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無名-(十)如常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清晨微白,薄霧纏著寧川府的廊檐與花樹,四娘的腳步極輕,像是刻意不願驚動這片尚未醒透的天地。她停在門外,沒有急著推門進去,只微微偏頭,透過門縫細細打量鋪內。

屋內燈火未點,隱約能見各自安穩的睡姿,呼吸聲深淺交錯,像一幅安靜的畫卷。四娘的目光逐一掠過,最後落在角落裡那張鋪位上。

阿冷蜷縮著身子,臉埋在臂彎裡,姿態宛如初到府中的那一夜一般無二。只是如今再看,四娘卻隱隱覺得不同。

這段日子,阿冷開始與人說話了,會主動幫忙,也會分得清誰是嬤嬤誰是婆子;雖還不夠圓熟,但已不像先前那般,只是木頭似的照做。

這一切四娘都看在眼裡,卻從未將其歸為自己的功勞。

「你啊,在夫人面前說得凶狠,怎的如今倒心軟了?」杜嬤嬤的聲音忽然在背後響起,帶著幾分調笑。

四娘轉過身,眉梢仍淡淡的:「我說得再重,也不過是為讓夫人安心。」

杜嬤嬤撇撇嘴:「那天打她手心的時候,也不見你手軟。」

「那是該打,這是該放。」一旁傳來穩重的聲音,是林伯不知何時走近,雙手負在身後,神情如常,「人心這東西,光靠打罵是長不出根來的。你若只靠懲罰,壓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哼,你總是這樣,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黑臉都給我來做。」杜嬤嬤斜了他一眼,雖是抱怨,語氣裡卻沒有半分惱意。

林伯只是笑了笑,不接話。

四娘垂目望著石磚間殘留的露珠,輕聲道:「教人,不過是讓她知道這人世還有光,自己要走的路,還得她自己挑。咱們能做的,不過是讓她有得選。」

三人默默站了一會兒,直到院裡的麻雀聲漸漸響亮起來,這才各自散去。

四娘走在回屋的路上,晨霧未散,腳邊濕氣涼意微沁。她的心思卻沒隨著林伯與杜嬤嬤的言語而散,反倒愈發沉靜。

她想起自己初進阮府時,那年她也不過十一歲,臉上還有山裡風刮出的紅疤。她不是自己來的,是被家裡人親手送進來的,說是為了給兄長湊彩禮。

幾錠銀子,換她一紙賣身。

那時她恨極了,恨得一身都是刺,說話頂撞,做事粗魯,誰靠近她,誰就吃虧。

旁人避她如蛇蠍,哪怕同齡的,也不願與她一處打水、洗衣。

是杜嬤嬤最先叫她去幫忙備藥,是夫人親手教她寫字、理帳。

一點一滴,如今想來,竟也過了快二十年。

她一路走過耳房、過小院,走至桂花牆邊,忽而停住。

那日在牙行裡,她見著那齜牙咧嘴的傻丫頭時,心底一震。

起初她以為自己是鬼迷心竅了,如今卻漸漸明白,或許,那不是衝動。

或許,是在那孩子身上,看見了什麼熟悉的影子。

不全是模樣,也不全是身世,而是那種在人世邊角裡,仍咬牙活著的氣息。

她低頭輕笑一聲,自嘲似的搖搖頭,卻也沒多說什麼,只又繼續向前走去。

當日午間,四娘喚了管帳的婆子進來說話,語氣和緩卻不容置疑。

「那孩子……阿冷,這兩日你們灶房可還用得上人手?」

婆子一愣,隨即會意,點頭:「是還缺個跑腿的,送菜領物,都是些瑣事,倒也不難。」

四娘頷首:「妳記得安排人稍加照看,但別插手太多,我要看她自己怎麼處。」

婆子雖不明其意,卻不敢多問,只應了聲是。

午後時分,阿冷便被派去灶房協助,那是她第一次脫離四娘的直接監督,獨自被拋入下人之間,面對人聲雜語、斤兩對算、炊煙油氣。她一如往常地安靜,照著指令做事,卻也不再只是機械地「做完」,而是開始「察看」,觀人眼色,試著從婆子們語氣中聽懂應該怎麼接話。

