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創價,就等著過期:職涯中的保鮮期提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位朋友,職涯一路都很漂亮。

從大學畢業後,他就加入了外商,專注在食物、零食、餐飲連鎖的品牌行銷,待的每一家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你說他沒有成績?他把產品賣進市場、打進消費者的心智,換過幾家公司,頭銜也愈換愈大。

直到某一天,他累了。零售業的節奏不是每個人都能一輩子跟得上。每日每夜的加班、每週都在滾動的業績壓力,讓他決定給自己一段 gap year,不為逃避,而是讓自己有空間問:「我接下來,想做什麼?」

這一年的放飛,讓他接觸了各種活動、社群、人脈,也重新看見自己其實熱愛「幫助品牌走出國際」這件事。這是他在外商多年養成的視野,也是一份藏在心底的願景。

後來,他進了一家台灣本土品牌,一家有機的頭髮護理產品公司,老闆看中他的外商資歷,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職稱,也期待他能帶領這個品牌走出台灣。

但真正進去之後,他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表現價值前,你要先「創價」

是否帶著外商的光環進去,就能馬上發光?錯了。他先面對到的,是沒有SOP、沒有資料系統、沒有產品編碼邏輯、沒有人手的現實。

過去他在外商學到的一切,在這裡變成「要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東西」。

很多人等著看他表現,卻沒人真正伸出手幫忙。他苦笑地說:「我根本像在荒地上搭帳篷,還要自己去種樹搭涼亭。」

他開始重整產品資料、重新撰寫品牌tone調、建立產品USP,連網站內容都重寫了一輪。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看到業績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是必要的基本功。你沒把基底做好,再漂亮的包裝也撐不久。


職涯裡最危險的,是忘記你原來會什麼

我們聊到這裡時,我問他:「你是不是有點慌了?」

他靜了一下,才點頭。

我說:「你花那麼多時間在補別人的洞、蓋還沒起的牆,結果你真正的價值,還沒人看到。你還記得老闆找你來,是要你做什麼嗎?」

這是一句提醒,也是一記輕柔的警鐘,當你長期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很容易忘記你其實擅長什麼。

你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夠好?」


但其實,你只是站錯了舞台、錯用了時間。



你要在還有保鮮期的時候,創造價值給別人看

尤其是在你剛進一家公司時,那幾個月是你保鮮期。一旦過了這個時機點,你的閃光點、被看見的機會,就會被習以為常、被預設成背景音

什麼意思?

你就像一顆酪梨,剛進公司那幾個月是最能捏出成果的時候。捏太慢,過熟;捏太快,還生;沒人捏,就發黑。

不是說你會壞掉,而是你在一個地方的價值有時效性。老闆給你舞台,不是無止盡的等待;市場給你關注,也會有冷掉的一天。

如果你沒有在關鍵時間讓人看到你的價值,你的存在感會開始變得「可有可無」。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職場的現實。

所以我們一起列了幾件事:

  • 什麼是你現在還在補的基本建設?
  • 哪些事情,是你真正想做、也能做出影響力的?
  • 你要給自己多久的時間,如果事情沒起飛,你願不願意再等一次?還是你要轉身?

我請他誠實問自己:「你還願意為這個品牌賭上你的才華嗎?你想被人看見的價值,會在這裡被放對位置嗎?」


職涯不是看你會什麼,而是你有沒有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把它讓對的人看到。

如果你還在等待被賞識,問問自己: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不是正在創造我想要被看見的價值?


還是我只是埋頭補洞,然後期待別人某天會突然發現我很棒?


記住~你要創價,別人才看得見你的價值。

而你要趁還有「保鮮期」,讓自己好吃得剛剛好。


別讓你的價值,長期擺在你最不擅長的地方發酵。那不是修煉,那是慢性自廢武功。

找回你最擅長、最熱情、最有感的那個區塊,在那裡「創價」,在那裡被看見。趁還有新鮮度的時候,讓世界知道你不是來填坑的,是來開疆拓土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9會員
13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6/29
端午連假那天,我主持了一場給工作十年以上職場工作者的《職場資源盤點工作坊》,目的是讓大家看看,走了這麼久的職涯路,到底手上握著哪些資源?有哪些是我們從來沒注意過,但其實早已是自己招牌能力的一部分?在那裡,我遇到了一位讓我印象挺深刻的朋友。
2025/06/29
端午連假那天,我主持了一場給工作十年以上職場工作者的《職場資源盤點工作坊》,目的是讓大家看看,走了這麼久的職涯路,到底手上握著哪些資源?有哪些是我們從來沒注意過,但其實早已是自己招牌能力的一部分?在那裡,我遇到了一位讓我印象挺深刻的朋友。
2025/06/29
「有些轉職不是因為做不好,而是因為靈魂在呼喚一個更適合的位置。」
2025/06/29
「有些轉職不是因為做不好,而是因為靈魂在呼喚一個更適合的位置。」
2025/06/29
<他本來不說話,後來眼睛亮了> 那天,是我第一次進行「三對三職涯對話實驗室」的初場試驗。 其中有一位朋友,讓我印象深刻。他一開始非常安靜,不多話,也沒有太多表情。他選擇在這個陌生的場域中,先做一位觀察者,而非參與者。 他說自己是個不喜歡爭功的人,
2025/06/29
<他本來不說話,後來眼睛亮了> 那天,是我第一次進行「三對三職涯對話實驗室」的初場試驗。 其中有一位朋友,讓我印象深刻。他一開始非常安靜,不多話,也沒有太多表情。他選擇在這個陌生的場域中,先做一位觀察者,而非參與者。 他說自己是個不喜歡爭功的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再來打工的系列的第三張,打工有分短期打工,可能工作的時間大概最短不會超過一個月,最長不會超過半年,長期性打工,也就是長度差不多在一年左左右右,最短在一年,那極短打工,就是可能在一個禮拜,甚至一兩天的這種打工,通常都是不可預期的,而且地點都很突然,但是價格都很豐厚, 應該算有在RP G遊戲裡面的零食
Thumbnail
再來打工的系列的第三張,打工有分短期打工,可能工作的時間大概最短不會超過一個月,最長不會超過半年,長期性打工,也就是長度差不多在一年左左右右,最短在一年,那極短打工,就是可能在一個禮拜,甚至一兩天的這種打工,通常都是不可預期的,而且地點都很突然,但是價格都很豐厚, 應該算有在RP G遊戲裡面的零食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職場是每個人都會必經的一條路,人來人往的人流,離職與在職都是我們會經歷的過程,但這對於重感情的人或是迷茫不已的人來說跟每個離職的朋友道別卻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從大學開始打工到現在的我已經步入社會七年左右了,目前在第三家公司上班了,見過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這些經歷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喜怒哀樂的日常,都是
Thumbnail
職場是每個人都會必經的一條路,人來人往的人流,離職與在職都是我們會經歷的過程,但這對於重感情的人或是迷茫不已的人來說跟每個離職的朋友道別卻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從大學開始打工到現在的我已經步入社會七年左右了,目前在第三家公司上班了,見過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這些經歷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喜怒哀樂的日常,都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