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代,異國戀越來越多,小女子本人在三年前,第一次踏上了與外國人交往之路。
雖然開始這段關係之前,有很多的擔心害怕,想著這段關係無法維持太久,也做好最壞打算(比如又浪費了我的青春)。但默默的,三年就過了(青春越浪費越多?!),有一些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也在這個十字路口,或是對異國戀好奇,就看下去吧!
**外國人有很多種族與文化,以下討論的僅以歐洲美洲的西方國家為主
與外國人交往前,必須知道的事
1.文化差異。Be open-minded
文化差異包含很多,生活、家人、朋友圈、語言、習慣、價值觀、思考方式等等,所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真的很重要,不要有太多預設立場,因為文化與成長背景的不同,雙方的思考方式本來就不太一樣,需要學習不帶著偏見去聆聽對方想表達什麼,同樣的,我也可以表達我的想法。
當事情發展跟自己預期的不一樣時,先試著理解跟溝通。比如:在跟男友聊未來規劃的時候,他說他不曉得未來還會不會待在台灣。我一開始很在意這件事情(這不就很容易會浪費我的青春嘛!),後來他分享,在他的成長的文化中,大家都比較 "活在當下",加上他自己身為外國人,離家千里,所以也很難對於未來三五年有很明確的規畫,並不是他故意不分享或故意不規畫,他可能就真的沒想過。
我也他分享我對我們這段關係的期望,他也理解並慢慢的在改變。不要預設「對方這麼做是因為不在乎或不愛」,學習彼此的文化是愛的一部分,互相理解之下,才能找到能一起前進的方式。
其實我蠻享受文化差異這一塊,就像為自己的世界打開一扇窗,透過他,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他的國家、他的文化、他的成長環境、家人互動、朋友類型、他的感情觀、金錢觀、他的閱歷、人生觀,太多可以學習的了!每次我都跟小朋友聽故事一樣興奮!
2.溝通。勇敢說出來!
呈上,在巨大的文化差異之下,溝通就很重要。
再舉個例子。有次他去美國出差,我看到他PO了一篇貼文,那篇貼文的第一張照片,就是跟一個拉丁美洲的女生臉貼臉拍照的照片。我氣到開始想要不要分手,腦中開始想,他怎麼可以跟女生靠那麼近,怎麼可以把跟別的女生得合照放在貼文的第一張blablabla。那時候是晚上10點,我覺得我不跟他好好溝(吵)通(架),我肯定睡不著,所以我直接明瞭地跟他說那張照片給我的感覺,讓我覺得很不受尊重,希望他把照片撤掉,或至少把跟女生合照放後面。
他看到後就馬上解釋,這是文化的不同(剛好呼應第一點),在拉丁美洲,人與人的距離很近,這其實是正常的距離(為此我還特地去看女生IG,還真的不論男女、不論跟誰,他們都貼很近)。而男友為了讓我放心,他也直接問我哪種方式是我可以接受的,他就照做。
這是我很大的一次學習。學習到了有意見要勇於說出來,不是情緒激動地大吵大鬧,也不是情勒(我發現外國人好像比較不吃這套),而是用『事實 + 我的感受 + 我希望他怎麼做 』表達出來,他會很願意配合的。
3.語言。練外語好時機;)
再次呈上,要溝通,就需要語言。不是要多厲害,但是要可以清楚表達跟理解。
不管是分享我們自己的文化、溝通彼此的想法、乃至於吵架(口語表達夠好可以直接吵,不行就用文字吵),都是要語言的幫助,才能讓雙方交流。
往好處看,這些都是練外語的好時機呢(還可以順便測試這個人有沒有耐心^^)
如果對方母語是另一個語言,還可以加學另一種外文呢!
