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信安。你有沒有感受到最近的AI風潮呢?
以往要使用AI工具,至少也需要要懂點程式語言,甚至是需要有資訊背景的人才能使用,不過自從2023年生成式AI開始普及,你只要透過對話的方式給AI詠唱(Prompt),就可以輕易地使用AI工具。
各大廠商也嗅到這波AI商機,紛紛投入資源在AI工具的開發和導入,讓身處在這波浪潮的你,不斷有新的AI工具可以使用。
但是,你是不是覺得開始有點難消化了呢?工具多到有選擇障礙,甚至不斷追蹤AI的最新消息和工具,深怕不趕快學會這些工具,自己某一天會被AI所取代。
這本書《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的作者,依據在AI產業多年的經驗,反而建議這時候應該「以不變應萬變」。
換句話說,與其將你的注意全放在不斷變化的AI技術上,更需要專注在不會改變、有價值的軟實力,也就是底層邏輯。
接下來,讓我來分享其中我消化後得到的觀點,或許對你也會有幫助喔~
書中有針對企業、個人提出很多不同的建議,這邊我以「上班族」的角度,分享幾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概念。
以往的我,很喜歡試玩新的AI工具,像是用Midjourney生成生動的照片,或是拷問ChatGPT看會不會生成奇怪好笑的東西。說不定你也有這樣試過,一開始是很新奇好玩沒錯,但最後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應用。
所以,建議可以改用專題式學習(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從真實世界的情境出發,思考如何用AI解決問題、提升效率,從中使用的AI工具、解決方案就能更接地氣,而不是為了用而用。
必須在自身領域專長的基礎上,再善用AI這個放大器,解決真實問題,才可以達到與同行拉開距離,有倍數的成長,進而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情勢。
即使你已經了解實戰的重要性,但在這充滿波動性(V)、不確定性(U)、複雜性(C)、模糊性(A)的時代,還是很容易在不確定問題的狀況下,就作出決策和提出解決方案,導致資源都用在錯的地方。
所以,建議更好的做法是要懂得質疑問題,先確認問題背後的命題是成立的,再往下提出解決方案,確保資源用在對的地方。
找到真實世界的問題之後,下一步就可以開始尋找AI的解決方案囉。這時候保有終身學習的心態,敏捷地應對AI的浪潮,更能幫助你找到適合的方案。不過,那該如何培養這類的成長型思維呢?
相信自己能學會一項新的技能:
有自信就會主動,推動自己保有好奇心去學習。當開始有就不懂、不願意嘗試的念頭時,可以這樣為自己打氣。
自我管理,分配時間資源:
隨著學習越多的工具,越會發現根本學不完。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東西,優先收斂和聚焦在重要的議題上,剩下就當跨領域的嘗試就好。
不斷迭代和自學:
由於AI工具和技術不斷推層出新,幾乎無法學一次就一勞永逸,還是要持續地自學和迭代。當真實世界遇到新的問題時,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還是新學的工具已和實際脫鉤要再收斂?
相信你有了以上的底層邏輯,可以幫助你自己至少在這AI潮流中不會再迷惘,知道該如何和AI共處。
不過,即使AI可以放大自己的生產力,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終究有限,為了要再提升AI放大器的效果,就需要進行團隊合作。
不只是你自己好,更要讓團隊好才會一起好,而不是一枝獨秀自high。這樣專案才能走得長遠,解決一個人無法成就的困難任務,這也是現在很多公司積極再推廣數位轉型的原因之一吧!
一個人跑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
已經看到這裡的你,不如現在幫我按個小小的喜歡❤️吧!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