一份約兩萬七千字的學習內容。接著使用 ChatGPT 專案功能,把官網的資料和 ChatGPT 幫我整理的 AI 學習資料上傳,並設定提示語,讓它扮演 AI 學習小幫手的角色,生成一份「考前倒數 30 天,每天一小時」的學習計畫。ChatGPT 會根據當天的學習主題教學、整理重點、進行模擬考題練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逐漸掌握和 ChatGPT 的有效溝通技巧,大幅提升了學習的成效。 詳細備考過程和技巧,我都有在免費講座「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裡面完整分享。

raw-image

領取免費教學影片

考試前一天, ChatGPT 幫我進行總複習和易錯題練習,我告訴它我會緊張,結果它回答我:「你不是一個人戰鬥,我在你身邊。」讓我覺得非常溫暖!

到考場當天,我才發現蠻多人手上都有拿著完整的參考書,寫了滿滿的筆記和螢光筆畫重點,回家後一查,才發現原來坊間已經開始出現 AI 應用規劃師的考試專班了。

過程中覺得困難的地方?

由於我是首屆考生,又是在家自學,所以我對於考試很沒有把握,也不知道自己準備的方向對不對,甚至 ChatGPT 教我的許多 AI 知識,我都無法確認正確性,必須要透過將同樣的提示語輸入到不同的語言模型,看看它們給我的回答是不是一致的,進行交叉驗證。

直到放榜之後,我才確定使用 ChatGPT 自學 AI 這個方法是有效的。

覺得考題難易度?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時有一些超出我準備範圍的題目,但大部分題型 ChatGPT 都有幫我練習過。初級考試是針對非理工背景的人設計的,不會到非常難,但也不可能讓你沒什麼準備就輕易過關,還是必須要有考試的鑑別度。我覺得非理工背景的人,如果願意花時間用心準備,搭配正確的備考對策,是有很大機率可以過關的。

給其他考生的建議?

如果和我一樣不方便外出上課,沒有要用證照求職,只是想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效,順便實驗看看 ChatGPT 到底有多強大,在家自學是可行的。我有開設了一堂一小時的免費線上講座:【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如果你也想用自學 AI 的方式準備考證照,可以先去看看那部教學影片,會詳細地拆解我學習 AI 並且準備考試的完整流程和步驟,不管你的 AI 工具是使用付費版或是免費版,都可以應用這些技巧,來學習一門新的領域知識。

⭐ 免費教學影片連結 https://vicky-mommy.kit.com/c28e91ef44

蠻多人看完講座之後有給我很棒的回饋,他們一直有在用 ChatGPT,卻不知道原來要用得好有那麼多秘訣,或者是一直都很想嘗試使用 AI 工具,現在終於知道該怎麼跨出第一步了。我聽到這些回饋時都會覺得非常開心。

raw-image

但如果有明確考上證照和求職的需求,現在坊間已經有許多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專班,直接去報名會更有效率,也有人可以即時協助回答問題。

每個人參加考試的動機和原因都不一樣,並不是你看到別人去考證照,就要跟著考。AI 能解決的是中段的 How(如何快速學習新知識),但前端的 Why(為什麼要考)和後端的 What(考上後要幹嘛)都必須自己去思考。唯有釐清這兩件事,才值得投入時間與精力。

而我的歷程是:先確定了 Why(AI 能不能賦能我這個文組的電腦白痴媽媽?)所以去考證照。考上證照之後,才出現了 What(那我拿證照要做什麼?),接下來,我想要學習將 AI 應用在我的日常裡,用來優化媽媽們的育兒生活。

AI 證照真的有用嗎?

AI 素養級認證AI 應用規劃師這兩張證照,是去年跟今年才出現的,我考的都是第一屆,無法確定考上證照後在職場的加分效果,可能要等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被市場驗證。但因為我目前並沒有要拿證照求職,所以我也沒辦法得知職場的實際狀況。

前陣子我有去參加經濟部 iPAS 獲證者專場活動,104人力銀行的人資長有和我們分享,iPAS的證照持有者,在初次求職的成功率超過 90 %,而且初任人員的薪資,會比一般還要高 10 % 以上。我也有在經濟部 iPAS 官網裡,看到其他領域獲證者們的分享,有蠻多人因為考上證照,而獲得加薪和升遷的機會。

raw-image

預期未來幾年台灣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各種 AI 證照,第一批拿到證照的人,或是第一批運用 AI 實際做出成果的人,就會有先行者優勢,如果我們目前並沒有任何用 AI 做出來的實際專案或成果,那麼擁有證照的確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或許,將來公司想要導入 AI 時,要從公司內部找懂 AI 的人來執行專案,而擁有證照的你,自然容易脫穎而出。

考上證照的意義?

