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海鮮指南,多半教你看魚眼、魚鰓判斷鮮度,卻鮮少提及**『漁法』才是決定海鮮品質的關鍵源頭!** 深入了解這些捕魚方式,您將不再只是外行看熱鬧,更能晉升為洞悉鮮度的海鮮專家。」
(以下是各漁法的詳細介紹。如果您時間有限,直接點擊圖片也能快速掌握重點!)
1. 鏢漁法 (Wounding Gear / Spearfishing)
鏢漁法是一種古老而極具技術性的漁法,主要用於捕獲大型迴游性魚類,其中又以旗魚最為著名。漁民會在船上利用鏢槍,精準地刺中目標魚隻。
▶︎優點: 這種漁法具有高度選擇性,幾乎不會有混獲,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極小,且捕獲的魚隻鮮度極高,魚體完整。
▶︎缺點: 效率較低,無法大量捕撈,且對漁民的經驗和技術要求極高。
2. 一支釣 (Fishing Pole)
「一支釣」是個人釣魚愛好者和小型漁船常用的漁法。漁民使用一條釣線、一個魚鉤,以魚餌或假餌誘捕魚類。其捕撈對象非常廣泛,從近海的鯛魚、石斑到迴游的鯖魚、透抽都能捕獲。
▶︎優點: 這是最友善環境的漁法之一,幾乎沒有混獲,對海底棲地無破壞。漁獲鮮度極高,魚體損傷小,是永續漁業的典範。
▶︎缺點: 捕獲量小,效率較低,無法進行大規模商業生產。
3. 燈火漁法 (Stick-held Net)
燈火漁法主要在夜間進行,利用魚類的趨光性,透過強力集魚燈吸引魚群聚集,再搭配網具進行捕撈,常見的目標魚種是小卷、透抽、鯖魚和竹筴魚。
▶︎優點: 效率相對較高,能一次性捕獲大量魚群,且漁獲鮮度通常良好,對海底棲地影響較小。
▶︎缺點: 能源消耗較大,可能存在少量混獲,夜間燈光也可能造成光污染。
4. 延繩釣漁法 (Longline Fishing)
延繩釣是將一條很長的幹線投入海中,上面掛有成千上萬個帶餌的魚鉤,長時間放置以誘捕魚類。根據放置深度,可分為捕捉大型迴游魚類(如鮪魚、旗魚)的浮延繩釣,以及捕捉底棲魚類的底延繩釣。
▶︎優點: 相較於網具漁法,魚體損傷較小,鮮度相對較好,且效率比一支釣高。
▶︎
缺點: 混獲問題嚴重,海龜、海鳥、鯊魚等非目標物種常因誤食上鉤而死亡。若斷裂的魚線遺失,會形成「幽靈漁具」持續捕撈。
5. 定置漁網 (Set Net / Fixed-Net)
定置漁網是一種古老且被認為相對永續的漁法。它將大型網具固定架設在近岸海域,利用魚群沿岸洄游的習性,引導魚隻自行游入網中。捕獲的魚種多元,如鯖魚、鰹魚、飛魚、烏魚和透抽等。
▶︎優點: 高度永續性,混獲少,對海底棲地無破壞,且漁獲因活著直到收網而鮮度極高、魚體完整。漁獲能反映當地海洋生態。
▶︎缺點: 初期架設成本高,易受天災影響,且捕獲量完全依賴魚群自然洄游,具有不確定性。
6. 圍網漁法 (Purse Seine)
圍網漁法是全球廣泛使用的大規模捕魚方式,主要針對中上層大型群聚魚類,如鮪魚、鯖魚、竹筴魚。漁船會快速繞著魚群施放巨大網具,並將網底收緊,將魚群圍困。
▶︎優點: 效率極高,能在短時間內捕獲大量漁獲,且網具不接觸海底。
▶︎缺點: 仍存在混獲風險,尤其可能誤捕海豚、鯊魚等。若管理不當,其高效率可能導致魚類資源的過度捕撈。
7. 流刺網漁法 (Gillnet Fishing)
流刺網是將網具垂直設置在水中,利用網目讓魚類在游動時,魚頭穿過但魚鰓或魚身被卡住。它能捕獲多種魚類,如白帶魚、烏魚、花枝等。
▶︎優點: 成本相對較低,操作彈性,能捕撈多種魚類。
▶︎缺點: 嚴重混獲問題,會不分種類大小地纏繞海龜、海豚、鯊魚等非目標生物,造成大量死亡。幽靈漁具現象嚴重,遺失的網具會長期在海中持續捕魚,對生態造成毀滅性影響。因其高破壞性,國際管制嚴格。
8. 拖網漁法 (Trawling)
拖網漁法是漁船在海中拖曳巨大袋狀漁網的捕撈方式。它是一個廣泛的類別,根據拖曳位置可分為底拖網和中層拖網。其主要爭議點在於對生態的廣泛影響。
▶︎優點: 效率極高,捕獲量大,能滿足大規模市場需求。
▶︎缺點: 極嚴重的混獲問題,不加選擇地捕捉一切生物。若為底拖網,則會對海底棲地造成毀滅性破壞。高效率也容易導致資源過度捕撈。
9. 底拖網漁法 (Bottom Trawling)
底拖網漁法是拖網漁法中對環境衝擊最大的一種。網具被設計成在海底拖曳,目的是捕捉生活在海底的魚蝦蟹等生物。
▶︎優點: 對於捕捉底棲性魚類和甲殼類非常有效率。
▶︎缺點: 被稱為「海底推土機」,會直接刮擦和摧毀海底的珊瑚礁、海草床等脆弱棲地,造成不可逆的生態破壞。同時也伴隨著極度嚴重的混獲問題,大量非目標生物被捕殺並丟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