四娘沒有跟去,卻讓人隔著一層留心動靜。到了傍晚,那婆子回報道:「這丫頭腦子轉得慢了些,但還算聽話,沒惹事。」

四娘未言語,只在帳冊上點了一筆,心中卻已暗暗記下一筆。

第二日早晨,四娘喚來了阿冷。

院中光影斑駁,落在石階與簷下竹葉上,靜靜映出些許清涼。

花枝早早便站在一旁,看見阿冷被單獨喚去,眼中閃過一抹驚訝,又有點說不清的情緒。

她明白能被四娘單獨叫走,便是開始被真正看進眼裡了。

羨慕是有的,卻沒有半分忌意。待阿冷從屋裡出來,她悄悄湊上去,小聲叮囑道:「妳現在不一樣了,少說話、多看事、手快點,懂嗎?」

阿冷望著她,沒說話,卻點了點頭。

四娘立在廊下,將兩人悄悄的互動看得分明,心中一動。

這丫頭……也有些幫襯的本事。她思忖著,略一猶豫,便招了招手:「花枝,你也來。」

花枝一怔,然後眼睛一亮,像是捧了什麼貴重東西一般,用力點頭,小跑著跟上。

屋中靜坐,四娘看著兩人,一人眼神澄澈,一人眼光靈動,語氣不緊不慢地開了口:「你們先記住一件事,主子說話,聽的是意思,不是字眼。該回話的,要『是』,該安靜的時候,就要會沉住氣。」

她從旁取出兩盞茶盞,推至兩人面前:「來,我說一句,你們接一句。」

花枝反應極快,阿冷稍慢半拍,卻也不是全然不解。

四娘邊教邊看,心裡竟泛出幾分說不上來的柔意。

這孩子如今會點頭了,會聽話了,會在意旁人的幫助,也許,心裡真的開始亮了起來。

阿冷坐在那兒,眼前是茶盞、是陽光下微黃的桌面,也是花枝細聲細語的叮囑與四娘平靜無聲的注視。

她忽然覺得,胸口那處,有一點點熱。

那不是灶房的火,也不是夏陽的光,而像是一點——別人給的溫。

時光流轉,轉眼三月之期已過。

見習期滿,阿冷與花枝皆被四娘允許正式入冊,分派至灶房協助正職,從此得以名正言順地出入各處。

阿冷被分至外灶,負責清晨備水、洗菜與傳送早點,雖非要職,卻是腳力活,日日奔波於灶間與後院之間,衣裳常沾濕氣與灰塵。

花枝則被派至小灶內場,與婆子一道準備各房點心,巧手快言,頗得婆子歡心。

每日清晨,兩人總會在井邊打照面,一人提水、一人晾布,偶有閒時,便竊竊言語幾句。

府中人來人往,主子們的步履與聲音總帶著些遙遠的氣息,對她們而言,那是另一層天。

灶房則如人世基底,米糠油鹽、柴煙湯水,是她們的日常,是腳下的實在。

阿冷行事依舊安靜,卻已學會低頭應答、接過東西時雙手奉上,也懂得見婆子時略點頭,遇四娘時即刻止步行禮。

這些微小的變化,不被誰刻意表揚,卻在府中無聲地鋪開她的位置。

她不再是那個牙行裡齜牙咧嘴的陌生影子,而是真真實實,在人群之中,站成了一個名字。

一個叫作「阿冷」的、有人叫得出口的女孩。

日子一天天過去,阿冷與人接觸得越來越多。

她仍是寡言,不喜多話,眼神裡也少有起伏。但灶房的人都發現,她現在會主動開口了。

不是說笑、不是談心,而是乾脆俐落地問與答。

「這個怎麼切?」「我要多放一瓢水嗎?」「我換妳去挑菜。」

這些對話少而有據,像一塊塊平整的磚,一塊塊地往「人群裡的一份子」堆砌。

在外灶工作的她沒什麼變化,每日仍是洗菜、提水、掌爐,但偶爾也會被交代單獨看火,已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使喚的見習人。

