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選擇,但不應等同於妥協或吃虧。缺乏原則的善良,既委屈了自己,也慣縱了他人。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慕顏歌
─
▌我就是那個白癡
前陣子,捷運與公車「博愛座」的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原本美意良善的設置,如今卻成為社會對立的導火線。有民眾甚至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建議取消「博愛座」的專屬標示,改為「優先席」,並標註「有需要者優先」。此舉可望減少道德綁架與爭議,也讓有「隱性需求」的人得以免受異樣眼光與心理壓力。
看著新聞報導,不禁讓我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時我仍在花蓮服役,經常搭乘火車往返花蓮與宜蘭。
由於週末班次總是一票難求,我總會事先購買座位票,以便能安心返營。儘管如此,若在上車後看到年長者坐在我位子上,我仍會「默默」讓出座位,自行站在一旁,靜候對方是否提早下車,才再坐回去短暫歇息。
記得有一次週末搭車返營,一上車便發現一位年約七十歲的阿婆,正坐在我已劃位的座位上,與兩位朋友有說有笑,還開心地分享小吃與名產。
我沒有多說什麼,默默抱著空軍大背包,蹲坐在他們後方閉目養神。只是她們的高聲談笑,使我難以真正休息,只能靜靜等待。
突然,坐在我座位上的那位阿婆高聲對友人說:「不知道是哪個白癡,買了位子也沒來坐,你看我都快坐到花蓮了,那白痴還沒來,我今天真的是賺到了!」
聽到這句話,我緩緩站起,微笑地拍拍她的肩膀,輕聲說:「阿婆,那個白癡就是我。我一直蹲在您後面,不忍心開口請您讓座而已....」
阿婆轉頭看見我手中的車票,當場愣住,明顯驚訝。過了一會,她才回神,喃喃說了一句:「拍謝啦!」
她起身要將位子還給我,我搖搖頭說:「沒關係,火車還有十來分鐘就到花蓮了。」說完,我便走向車廂後方等候下車,避免讓她們太過尷尬。
列車到站時,我與乘客一同下車,沒想到在車站出口處又碰見那位阿婆,她急忙避開目光,加快腳步離開。
這件事讓我反思:倘若當初我直接告知那是我的座位,並主動表示願意讓座,是否能避免那句傷人的話?
「讓座」應是一種出於善意的選擇,而非被強加的義務,更不該成為道德綁架的武器。如果人心缺乏真誠與柔軟,再多的規範也只是對立的催化劑。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善良」的誤解,使得我們總在犧牲自己、討好他人中,遍體鱗傷。到最後,熱情冷卻,善意凋零,抱怨充斥心頭,如同一隻吐絲自縛的蠶,困於名為「怨懟」的繭中,無法掙脫。
在現代社會中,善良與利他固然珍貴,但若無界線,只會讓我們淪為自己善意的犧牲品。
─
▌默默讀好書:《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深具力量的書籍:《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作者慕顏歌透過36篇故事,教我們如何堅持善良,同時保護自己。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善良不是委屈自己,而是帶著智慧與原則去行善。」
▌讀後心得
閱讀完《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感受到了一種深刻的啟發和力量。慕顏歌以獨特的視角和文字,揭示了善良的真正內涵,以及在善良中有屬於自己的底線及鋒芒。這本書不僅教導人們如何”有智慧”的行善,還讓我明白了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
善良並不等於軟弱。過去,我總是認為善良就是對別人無條件地好,但這樣的善良常常讓自己感到疲憊和受傷。通過這本書,才明白了善良應該是有原則及底線,真正的善良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有智慧地選擇何時付出,何時要保護自己。
書中強調了智慧的重要性。善良需要智慧的引導,只有在理解人性和掌握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善良而不被傷害。慕顏歌以多個案例說明了智慧行善的方式,這些故事讓我在現實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和選擇。
書中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過去我總是害怕拒絕別人,怕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這往往讓我陷入困境。現在,我開始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不”,這不僅讓我更加尊重自己,也讓我在人際關係中更自信。
書中提到的保護自己的利益並不自私,而是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只有在確保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這一觀點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行為,開始更多地考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最後,善良應該有鋒芒。這種鋒芒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而是保護自己的盾牌。善良的人應該有勇氣、有力量,敢於為自己和他人爭取應有的權益。這種鋒芒讓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更加堅定和自信。
_
⛰︎默默的『五個啟發』
🅥 1. 善良不等於軟弱
善良應該是有原則的,有底線的。真正的善良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有智慧地選擇何時付出,何時保護自己。
🅥 2. 善良需要智慧
善良需要智慧的引導,只有在理解人性和掌握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善良而不被傷害。智慧行善才能真正幫助到別人,也保護自己。
🅥 3. 學會說“不”
學會拒絕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適時地說“不”,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關係,避免陷入困境。
🅥 4. 保護自己的利益
保護自己的利益並不自私,而是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只有在確保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
🅥 5. 善良應該有鋒芒
善良應該有力量、有力度。這種鋒芒不是傷害別人的武器,而是保護自己的盾牌。善良的人應該有勇氣、有力量,敢於為自己和他人爭取應有的權益。
─
▌結語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教會我,保持善良的同時,也要記得保護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成熟的選擇。
當你能在柔軟中堅定,便能在人海中守住自己,也真正幫助他人。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一種釋然與覺醒。過去,我總以為善良就是無條件的付出,結果常常感到心力交瘁。這本書讓我學會:善良,是一種選擇;但它,應當有底線。
這本書,值得每一位願意在世界上持續溫柔以待的人細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