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是很奇妙,怎麼可以同時覺得過了好久,又短得像一瞬。
2025年對半的6月底、7月初,姐姐從花蓮搬回家;男友也是,從臺北回屏東。是不是有點像那句話,這道門關起來,那扇窗會打開;有人回來,有人離開?好一個擦身完美接棒。
時間長,想來去了好多地方,貢獻好幾次國旅,台南、蘭嶼、苗栗、宜蘭,甚至跨到歐洲德國。還有各種很平凡細瑣的時刻,像是我取貨新手機、你採買文具,探訪巷口的新式日式食堂,或是夜市鹹水雞、滷肉飯。時間短,客觀事實不過一年又五個月,再往前推四個月,交友軟體上你幾張耍文青的照片、還有放在自介上第一句就不知所云的句子(後來才知是deca的歌詞)*,以及當時和幾人交手後我心神疲憊,抱持著近似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想說好吧,再試一個,今年就這樣吧,再不行就先休息,然後開頭就問你最近聽什麼,開啟每日一回留言版模式聊天,再演變成滿足我個人文字欲望的小作文模式。
*他寫:「他用石頭幫街上關燈,漆黑的道路上沒有……」,是出自deca joins的〈路〉,原來句末點點點的部分是寂寞的人,OK,他想表示他是寂寞的人,採取一個懂的人就懂的策略。很顯然我不懂^^。
大概是很多回憶濃縮在短短的時間裡頭,以致於此時有個老套的感受——像夢一場。姐姐回來了,好似一切回到那段我過得再熟悉不過的小日子。誰旋風式地來了又走了嗎(抓頭)。
難過的落差點是不能繼續在我的城過上小日子,但清楚又明白的是,這本就是一個已知高機率發生,且非常合理的人生選擇道路,完全不能、不知道如何反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現在這本要開始好好唸唸看。
(遠距)故事會如何發展呢,只能繼續看下去哩。

送男友一程~
後記
一則憂傷,一則也興奮回歸自己的小日子,好比願意重新寫文章、更多時間可以看書了。看看上面提到的日式食堂、德國遊記、遠距心情,或是日後與男友相約見面到不同城市探訪,都是滿滿的寫作素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