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很愛看小說的人,可惜平常太忙,都沒有時間讀書。直到開始當兵之後,我才又有零碎時間看小說。這是我2025上半年讀完的小說,數量不多,但值得記錄。我想先列出我的書單,我個人的喜愛程度,再講我對每本書的感覺。
⭐⭐⭐⭐⭐
《解憂雜貨店》
《1984》⭐⭐⭐⭐
《列車上的女孩》
《明天別再來敲門》
《美麗新世界》
《百年孤寂》
《傲慢與偏見》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
《十字屋的小丑》
《青蛙城堡》
《墨水心》
《塵埃與灰燼》
《夏先生的故事》
⭐⭐
《布魯克林孤兒》
《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不太像推理小說,但這本是東野圭吾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面臨著人生的難題,在陪伴癌末男友與參加奧運比賽間猶豫的選手、想在音樂界闖出一片天,卻處處碰壁的音樂人、想辭掉公司工作,到酒店賺錢的女孩、即將跟隨父母跑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少年。
這些人將煩惱寫在信上,投入雜貨店的牛奶箱中,陰錯陽差地跨越千年時光,來到了三個闖空門的小偷手上,並改變他們的一生。
如果你在找一本很溫暖、療癒的書,那你一定會愛上《解憂雜貨店》。這些角色的煩惱也都是你我生活中的煩惱,但是不用擔心,因為生命最後都會找到它的意義。我讀到非常感動,如果現實中也有解憂雜貨店,我每週都會寄信。
《1984》

喬治歐威爾 1984
這本書是敲響世人的警鐘,振聾發聵。《1984》的壓迫感非常強,讀完讓人很震撼。那種隨處被監視,深怕犯錯的感覺,是一種滲入肌膚的恐懼,延伸到每一處毛孔。老大哥的話是唯一的標準,也是世界運作的真理。主角溫斯頓活在被監視的恐懼下,任何行為都可能違反規定,讓他受到懲罰,就連寫日記都是危險的。
作者同時刻劃了好幾位不同的角色,在同樣的體制下用不同的心境面對,卻落得一樣的慘況,讓讀者了解,這種事情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很喜歡三個書中大國之間的戰爭理論,有條有理,就像讀一篇論文一樣,而且現實的很可怕。
《列車上的女孩》

珀拉霍金斯 列車上的女孩
我跟鄰兵借來看的,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故事中的三男三女關係複雜,背後的反轉更是精彩。我覺得這本書很細膩地描寫了出軌者與被出軌者的心理活動,作者觀察入微,對人性的描摹一針見血,暢銷書名不虛傳。
《明天別再來敲門》

菲特烈貝克曼 明天別再來敲門
在講一個失去生活重心的男人想要自殺,但卻被各種事情一直打斷的故事。男女主角之間的互動很可愛,簡直是模範夫妻。主角在一次次的意外中振作起來,讓人讀得很感動,是個很溫暖的故事。
《美麗新世界》

阿道斯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探討的主題類似《1984》,但是再溫和一點。這本書的格局很大,讓人回味無窮。我很喜歡其中男女關係的設定,他們認為固定伴侶是危險的,父母這個概念也很齷齪。的確,如果新生兒都在完全一樣的環境下生長,先天優勢的家庭就不存在了。書中有很多類似這樣,值得深入討論的社會議題。
《百年孤寂》

馬奎斯 百年孤寂
馬奎斯的文筆很特別,對我來說他的作品特別有畫面感,與其說是小說,更像是電影鏡頭。《百年孤寂》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在看完家族的故事時,也看完了大環境的變化。除了各個人物之外,家族背後的環境改變、貿易、社會結構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這本書有點讓我想到《紅樓夢》。
《傲慢與偏見》

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
世界經典文學,在講男主角達西與女主角伊莉莎白心境轉變的過程。在當時,這本書倡導的自由戀愛非常先進,放到現在我們已習以為常。相較於達西和伊莉莎白,我比較不喜歡伊莉莎白她爸(電影版有幫他洗白一點),他整天都躲在他的書房了,對家族事務不太關心,然後再去抱怨另一半很膚淺,但我始終覺得伊莉莎白的媽媽只是一個會思考未來的正常人而已。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村上春樹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我的第一本村上春樹。這是一本渣男的自白,但同時感情又描寫得非常細膩。我覺得村上春樹在描摹人心這塊有著超強的文筆。男主角的掙扎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十字屋的小丑》

東野圭吾 十字屋的小丑
故事從小丑玩偶的視角出發,揭發充滿懸疑的謀殺案。相較前面兩本書,我覺得這本的特色比較沒那麼明顯,因此也就沒那麼精彩,但是這樣單純的故事反而很適合消磨時間。對我來說這本書沒太深的記憶點。
《青蛙城堡》

喬斯坦賈德 青蛙城堡
我很愛這個作者,但是《青蛙城堡》我相對沒那麼喜歡。這是一本以童話為底的哲學書,但是我覺得跟《紙牌的秘密》以及《蘇菲的世界》比起來,《青蛙城堡》傳達的思想概念沒那麼多,也沒那麼有趣。
《墨水心》

柯奈莉亞馮克 墨水心
這本書號稱德國奇幻文學天花板,但有點不合我的胃口。《墨水心》的設定很有趣,巧妙的在故事中又加入故事,讓人感覺像俄羅斯娃娃一樣,一層套一層。但是我覺得主線有點單調,加上角色沒有很吸引人,因此讀起來有點乏味。希望接下來看《墨水血》跟《墨水死》時可以改變我的想法。
《塵埃與灰燼》

艾米哈蒙 塵埃與灰燼
這是二戰下的愛情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吸引人外,也很充分的交代了二戰下人們的作為,有些人流離失所、有些人助紂為虐、有些人則伸出援手,閃耀人性的光。我認為這本書值得一讀。
《夏先生的故事》

徐四金 夏先生的故事
德國作家徐四金的作品。老實說我看到結束都不懂,作者想要傳達什麼。或者作者其實沒有要講什麼? 神秘的夏先生總是不停地走,沒人知道他要去哪、他想做什麼。作為讀者的我也不知道。
《布魯克林孤兒》

強納森列瑟 布魯克林孤兒
坦白說我讀得有點失望。我總覺得跟故事有段距離,沒辦法被感動到,也進不去書中的世界。也許是因為我跟這本書的視角有太不一樣的生活經歷了,導致我沒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