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日,坐下來喝一杯茶,想到將前半年對房產市場的觀察,及對房價可能的變化,說說看自己的觀點,並給想買第一間房的年輕人參考看看。
一、房市現狀分析
1. 供給與需求在成交上不平衡
雖然市場上的房屋供給量看似充足,但由於貸款門檻提高、信用審核趨嚴,加上房地合一稅適用的房地墊高開價及減少的議價空間,真正能成交的案件大幅減少,這導致表面上的「供過於求」,實際上卻像是沒有增加供給一般的樣子,無法因反向的成交量擴大形成價格往下,讓許多年輕購屋族望屋興嘆。
2. 房地合一稅的影響
房地合一稅制度的上路與調整,對賣方影響甚鉅。除了許多早年購屋者可以較大空間可能性的降價出售,一般適用房地合一稅的屋主,並不願大幅降價或更有加計稅額後提高價格,使得市場價格缺乏彈性。這對首次購屋者來說,減少了議價及成交的空間。
3. 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
理論上,成交量減少應該促使價格修正,但在貸款成數不足、央行政策對銀行授信管制趨嚴及稅制卡住彈性的現況下,買、賣雙方觀望情緒濃厚,進一步壓抑市場動能。這樣的「有房賣不掉,有人想買買不了」的局面,形成了令人進退兩難的市場現況。
4. 短期預測
除非有財務壓力的屋主急售,否則市場價格大多僅會做小幅調整。未來幾個月仍會處於「價穩量縮」的冷靜期。
5. 中長期走向
未來 5~10 年房價走勢將密切依賴央行利率政策、銀行貸款成數與政府是否調整房地合一稅。這三者組合,將是影響房價動能與年輕人買房機會的關鍵因素。
二、頭城突圍路:一個你可能沒注意到的潛力選項
面對雙北高房價與貸款壓力,觀察到不少年輕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外圍城市。宜蘭頭城,是一個依山傍海的小鎮,成為低總價、生活品質佳的潛力選擇。
1. 地理與生活優勢
頭城不僅靠海、擁有龜山島海景,生活節奏也相對悠閒。對想逃離都會壓力的年輕家庭或遠距工作者而言,是「居住舒適」與「負擔相對可行」的兼具地點。
2. 基礎建設逐漸完善
隨著交通(如雪隧、台鐵改善)、商業機能穩定提升,頭城逐漸擺脫傳統印象。投資者與首購族開始關注這塊仍屬「價值洼地」的區域。
3. 房價趨勢穩中微升
近年房價曾因觀光與北漂族返鄉熱潮推升,但近期受到經濟環境與貸款政策收緊影響,價格漲幅趨緩。對購屋族來說,反而是進場的相對合理時機。
4. 買得起 ≠ 貸得到
雖頭城的總價門檻較低,但整體房市仍受貸款政策牽制,首購族仍須謹慎評估銀行貸款條件。建議預留自備款空間,並多比較各家銀行承作條件。
5. 未來展望
若央行維持利率穩定、政府稅制未再加碼,頭城房價預計將維持平穩甚至小幅上揚。當經濟復甦、貸款寬鬆後,搭配區域內快速道路及鄰近高鐵場站的建設,有潛力成為雙北工作族的購屋替代區。
三、專家觀點:從第一間房開始,理性規劃未來
蔡明沛,房地產顧問、碩士學歷背景,長期觀察區域房市動態與政策變化,認為:
「**第一間房不一定是夢想中的家,但它可以是你邁向資產自由的第一步。**選擇區域、了解貸款條件、評估風險與報酬,是年輕人買房的四大重點。」
他強調:「頭城正處於基礎設施與生活機能穩定發展期,對無產族來說,是進場難度較低的第一站。當然您也可以雙北為中心幅射狀發散,以找到類似的週邊區域或城鎮~」
結語:冷靜看市場,精準出手
現在的房市,不再是「只漲不跌」的單行道。政策、利率、區域發展等多因素交錯下,買房變成一場資訊與時機的戰爭。
對年輕人來說,與其被雙北的高價壓力綁死,不如將目光拉遠一點,在工作可以兼顧的前提下,用更理性務實的策略開啟第一間房的可能性。
以上文章:由蔡明沛不動產估價師撰稿,是供的是自己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宜請讀者自行參考及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