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行研究的投資 就像打撲克從不看牌一樣 必然失敗 -by 彼得·林奇
傑克與魔豆
從前有個叫傑克的男孩,家裡很窮,只剩下一頭牛。
媽媽叫他把牛牽到市場去賣,換點錢回來買食物。
結果傑克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老人說:「小朋友,我用這些神奇的豆子跟你換牛好不好?」
傑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媽媽知道後氣炸了:「你怎麼可以用一頭牛換幾顆豆子!我們明天要吃什麼?」氣得把豆子丟出窗外。
但是隔天早上,奇蹟發生了。
豆子長成了一根巨大的藤蔓,直通天際。
傑克爬上去,發現了巨人的城堡,裡面有數不盡的寶藏...
故事背後的供需關係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傑克會願意用牛換豆子?
因為老人需要牛,而傑克想要那些神奇的豆子。 老人有豆子,傑克有牛。
這就是世界上最基本的道理:有需求,才會有交換。
其實啊,我們身邊所有的經濟活動,說穿了都是這麼簡單的概念。
你今天早上買早餐,是因為你餓了(需求),老闆娘有蛋餅(供給)。
你們一個想要,一個願意給,於是產生了交換。
交換的演進史
一開始,人們是這樣生活的: 「欸,我打到一隻兔子,你有沒有蘋果?我們換一下好不好?」
這叫以物易物。
後來人們發現,光是東西換東西還不夠,於是開始有了技術交流: 「我教你怎麼打獵,你教我怎麼種菜。」
再後來,為了讓交換更方便,人們發明了錢,變成了數字交流: 「我給你50塊,你給我一個蛋餅。」
但不管形式怎麼變,核心永遠是一樣的:透過我所能提供的,得到我想要的,盡量各取所需。
就像傑克一樣,他提供了牛,得到了豆子。
但最後得到的東西純屬他個人因素。
交換的關鍵密碼:限制
但是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個人覺得不能漏掉。
為什麼傑克的牛可以換到神奇的豆子?
為什麼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得到這些豆子?
我個人給出的答案之一是:限制。
傑克家裡只有一頭牛(供給有限),老人手上的神奇豆子也不多(供給有限)。
如果傑克有一百頭牛,或者老人有一萬顆豆子,這個交換還會這麼珍貴嗎?
這就是供給跟需求之間最重要的關係:要交換的前提是,這個供給和需求都必須是「有限」的
。
想像一下,如果空氣可以裝在瓶子裡賣,你會買嗎?
可能不會,因為空氣到處都有,沒有限制。
但如果你在珠穆朗瑪峰上,氧氣瓶就變得非常珍貴了,因為在那個環境下,氧氣變成了「有限」的資源。
限制創造價值
你看:
- 傑克的牛是有限的(他家只有一頭)
- 老人的神奇豆子是有限的(不是每個人都有)
- 傑克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必須趕快解決家裡的貧窮問題)
- 老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他不會一直等在那裡)
正是因為這些限制,讓這個交換變得有意義,讓價格得以產生。
投資世界的兩大門派
當交換變得越來越複雜,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投資」。
在投資的世界裡,主要有兩個大門派:
價值投資派(基本面分析)
他們就像故事裡的媽媽,會仔細計算一頭牛到底值多少錢,豆子又值多少錢,然後決定這個交換划不划算。
核心理念:
- 認為「價格與價值不同」
- 透過分析企業的內在價值(資產、現金流、獲利能力等),在市場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買進
- 強調「安全邊際」,等待價格回歸價值
操作方式:
- 分析公司財報(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 研究產業前景、市場地位
- 使用估值指標如本益比(P/E)、股價淨值比(P/B)等
- 適合長期持有,追求穩健報酬
代表人物:巴菲特,主張「用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長期持有」
技術分析派
他們比較像傑克,會觀察老人的表情、語氣、動作,從這些「信號」來判斷這些豆子是不是真的神奇。
核心理念:
- 認為「所有資訊都已反映在價格上」
- 市場價格會因為投資者的行為與心理而產生特定的走勢與型態
- 強調「歷史會不斷重演」,過去的價格資料能預測未來走勢
操作方式:
- 透過圖表(K線、均線、型態等)和技術指標(MACD、RSI、布林通道等)分析
- 著重於價格趨勢、型態、成交量等市場行為
- 適合短線操作,追求快速反應與即時進出場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技術分析派的想法。
技術分析可以說是有紀律的心理學
對我來說,技術分析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學。
想想看,傑克為什麼會相信那些豆子是神奇的?
可能是老人的某些行為讓他產生了這種感覺。
也許是老人說話的語氣很神秘,也許是老人看起來很有信心,也許是老人的眼神讓傑克覺得可以信任。
所以我前一篇文章才提到 - 投資的核心其實是一種情緒上的買賣。
老人可能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讓傑克預先收到什麼情緒價值吧。( 可能是像早餐店阿姨一樣叫他帥哥吧 )
反正我想表達的是,技術分析是透過數據來反映人的動作,從這些動作裡面,讀出大家的心情。
在商業上,這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行為經濟學」。
我們的交易好像體重機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概念,我想用體重來比喻:
我秤的體重,是我真正的體重嗎 ?
今天早上量是 85 公斤,中午吃飽飯後量可能變 86 公斤,晚上運動完又變成 84 公斤。
哪一個才是我真正的體重?
我會給出的其中一個回答是:都是。但「連續」記錄下來的平均值,才比較可以代表你現在的體重。
投資也可以是這樣,我們可以看的是「平均價格浮動」。
香蕉的財富密碼
就拿香蕉的價格來做比喻好了。
一斤香蕉的價格是浮動的:
- 上個月一斤是 36 元
- 今天看一斤是 21 元
這種中間價錢的浮動取決於什麼?
是因為香蕉變少了嗎?(供給的限制)
還是因為大家突然不愛吃香蕉了?(需求的限制)
還是因為有更便宜的水果出現了?(替代品的限制)
或者...只是因為大家覺得36元太貴了,現在應該要便宜一點?(心理的限制)
更重要的問題是:買到多少錢的香蕉,你會覺得開心?
15 元?18 元?還是 25 元?
這邊我不給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心裡舒服的價位都不一樣。
但是,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找到相對讓大部分人心裡決定買香蕉時比較舒服的價位呢?
下篇就會準備提供些參考方法,就讓我們繼續等下去。
三小問題回顧
傑克與魔豆故事背後有什麼 ?
影響交換的關鍵因素有 ?
投資兩大門派你想要是什麼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