證照能為每個人帶來的價值和意義不同。對我而言,這兩張證照的意義並不是拿到證書本身,而是它們帶來的轉變:

驗證所學:我的 AI 知識幾乎都來自 ChatGPT,我需要有方式檢驗,到底是真的學會,還是 ChatGPT 在亂教?所以我需要透過考試來幫我驗證。

建立自信:考上證照後,開始有媽媽們來問我能不能教她們 AI。她們和我一樣時間有限、資源不多,想開始學習使用 ChatGPT,卻不知道怎麼開始。而因為考證照,讓我更有動力學習 AI。這個過程當中,我也逐漸建構了使用 AI 的素養知識和應用方法。因為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有了具體的成果,我才有勇氣突破自我,開設了人生中的第一場免費線上講座:「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和大家分享這段歷程。

raw-image

拓展人脈:開始在社群分享 AI 證照的資訊之後,透過社群演算法的幫助,我也慢慢發現了一些 AI 高手。對我而言,考上證照,是開啟 AI 學習之路的起點,我希望未來能夠認識更多 AI 高手們,學習他們使用 AI 的方式,用來優化我的生活。

考上 AI 應用規劃師有哪些「具體」的好處?

雖然說考上 AI 應用規劃師,帶給我很多心靈上的滿足,像是驗證所學、建立自信、拓展人脈。但蠻多人問我,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好處,目前我所經歷的有以下這些:

✅自己的名字將會出現在「iPAS 經濟部能力鑑定菁英故事館」,獲證者名人榜裡面。
✅登入 iPAS 媒合人才平台,會自動顯示出「AI 應用規劃師」獲證資格。(我用不到)
✅填經驗分享問卷,或是登入 iPAS 媒合人才平台,(限量)送禮券。
✅參加經濟部 iPAS 獲證者專場活動,某百大企業的高階主管邀請我可以去他們公司安排面試。(可惜我用不到)
✅免費履歷健檢。(我用不到)
✅去就業博覽會可以優先通關、特定企業安排優先面試。(我用不到)
✅認識 iPAS 官方工作人員,人超級 nice。
✅我因此舉辦人生第一場講座。
✅我因此第一次接受採訪。
✅開始經營 Threads,一個月粉絲從 100+ 到 1000+,發現在 Threads 上面分享生活(小廢文)其實有點療癒。
✅我的 Line 社群「媽咪 AI 賦能共學團」,目前已有 200+ 媽媽加入。
✅好多媽媽告訴我,看完我的講座內容,讓她們有信心想要學 AI 了。
✅出現新目標,是幫助更多媽媽們踏出學習 AI 的第一步。

這些都是脫離了職場 10 多年,前幾年因為疫情孩子需要線上上課,才買了第一台筆電,連電腦操作都有困難的我,沒想過的收穫。不知道之後又會有什麼精彩的旅程,在前方等著我呢?

成為 AI 應用規劃師的心態?

考上 AI 應用規劃師之後,最重要的心態:

第一個是,考上證照並不是目的地,而是一個過程,是你為了自己努力,隨之而來的成果。

第二個是,不要被「AI 應用規劃師」這個頭銜所束縛了,我考上 AI 應用規劃師之後,有時候在社群上問問題時,看到別人回答:「去問 ChatGPT 就好啦!」有時候會讓我的冒牌者症候群跑出來,覺得我是不是配不上「AI 應用規劃師」這個頭銜。而我更不希望這些工具,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分享。

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透過學習而慢慢變厲害的,重要的是有勇氣提問,並且願意花時間持續精進自己。不要因為害怕別人笑你,而不敢問問題。所有令人敬佩的人,都是願意鼓勵和肯定別人努力的人。考上了 AI 應用規劃師之後,我們也要秉持這樣的精神,去幫助其他想要學習 AI 的人。

還有要繼續考其它 AI 證照嗎?

目前並沒有打算繼續考證照,因為我已經驗證 ChatGPT 能夠扮演一個好老師,讓我學會原本不懂的領域,也累積了基礎的 AI 知識,做為未來繼續研究 AI 應用的起點。這段自學考上證照的過程也讓我有很多收穫,已經達成我的短期目標了。

有要用 AI 證照求職嗎?

