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去年的時候,那時Harry也才過世不久,有位久未聯絡的朋友打來電話,他說:「小康,我電腦壞了,這幾天你來幫我看一下!」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他為什麼會找你修理電腦呢?」,其實,自己是念理工科系,所以,維修電腦(家電)及網路架設都有基本的功底。
因為我會修電腦,這十多年來,只要他一通電話,我就會幫他處理電腦的問題,甚至,有時自己準備電腦零件來維修他的電腦,都是免費的義務幫忙,只因我當他是朋友!久而久之,這樣的模式變成了「習慣」,對方也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他上次與我聯絡已經是二年多前,那時我正忙著籌備書店,但還是抽空幫他處理電腦問題。但是,書店開幕之後,他卻一次也沒有來過,所以,這也讓我重新思索「朋友」的定義。
所以聽到對方打來電話,又要我幫他維修電腦,我馬上不加思索地說:「最近書店忙,所以沒有時間!」,或許,這樣的答覆讓他有些意外,他語氣多了一點客氣,他問說:「那....小康,請問您什麼時候有空呢?」
「我最近都沒有時間,所以你去找電腦公司幫你修電腦吧!」對方聽到我堅決地拒絕後,對方也沒多說就掛掉了電話。
過了幾星期之後,某位好友打來電話跟我說:「那個誰是不是有請你修電腦?然後你拒絕他?」
我感到些許的疑惑,心裡想說:「為什麼好友會知道呢?」,我便回答說:「對啊!我不再幫他修電腦啊!怎麼了嗎?」
朋友語氣有些憂心地說:「他到處說你壞話耶!你知道嗎?」,我好奇問道:「他能說我什麼壞話?」
朋友說:「他說你現在開了店,請你幫忙都不願意了!」。我聽完後,只有說了聲:「喔!就這樣?」
朋友接著說:「其實還有更難聽的,但是我知道你總是幫忙他,結果還這樣說你,聽到後真的讓人生氣!」
聽完朋友的轉述之後,在電話裡跟好友道謝,自己卻沒有感到生氣或難過,內心卻是無比的平靜。因為,那位說我壞話的朋友早已不在我的生命裡!
這時,想到「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所提到,滿足每個人的期待才算是好人嗎?用迎合的方式跟別人相處自己真的快樂嗎?阿德勒認為,人生的意義並非取決於他人的評價,而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看完這本書後,心有感觸,自己也寫下一句話:
「活在自己的良心裡,而不是別人的嘴裡!」
唯有如此,才能活出自我的精彩,也無需被他人的情緒綁架。其實,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才是我們行使自由的開始,才能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1. 擺脫他人的期待,獲得真正的自由
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他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他們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最終失去了自我。
阿德勒認為,人生的意義並非取決於他人的評價,而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唯有擺脫他人的期待,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
2.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獲得成長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都有缺點和不足,也都會犯錯。然而,許多人卻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他們不斷地自我否定,最終陷入自卑和焦慮之中。
阿德勒認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
3. 人是自由的,且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人是自由的,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的人生並非由過去的經歷所決定,而是由當下的選擇所形塑。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
4. 建立共同體意識,才能獲得幸福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唯有融入共同體,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阿德勒認為,我們應該將他人視為夥伴,而非競爭對手。唯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
5. 唯有活出自我,才能獲得真正的愛
愛是人際關係的基礎。然而,唯有活出自我,才能獲得真正的愛。
阿德勒認為,愛並非佔有或控制,而是尊重和理解。唯有尊重他人的獨立性,才能建立平等、健康的關係。
─
默默書店|閱讀|講座|動保|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