4.有自己的想法。深度對話
大家都知道,西方教育比較注重批判性思考,也很注重學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填鴨式教育,所以多數外國人,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跟邏輯。我覺得這不限於西方文化,其他國家會來到台灣交換、就學、就業的外國人,也都是比較有想法的人,才會到國外闖盪。所以當他們直接表達他們的看法時,不用覺得被挑戰,也不用怕表達自己的想法,反而可以多把想法提出來跟他們交流,對話會更能延續下去,他們也會更加對你另眼相看。
另外,以之前跟外國人的dating經驗,外國人他們喜歡聊有意義的話題,尤其是想認真交往的,會想要更深入了解彼此的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深度對話 (Deep conversation),而不是一直停留在casual conversation。
5.外國人通常比較獨立,也比較需要個人空間
也是文化使然,很多外國人一成年就會搬離家,很多事情都自己處理,獨立個體的觀念比較強,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我們各自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是獨立個體,他也是。
反映在兩性與感情方面,就會變成相對比較少 "撒嬌"、"依賴",因為理論上,我們都要有能力可以各自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以及大部分的情緒。不是說對方需要你的時候不去安慰對方,而是更有意識地知道,我接住你的情緒,不是因為「你無法自己處理」,而是因為「我在乎你,所以我願意幫助你更快地處理好情緒」。
生活上,也不會每件事情都綁在一起,所以要有獨處的能力,沒有對方陪伴的時候也能擁有豐富的生活,不論是參加活動,或是從平凡無奇的生活中發覺驚喜,這樣見面的時候也會有更多話題可以互相分享。
我很喜歡一段話:生活原本是痛苦的,只是那個人的存在像止痛藥一樣。我們本來就要面對生活的苦悶,而不是一直依賴止痛劑來調節。雖然任何一段感情都適用,但跟外國人交往時的感覺又更加明顯。
外國人是不是都很多情
先說結論,我個人認為,如果是討論"花心、劈腿"這個層面,那就跟是不是外國人沒有關係,是 "人" 本身的關係
之所以外國人會給人多情的印象,是因為在西方文化中,他們在確認關係前,有很多階段。
約會 (dating) → 1對1約會 (1-on-1 dating) → 交往 (relationship)
最一開始,大家還在認識新對象,所以一個人會跟多個人約會,不論男生女生,都可以多看多聽多比較。嚐遍百草後,發現彼此是那個最適合、最喜歡的人之後,就會跟對方確認要不要固定『1對1約會(不再跟其他異性約會)』到真正想定下來的時候,才會稱之為『交往 (relationship)』
台灣人的習慣比較是:
約會 → 交往
不管是認識彼此的階段,還是已經到考慮長遠的長期關係,都叫做交往。感覺好像比較穩定,但其實很多也是交往後才開始真正認識。
另外一個觀察是,對外國人來說,只要是 "以找對象為前提而認識",ex: 交友軟體,這樣的見面都會稱為"dating",而不會說 "我只是認識新朋友"。他們目標明確,不吝於表達,比較不會以 "交朋友" 之名,行 "找對象" 之實。
到底該不該跟外國人交往
想當初在決定要不要在一起之前,我也是上網找了很多文章跟影片,也找了很多朋友諮詢意見,還曾經因為家人的反對煩惱不已。
後來,我發現真正要思考的,是『我在乎什麼』,而不只是『他是不是外國人』
我認為,在一起之前,本來就要花很多時間觀察一個人,觀察這個人的品行、個性、行為、脾氣、待人處事,等等。而這些才是我最在乎的。人種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沒有絕對,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真的很喜歡,真的想在一起,那就為自己勇敢一次吧!
這是你的人生,不是任何其他人的。(不是你朋友的,也不是你父母的)
現在回頭看,很慶幸自己能為自己做這個決定,走過許多文化衝擊、語言隔閡、大小吵架,以及多次內心的天人交戰的夜晚。
雖然不能保證接下來還能走多遠,但不問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啦😄
是說,學生時期想找外國人當男友時,最後跟台灣人在一起
出社會之後想找台灣人時,最後又跟外國人走到一起
人生啊~
上一篇: 為什麼輸出那麼難?如何練習輸出?
下一篇:35歲女子的人際關係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