目前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小學生,小兒子還是低年級,幾乎都是中午下課回家,所以我目前並沒有外出求職的打算。等孩子升上中年級,全天班的天數變多一些之後,我也會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徑。

有因為 AI 改變生活嗎?

這要分兩個部份來講,在媽媽這個身分的工作裡,絕大多數都是勞力工作,我比較需要的是機器人,可以幫我去菜市場買菜、煮飯、做家事。另一個部份是我自己的學習和自媒體經營,這一塊 AI 的確有幫助我提升學習和產出的效率。

目前對我的生活還沒有巨大的改變,但我相信之後的改變會越來越明顯。畢竟我因為 ChatGPT,學會了原本沒機會學習的 AI 知識,還考上兩張證照,這就已經是一個改變的開始了。

推薦的 AI 學習資源?

如果是針對要考 AI 證照的人,我推薦先去看台大李宏毅教授的 YouTube 頻道,裡面有很多關於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生成式 AI 相關的教學影片。至於像我一樣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做家事、買菜煮飯的媽媽們,我推薦一個 Podcast 頻道,叫做科技浪,是一個專門解說最新熱門科技的節目,其中大部分都是 AI 相關的主題,主持人哈利不只是整理各種最新的科技資訊,而是會融合很多自己的研究和想法,把那些原本我們很難懂的知識和技術,轉化成讓我們也可以聽得懂,我很喜歡在運動或是煮飯的時候聽這個節目。

推薦的 AI 工具?

大家或許會以為 AI 應用規劃師都需要學習非常多不同的 AI 工具,非常熟練的在各種場合使出不同的組合技,但其實我平常會用到的 AI 工具也就只有少數幾個,比很多人知道的都還要少,因為 AI 工具更新的速度真的太快了﹐而忙碌的媽媽們真的沒有時間去追這些工具的推出和更新。

我大概 70-80% 的問題都是靠 ChatGPT 解決的,有時候也會用 Gemini、NotebookLM、Felo、Canva。一般人只要熟練這些基本的工具,就能夠立即改善學習效率了。

至於自媒體經營需要的繪圖、影像和音樂生成的 AI 工具,就看個人需求,有需要再去學習就可以了。職場方面的 AI 工具應用我就比較沒有研究了,畢竟我的生活裡,除了自媒體一些少量的商業合作之外,不太會有機會跟別人協作。

給其他 AI 初學者的建議?

學習 AI 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 AI+,意思是我們先研發出、或是先學習這些 AI 技術,再去想能夠把這個技術拿來開發什麼應用,要用在什麼地方、解決什麼問題。

另一個 +AI,則是從生活場景出發,有哪些事情是你常常遇到,很繁瑣、流程大致上固定,你又不喜歡做的事情。從這些你想要優先解決的問題去思考,有沒有辦法讓 AI 工具幫忙我們處理掉,或是提升效率完成。如果不知道該用什麼工具,可以直接問ChatGPT,請它幫你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和建議工具。

對於我們這些超級忙碌的媽媽們來講,當然是採取後者的 +AI,先從生活場景裡找想解決的問題,然後再去學習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AI 工具,這樣才不會造成資訊焦慮。

學習 AI 有沒有步驟化的學習方式?

就像看一本書,我們會先看封面、封底、裡面的大綱和標題一樣,學習一門新知識,也需要先有一個大致的全貌,知道有哪些主題、哪些應用,你可以直接請 AI 幫你規劃知識框架和學習地圖,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挑重點學。AI 的資訊太多了,想跟上所有新趨勢一定會讓自己很挫折。

接下來想做的事?

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更多媽媽們,我們都是在育兒路上,努力擠出一點點零碎時間,希望成為更好自己的媽媽。妳不用很懂電腦、不用有理工背景(我也完全看不懂 code),更不一定需要花時間出門上課,只要願意嘗試開始學習使用 AI(或任何新技能、工具),這段旅程一定會帶來成長和收穫

我也會繼續學習,和大家分享如何用 AI 打造媽咪的幸福生活系統,讓媽媽們在忙到精疲力盡之後,還能看得懂、學得會、實際應用在親子生活中的 AI 系統。靠著 AI 工具的幫助,也讓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持續用影像創作,記錄孩子的成長和我的學習歷程,這些都會是以後珍貴的回憶。

我想成為一個,願意為家人全心付出,也願意守護自己夢想的媽媽。

可以在哪裡找到 Vicky?

