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裂缝里,我们都需要开始重新定义「我是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 / 一位在 AI 浪潮中坚持读书的人

凌晨四点,我醒了。

不是因为焦虑,也不是因为工作未完成,而是一种隐约的意识在敲门: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昨天的世界。

过去,人类的社会进化是一条线性的路径:农业、工业、信息化。

但现在,一场名为人工智能(AI)的技术地震,正让这一切拐了弯。


AI 时代,是文明的转折点

在 ChatGPT、Sora、Midjourney 这些技术飞跃面前,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

写文章的不是人类了。

设计图稿的不是画家了。

连代码、公式、论文,AI 都能写。

更震撼的是:

它不睡觉,不迷茫,不拖延。

而我们呢?

还在迟疑,还在焦虑「我们会不会被取代」。


后人类时代:什么才是「人」?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哲学家说:

「AI 正在逼问我们:什么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

从前,「存在」是有血有肉的。

如今,数字化身、意识上传、情感模拟,正在让「人」的定义变得模糊。

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将不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自我设计的存在」。

这一点,彻底颠覆了人类的「存在论」。


处于裂缝的人类:觉醒,还是沉睡?

我常说,我们这代人正踩在两块大地之间:

一脚踏在旧时代的惯性上:稳定、流程化、可以预判。

一脚踏在新时代的模糊里:混沌、突变、无法预演。

我们是「裂缝中」的人。

但正因为裂缝,我们才有机会选择:

是让 AI 统治我们?还是在 AI 浪潮中重新唤醒我们自己?


我给自己下的挑战:一天一本书,对抗 AI 的学习力

AI 一秒读完一本书,而我——哪怕要用一整天,我也要读懂一本书的灵魂。

所以,我发起了一个行动计划:

📚「与你共读·一天一本书」挑战

每天读完一本经典,不是速读,而是带着问题,读到心里。

我想挑战的不是 AI 的速度,而是人的理解力、思考力和觉察力。

🔥 我读书,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更清楚地活着

面对 AI 的崛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回答:

我是谁?

我能做什么?

我凭什么活得有价值?

书,是我在迷茫中点亮的火。

而读书,不是去比「谁知道得多」,而是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替代。


📩你是否也愿意跟我一起,开启「一天一本书」的计划?

📚推荐一本你最想读或想重读的书,留言告诉我:

你为什么选它?它跟你的「人类自我觉醒」有什么关系?

👣这个时代走得太快了,

一个人可以走的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的远,跟我一起一天读完一本书。

给「人类的存在」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言清风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莫言清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苏州的雨下得细密,像针,又像丝。林婉儿坐在窗边,看着一团团湿雾挂在枇杷树的枝头,手边的手机震了一下,是妹妹发来的微信语音:“我最近又难受了一次,年后这是第二回了,医生说查不出原因,可能……脑子里长了什么东西。” 林婉儿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怎么突然不舒服了?是哪里不
2025/04/08
苏州的雨下得细密,像针,又像丝。林婉儿坐在窗边,看着一团团湿雾挂在枇杷树的枝头,手边的手机震了一下,是妹妹发来的微信语音:“我最近又难受了一次,年后这是第二回了,医生说查不出原因,可能……脑子里长了什么东西。” 林婉儿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怎么突然不舒服了?是哪里不
2025/04/07
昨夜,一场鹅毛大雪突如其来,天地间寂静无声。梦中,我突然想起院子里那些精心养护的花,它们在风雪中无助摇曳。于是我急切地想着,要赶紧去把它们搬进屋内。那一刻,心里满是对脆弱生命的怜惜与保护,仿佛那些花不仅仅是植物,更是某种柔软而珍贵的情感投射。 场景忽转,梦里我将与小马一同出发去旅行,要赶飞机。
2025/04/07
昨夜,一场鹅毛大雪突如其来,天地间寂静无声。梦中,我突然想起院子里那些精心养护的花,它们在风雪中无助摇曳。于是我急切地想着,要赶紧去把它们搬进屋内。那一刻,心里满是对脆弱生命的怜惜与保护,仿佛那些花不仅仅是植物,更是某种柔软而珍贵的情感投射。 场景忽转,梦里我将与小马一同出发去旅行,要赶飞机。
2025/04/01
公元2125年,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建造了第一个永久居住基地——红沙之城。 11岁的图图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地球孩子。他的爸爸是火星植物学家,妈妈是飞船工程师,而他最爱的,是基地外那颗叫“种子号”的小智能机器人。 “种子号”长得像一颗银色南瓜,有六条弹簧腿,最厉害的是——它能种植物!只要它的“肚子”里装
2025/04/01
公元2125年,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建造了第一个永久居住基地——红沙之城。 11岁的图图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地球孩子。他的爸爸是火星植物学家,妈妈是飞船工程师,而他最爱的,是基地外那颗叫“种子号”的小智能机器人。 “种子号”长得像一颗银色南瓜,有六条弹簧腿,最厉害的是——它能种植物!只要它的“肚子”里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2024 0521今日塔羅:學習者 Learner   以前總會說,「太陽底下確實沒有什麼新鮮事」,安撫著大驚小怪,呼天搶地的人們。 這幾年高科技的發展,去除掉人的貪念,對於權勢的慾望而製造許多的戰爭、紛爭以外。 我想以前的網路免費電話和視訊,到近年的人工智能,這應該都是新鮮事了吧。  
Thumbnail
2024 0521今日塔羅:學習者 Learner   以前總會說,「太陽底下確實沒有什麼新鮮事」,安撫著大驚小怪,呼天搶地的人們。 這幾年高科技的發展,去除掉人的貪念,對於權勢的慾望而製造許多的戰爭、紛爭以外。 我想以前的網路免費電話和視訊,到近年的人工智能,這應該都是新鮮事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