而花枝則在小灶裡跟著婆子學了不少手藝,從切配、和粉、煎煮到蒸點,都一樣不落地記下。婆子說她巧,說不定再熬幾個月,能補進幫廚的行列。

花枝做的小點心在下人們之間廣受好評,特別是蓮香酥與艾葉糕,香氣足、口感好,連雲雀都私下來要過食譜。

雲雀是阮姑娘房裡的貼身丫環,年紀雖小,僅十一歲,卻自小經調教,行事穩妥,不逾規矩,為姑娘親自欽點,自八歲入房至今已三年。

小蠶則比阿冷與花枝早進府半年,因性子伶俐,近來被四娘提拔為身邊小助手,經常隨行辦事,熟人眼中已是未來有望之人。

三人因花枝手藝與性情相投,漸漸親近起來。阿冷雖話少,卻因與花枝形影不離,也被自然地納入其中。

這日午後,四人坐在灶房後院的石台邊歇腳,一邊啃著剛出爐的糖薯,一邊閒聊。

「再過兩月,新年賞銀就下來了。」小蠶咬著糖薯含糊說:「我今年想留一半,等明年買件冬衣給我娘。」

雲雀抿嘴笑:「妳孝順。不過銀子到妳手上前,可得先問問帳房嬤嬤兇不兇。」

說著說著,兩人突然爭論起誰大誰小,爭了半天也沒個結論。

兩人同時轉頭望著花枝,像是要從她口中聽出答案。

花枝笑了笑,搖頭道:「我不參與你們吵來吵去,要說誰大誰小,妳們自己比吧。」

雲雀眼珠一轉,挺直腰板,自薦似地笑說:「我在姑娘房裡三年多了,又最早得用,怎麼也輪得到我當大姊吧?」

話音剛落,小蠶立刻撇嘴:「說得好聽,誰不知道妳才十一歲,年紀最小還想當大姊!」

「可是資歷最長!」雲雀理直氣壯地說。

「那也不能倒著排呀!」小蠶哼了一聲。

花枝一邊笑一邊看向阿冷:「我們問問阿冷好了,妳多大了?」

三雙眼睛同時望來。

阿冷手上還握著半塊糖薯,抬眼看了看她們,過了一瞬才開口:「……應該是十四。」

「應該?」雲雀輕聲追問。

「牙行登記的時候,說是十四。」她語氣平平,說得很慢,卻不躲避目光。

「我也是十四。」小蠶說。

「我是十三。」花枝接道。

雲雀挺胸:「那我十一,可是姑娘親點的,怎樣都得讓我一個。」

「那我們就叫妳雲大姊?」花枝笑著打趣,「不過阿冷最高,真吵起來,得我們三個一起才拗得住她。」

小蠶捧腹笑倒,連雲雀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阿冷低頭看著手中糖薯,嘴角輕輕一動。