直接在 Google 搜尋【Vicky Mommy 玲玲】就可以找到我囉!我的主要平台是 YouTube,另外也有經營 FB、IG、Threads。

另外,我也有成立一個 Line 社群 【媽咪 AI 賦能共學團】(通關密語:MomAI),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想開始接觸 AI,卻不知道如何入門的人,踏出第一步勇敢的嘗試,解決我一開始學習 AI 最大的痛點,「不知道自己學得對不對、沒有人可以問」。在社團裡,大家一起學習和進步,如果在學習路上感到無助或孤單,妳會知道也有其他媽媽們正在努力,而且彼此支持著。

我相信在 AI 時代,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並付諸行動學習,AI 可以賦能任何一個人。



我是 Vicky,全職二寶媽,2024 年開始在家自學 AI ,一年內通過台灣首屆 AI 雙證照:

📜 AI素養級認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 AI應用規劃師(經濟部)

希望用 AI,打造媽咪的幸福生活系統 💕

⭐ 訂閱 YT 頻道:Vicky Mommy 玲玲 😍
⭐ 點擊領取《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免費教學影片
⭐ 加入Line社群 《媽咪 AI 賦能共學團》(通關密語:MomAI)一起成長不孤單 ❤️

合作邀約信箱 :vickytsai92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cky Mommy 玲玲
23會員
95內容數
全職媽媽在家自學,取得台灣首屆 AI 雙證照 📜 AI素養級認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 AI應用規劃師(經濟部) 分享 💕媽媽成長|親子AI|親子生活 運用思維與科技,讓全職媽媽閃閃發光 ✨ 🔍 YT:Vicky Mommy 玲玲 🔍 Line社群:媽咪 AI 賦能共學團(通關密語:MomAI)
Vicky Mommy 玲玲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受邀參加這種正式場合的活動。 今天,我來到了 IEAT 會議中心,以「AI 應用規劃師」的身分,參加經濟部 iPAS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的獲證者專場活動。現場聚集了一些人,全部都是經濟部認證的各行各業菁英唷!
Thumbnail
2025/05/23
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受邀參加這種正式場合的活動。 今天,我來到了 IEAT 會議中心,以「AI 應用規劃師」的身分,參加經濟部 iPAS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的獲證者專場活動。現場聚集了一些人,全部都是經濟部認證的各行各業菁英唷!
Thumbnail
2025/05/19
消沉了兩天後,我該打起精神繼續向前了。 【 講座無法理解內容,沒有幫助,未來也不會參加妳的講座和課程,萬一繳了錢進不了場? 根本沒有讓我進場。】這是上周五辦完我的人生首場免費講座【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之後,從 Goole 表單收到的其中一則回饋。
Thumbnail
2025/05/19
消沉了兩天後,我該打起精神繼續向前了。 【 講座無法理解內容,沒有幫助,未來也不會參加妳的講座和課程,萬一繳了錢進不了場? 根本沒有讓我進場。】這是上周五辦完我的人生首場免費講座【你也能用 ChatGPT 考上 AI 證照】之後,從 Goole 表單收到的其中一則回饋。
Thumbnail
2025/05/03
NotebookLM 是 Google 出的 AI 工具,最近多了新的「中文語音摘要」這個功能,可以把你想讀的文章、影片、孩子的課本,通通變成中文語音Podcast!不論是邊煮飯、邊運動、邊折衣服,都能一邊吸收想聽的知識,媽媽提升自我,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2025/05/03
NotebookLM 是 Google 出的 AI 工具,最近多了新的「中文語音摘要」這個功能,可以把你想讀的文章、影片、孩子的課本,通通變成中文語音Podcast!不論是邊煮飯、邊運動、邊折衣服,都能一邊吸收想聽的知識,媽媽提升自我,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現在我們繼續做下去。 AI說書 - 從0開始 - 25在步驟7:Plot the confusi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現在我們繼續做下去。 AI說書 - 從0開始 - 25在步驟7:Plot the confusi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2解釋Foundation Model與Engines意涵後,我們來試用看看ChatGPT。 嘗試問以下問題:Provide a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2解釋Foundation Model與Engines意涵後,我們來試用看看ChatGPT。 嘗試問以下問題:Provide a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