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這篇,主要是前幾周,一個我斷斷續續有在聯繫的網友想找我出來吃晚餐。
那天傍晚,我在他傳訊息過後大概兩個小時的時候回他。
然後,他整個大發飆。是用一種 飆罵 + 情勒 + 酸言酸語 的形式,打了好幾句話發洩一通之後,就把我退掉他的朋友 ( 就是我不再是他的 follower,不知道是不是被 Restrict )
當下看到他情緒那麼滿、用詞那麼尖銳,我蠻受傷的,好好問他原因,他也是鬼打牆說反正我看不上他之類的話(*先澄清,我很早就跟他說過我有男友),不知道是累積很久的委屈突然爆炸還是見笑登生氣,總之吵完他也把我退追了,我想之後也不會再跟他有任何往來了。
想著...好吧,之後看不到他限動上出國玩的美景了
...沒關係就都不要看他的限動好了,切乾淨也好
...
然後
很神奇的
我突然覺得好輕鬆
...
✨ 前所未有的輕鬆 ✨
...
我才發現,原來我心底早就沒有想跟這個人有交集,那為什麼我要裝好人一直保持聯繫呢?現在他生氣直接把我封鎖,我反而很開心,這是什麼微妙的心態?是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把這個連結斷開的不是我,我就沒有責任或罪惡感,但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在逃避。
如果我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是"應該怎麼做",那就應該馬上去做人際關係的斷捨離,而不是"這樣做比較有禮貌",就把自己的感受都隱藏起來,因為這樣不但沒有真真實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也很可能傷害到對方。
到了這個年紀(講得好像35歲很老),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也有一定的底氣,這種自我了解讓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渴望同儕的認同,或是拼命想融入社交圈,也更知道自己的喜好。跟一個人合得來合不來,見面幾分鐘就知道了,如果沒有利益上的聯繫(像是上司、客戶之類的),我不再有那個必要去勉強自己和不對頻的人互動,因為這樣的社交反而成為一種內耗,耗盡了我的精力。
尤其身為一個I人,獨處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充電時間。寧可待在家中與自己相伴,也不願參與那些與自己心靈不相通的外出聚會。這樣的心態,最近我再一次在另一位網友提出一起吃飯的邀約時感到十分清晰。儘管對方的邀約只是因為他自己無聊,想找個人吃飯聊聊天,但我很明白,這樣的聚會對我來說,只會是一場精神上的消耗,而不是能讓我充電的機會。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婉拒了。
我想人際關係的斷捨離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朋友重質不重量,偶爾清理一下社群平台上的好友,也能感受到整個人清爽很多~
不曉得大家都是怎麼做人際關係的斷捨離的呢?
要怎麼做人際關係斷捨離,才不會失禮呢?
還是,反正都要斷捨離了,也不用管失不失禮了(笑)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