她沒有插嘴,但那抹笑意,像是石縫間長出的一點青苔,靜靜地、悄悄地綻開來了。

「對了,雲雀,妳的名字好聽耶,」小蠶忽然問道,「是誰取的啊?怎麼咱們叫起來都像菜名,妳就那麼俏生生的?」

「是姑娘取的。」雲雀微微一笑,語氣裡帶著點得意,又有點不好意思,「我原來不是叫這個的,是姑娘自己改的。」

「那是不是升等了就能改名字?」花枝好奇地問。

她話才落,一道溫厚的聲音從她們身後響起:「可以。」

四人一驚,回頭便見林伯不知何時立在灶房門邊,雙手負後,神情平和,眉眼帶笑。

雲雀、小蠶、花枝登時慌了,趕緊起身,手忙腳亂地收拾糖薯皮。

「林伯……我們不是偷懶,是歇一歇腿……」小蠶邊說邊咧嘴笑,語氣裡帶點撒嬌的味道。

「我們就是說說玩,沒真打算什麼的。」花枝也趕緊補上,一臉乖巧。

雲雀抿著嘴笑,輕聲說:「對呀,我只是答她們的問題……」

阿冷雖慢了半拍,卻也站起身,低頭無言。

林伯走近兩步,目光在四人身上轉了一圈,語氣柔和道:「沒事,歇歇也是應該的。丫頭們年紀小,嘴裡說說也不打緊。」

他看向雲雀,語氣微頓:「雲雀是家生子裡挑出來的,姑娘親點,才給她起了這名字。」

又轉向花枝與小蠶道:「妳們這些小丫頭本不歸我管,但若你們將來真有了用,想改個稱呼,幫妳們問問四娘也成,名字這事,從來不是不能改的。」

「真的呀?那我改個好聽的!」小蠶笑著說,眼裡閃著調皮的光。

「我就想叫花枝,順口又不容易忘。」花枝吐了吐舌頭,語氣活潑。

林伯笑了笑,點頭:「叫什麼不緊要,要緊的是叫得起,扛得住。」

這時,阿冷沒有說話,只靜靜地看著地面,腦中卻還在想「名字」這件事。

阿冷這個名字,是她被帶進府後第一個聽見、第一個被人喚的稱呼。她想,她是喜歡的。它簡單,像她。

忽然雲雀一轉身,眼睛亮亮的看著林伯,帶著點撒嬌的口氣說:「那林伯,妳先幫她們三個取個新名字好不好?等她們以後能改的時候就能馬上用啦~」

林伯哈哈一笑,眉眼帶著慈意,像看幾個鬧著玩的孫輩:「我這粗人讀書不多,哪比得上府裡教課的陳先生。真要我取,頂多取個渾名罷了。」

「像什麼渾名?」小蠶眼睛睜圓,好奇問。

「要不狗蛋?臭蛋?叫起來響亮,又好記。」林伯正經中帶著玩笑,一臉逗趣。

「不要啦——」小蠶笑得彎了腰,連連搖手。

「我也不要!」花枝搖頭,「叫那個,我肯定會被大家笑死。」

三人鬧成一團,笑聲掩不住。

林伯轉頭看向阿冷,語氣微頓:「阿冷呢?若是妳,也想換個名字不?」

阿冷抬起頭,看了林伯一眼,聲音不大卻很清楚:「我覺得現在這個就很好。」

她頓了頓,又道:「我挺喜歡的。不想換。」

林伯看著她,點了點頭,笑意更深了些,沒再多說什麼。

日子又過著,直到某日清晨,風中仍帶著露水的涼意,灶房外早已響起了第一聲柴火劈啪。

天還未大亮,四娘便喚了人。

她挑了福旺、阿冷與小蠶,一同出門去早市採購些特需之物。灶房近日預備新月節的茶點,需要細緻物料與新鮮蔬果,須得親自去市口挑選。

福旺力氣大,專門負責搬運;小蠶嘴巧眼快,善於與商販打交道;至於阿冷,雖話少,腳程穩、記性好,正合用來跟著記數與提籃。

她們一行人從後門出府,穿過還帶著露氣的街巷,沿著南邊繞過一排廢屋與舊巷時,阿冷忽然頓住了腳步。

她耳朵微動,眉心微蹙,轉頭望向那道破舊的巷牆。那裡傳來一聲哭喊,

「救命——!」

那聲音尖銳、決絕,像是從喉嚨最深處撕裂出來的,直直撞入阿冷心底。

她愣了一瞬。

她感覺到那聲音裡,有絕望,有恐懼,有掙扎著求生卻無力呼喊的顫抖。

她知道,那是有人在呼救。

她腦中忽地浮現一幕。

有一天午後,她從灶房回來,經過後院水井時,看到那個小丫環正拎著水桶踉蹌地走。水桶太重,女孩的腳步歪斜,最後連人帶水桶摔了一跤。

水濺了一身,小丫環撐著地爬起來,嘴唇抿得死緊,眼裡一片倔強與委屈。她沒有哭,也沒有看向別人,只是自己默默把桶扶起來,又去打水。

阿冷當時就站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她知道那孩子瞥了自己一眼,那眼神裡既沒有埋怨,也沒有哀求。

她什麼也沒做。

四娘雖然沒有責罰她,但問了她。

「妳為什麼不動?」

「不是每件事都要人教。妳要學做一個人,那妳得知道,什麼時候,手是要伸出去的。」

這些話無聲無勢,卻留在了她心裡。

之後的好幾日,有時候她會想起那張髒兮兮、濕答答的臉,那眼裡委屈又死撐的神情。

「救命啊——有人嗎!」

這次她沒有等。

沒有等福旺出聲,沒有等四娘下令,也沒有等小蠶去看清楚是不是真的有事。

她的腳動了起來,往前奔跑。

這一次,她沒只是站著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路路的異想平台
0會員
18內容數
個人創作小說的連載平台,第一次使用方格子沙龍,請多多指教。 相同作品同步連載於「POPO小說原創」平台
2025/07/10
阿冷被罰,但收穫了友情,開始漸漸像個人。
2025/07/10
阿冷被罰,但收穫了友情,開始漸漸像個人。
2025/07/09
阿冷身為丫環的生活,無意間犯了規矩。
2025/07/09
阿冷身為丫環的生活,無意間犯了規矩。
2025/07/09
少女擁有自己名字的那一刻。
2025/07/09
少女擁有自己名字的那一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連大人要算什麼?若只是簡單的數數,在下興許能幫忙。」衡無書清朗的聲音,搭配上笑得彎彎的眉眼,他緩步走來,自然而然加入話題。
Thumbnail
「連大人要算什麼?若只是簡單的數數,在下興許能幫忙。」衡無書清朗的聲音,搭配上笑得彎彎的眉眼,他緩步走來,自然而然加入話題。
Thumbnail
吳丹揭起白布,見阿爾吉善臉色泛清,但嘴角微笑依舊,他原本血跡斑斑衣裳已讓人換下,現著御前三等侍衛朝袍,靴戴齊整。吳丹見他腰間一無佩掛,便拿自己身上一塊翠綠玉佩給他繫上,又從屋角拿來凳子,獨自坐在阿爾吉善身邊,看著他手上那犴大罕扳指發呆。
Thumbnail
吳丹揭起白布,見阿爾吉善臉色泛清,但嘴角微笑依舊,他原本血跡斑斑衣裳已讓人換下,現著御前三等侍衛朝袍,靴戴齊整。吳丹見他腰間一無佩掛,便拿自己身上一塊翠綠玉佩給他繫上,又從屋角拿來凳子,獨自坐在阿爾吉善身邊,看著他手上那犴大罕扳指發呆。
Thumbnail
晚宴結束後,身心俱疲的小強回到客棧早早睡下。一覺醒來天才微亮,他覺得頭有些昏,就不知是否因為冬天門窗緊閉。 走出臥房發現長守、肖風都還在睡,小強不想打擾他們,便輕手輕腳出門散散步、透透氣。 早晨的空氣有些冷冽,但是也很清新。小強信步隨意走著,
Thumbnail
晚宴結束後,身心俱疲的小強回到客棧早早睡下。一覺醒來天才微亮,他覺得頭有些昏,就不知是否因為冬天門窗緊閉。 走出臥房發現長守、肖風都還在睡,小強不想打擾他們,便輕手輕腳出門散散步、透透氣。 早晨的空氣有些冷冽,但是也很清新。小強信步隨意走著,
Thumbnail
這天假日,子安、阿翔邀約在土地公,兩人坐在地上喝著珍奶! 「你要我找誰呢?名字都不知道要怎麼找?」阿翔煩惱的抓著頭皮。 「這週幫我注意放學的時候,又沒有我校的女生去你們那!」 「噗-你中央高中的資優生怎麼會到我們這邊啦,開什麼玩笑。」阿翔笑的把一顆珍珠從嘴裡噴
Thumbnail
這天假日,子安、阿翔邀約在土地公,兩人坐在地上喝著珍奶! 「你要我找誰呢?名字都不知道要怎麼找?」阿翔煩惱的抓著頭皮。 「這週幫我注意放學的時候,又沒有我校的女生去你們那!」 「噗-你中央高中的資優生怎麼會到我們這邊啦,開什麼玩笑。」阿翔笑的把一顆珍珠從嘴裡噴
Thumbnail
「阿翔,幫我找一個人。」 「子安啊,要找誰?」 「你學校的人。」 「好啊,哪一班的?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 「那要我怎麽找啊?」 「假日球場上説…」 子安掛了手機,夕陽緩緩落下,表情由原本的嚴肅皺眉,轉變成微笑,
Thumbnail
「阿翔,幫我找一個人。」 「子安啊,要找誰?」 「你學校的人。」 「好啊,哪一班的?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 「那要我怎麽找啊?」 「假日球場上説…」 子安掛了手機,夕陽緩緩落下,表情由原本的嚴肅皺眉,轉變成微笑,
Thumbnail
去了月見房裡沒見著人,阿离猜想,月見此刻應該在正廳,當他走到正廳時,就瞧見門外石階上,坐了一個人,阿离走向缺遂,問:『你是哪位?』 缺遂抬起頭,一時間愣了神。 好美的人。 缺遂收拾好情緒,站起身:『你好,我叫南缺遂。請問你是?』 阿离不用想也知道,這名叫南缺遂的人是月見帶回來的,於是,他露出
Thumbnail
去了月見房裡沒見著人,阿离猜想,月見此刻應該在正廳,當他走到正廳時,就瞧見門外石階上,坐了一個人,阿离走向缺遂,問:『你是哪位?』 缺遂抬起頭,一時間愣了神。 好美的人。 缺遂收拾好情緒,站起身:『你好,我叫南缺遂。請問你是?』 阿离不用想也知道,這名叫南缺遂的人是月見帶回來的,於是,他露出
Thumbnail
第二十六章  中正紀念堂 從善導寺一路往南走紹興南街,過了幾個路口,十多分鐘後便到中正紀念堂。滯留鋒才剛走,空氣中乾乾的吹著冷風。下弦月出現的時間還早,街上只有煢煢路燈的黃光照著寥落的幾個的行人。   從等待一直到見面,傅彥平始終沒能想到什麼安慰的好話。這一路上又是一片令人不安的沈默。
Thumbnail
第二十六章  中正紀念堂 從善導寺一路往南走紹興南街,過了幾個路口,十多分鐘後便到中正紀念堂。滯留鋒才剛走,空氣中乾乾的吹著冷風。下弦月出現的時間還早,街上只有煢煢路燈的黃光照著寥落的幾個的行人。   從等待一直到見面,傅彥平始終沒能想到什麼安慰的好話。這一路上又是一片令人不安的沈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