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士兵」的理想與現實:法國共和軍隊和「義務兵役制」的社會矛盾(1872-19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1872年實施「義務兵役」以來,法國軍隊成為共和理想、社會秩序與服從權力之間的矛盾場域。

「公民–士兵」的共和理想:從甘貝塔到制度化兵役

「共和派」領袖如甘貝塔(Léon Gambetta)堅信,民主體制中的每位公民天生便是士兵,軍事服役不僅是保家衛國的職責,更是政治參與的象徵。在此觀點下,軍隊應該反映整個社會的面貌,成為全民共同承擔的民主機制。因此,法國在1872年正式引入「義務兵役制」,試圖把軍隊「社會化」,使其不再是菁英或貴族的特權。

這一制度改革象徵著共和政體的現代化與統合邏輯,透過「徵兵」制度建立「人人平等」的服役義務,將政治權利與軍事義務相連結。這種制度設計不只關乎軍事部署,更攸關民主價值的實踐。

raw-image

軍隊中的社會摩擦與秩序挑戰

「義務兵役制」的推動使軍隊中出現來自各種社會背景的年輕人,打破了過往軍隊階級分明、指揮清晰的秩序結構。這種社會的多元性引發了軍中「紀律」維持上的難題,也暴露出制度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許多軍官仍舊秉持傳統權威與階級觀念,對來自基層的士兵存在偏見與排斥;相對地,士兵們也常對軍中規則與服從命令產生不滿。這種緊張關係導致了軍隊成為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微縮模型,無法完全實現共和理想所賦予它的社會整合使命。

社會抗拒與「反共和」情緒的延續

儘管共和政府試圖塑造「民主軍隊」的形象,但社會上對「徵兵」制度的接受度並不高,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與保守社群中,普遍存在對「服役」的不滿與逃避行為。這反映出軍隊與一般民眾在價值觀與身份認同上的距離。

此外,軍隊內部仍存有頑強的「保王派」與「反共和」勢力,他們常將軍隊視為捍衛傳統秩序的堡壘,而非民主改革的工具。這些力量在制度下表面妥協,實則持續抵制共和理念,使軍隊成為一個政治鬥爭的場域而非統合象徵。

去神話化的歷史觀與「公民-士兵」迷思的解構

歷史學者 Raoul Girardet 批判了「公民-士兵」這一理想化形象。他認為,軍隊的真實面貌往往被政治神話所遮蔽,尤其在如「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中,軍隊與共和制度的緊張關係被公開放大,暴露出民主社會中軍事體系的保守性與排他性。

Girardet 的批判使學界開始重新思考軍隊的政治性與象徵性,認為它不應被簡化為民主的守護者,而應被視為一個具有自主邏輯與內部張力的社會機構。

「軍事社會學」的興起與「服從」概念的再定義

近年來「軍事社會學」的興起,讓研究重心轉向士兵的日常經驗、階級互動與社會化過程。這些研究強調,軍隊不僅是制度性的「國家機器」,更是一個充滿社會意義的空間,士兵在其中學習服從、認同國家、建立集體記憶。

「服從」不再被簡單定義為對命令的接受,而是涉及情感認同、文化背景與社會地位等因素的複雜產物。應從更細膩的視角來看待軍隊—它不只是力量的象徵,更是反映社會結構與政治文化的鏡像。

共和國與軍隊的關係,是制度改革也是社會矛盾的縮影

回望法國共和體制建構過程中軍隊的角色,它既是民主理想的承載者,也是社會排斥與權力運作的再現場所。「區分與服從」成為軍隊與公民之間的緊張關係:軍隊在「區分」中塑造「紀律」,在「服從」中建構「身份」,但這兩者卻又彼此衝突,使軍隊成為共和建設中最為矛盾的象徵之一。

參考書目: Marly, Mathieu. “Introduction générale”. Distinguer et soumettre: Une histoire sociale de l'armée française (1872-1914).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方文化史
2會員
44內容數
介紹歐美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藝術、文學、神話、傳說、思想、宗教和民間信仰、心理與精神狀態........
西方文化史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一、歷史背景:「啟蒙理性」與教會的回應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法國社會深受「啟蒙運動」與大革命的影響,「理性」主義與科學精神逐漸取代傳統宗教的權威。天主教會在這一時期面臨信仰危機,為了維護其正統性與社會影響力,教會開始重新詮釋其教義,特別是在面對迷信、巫術與神秘主義等議題時。
Thumbnail
2025/07/06
一、歷史背景:「啟蒙理性」與教會的回應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法國社會深受「啟蒙運動」與大革命的影響,「理性」主義與科學精神逐漸取代傳統宗教的權威。天主教會在這一時期面臨信仰危機,為了維護其正統性與社會影響力,教會開始重新詮釋其教義,特別是在面對迷信、巫術與神秘主義等議題時。
Thumbnail
2025/06/21
「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深刻地塑造了紐奧良的法國移民社群。在1789年至1815年這短短的二十多年間,紐奧良經歷了獨特的政治和人口變遷,從西班牙統治過渡到法國統治,最終於1803年併入美國,並在1812年成為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在此期間,該市接收了大量不同背景的法語移民潮。 這些移民潮主
Thumbnail
2025/06/21
「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深刻地塑造了紐奧良的法國移民社群。在1789年至1815年這短短的二十多年間,紐奧良經歷了獨特的政治和人口變遷,從西班牙統治過渡到法國統治,最終於1803年併入美國,並在1812年成為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在此期間,該市接收了大量不同背景的法語移民潮。 這些移民潮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
Thumbnail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在獨裁國家中的自由vs.民主國家的自由, 哪一個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不論身處哪裡,都是自由的 在獨裁國家和民主國家中,自由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實現方式。 獨裁國家中的自由 在獨裁國家中,自由通常被視為由國家或領導人賦予的權利和特權。這些權利和特權可能受到嚴格的限制,...
Thumbnail
在獨裁國家中的自由vs.民主國家的自由, 哪一個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不論身處哪裡,都是自由的 在獨裁國家和民主國家中,自由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實現方式。 獨裁國家中的自由 在獨裁國家中,自由通常被視為由國家或領導人賦予的權利和特權。這些權利和特權可能受到嚴格的限制,...
Thumbnail
年輕人你們只要記得!是民進黨執政時讓你們恢復一年兵的就好
Thumbnail
年輕人你們只要記得!是民進黨執政時讓你們恢復一年兵的就好
Thumbnail
❙孫文❙ 為了界定民權,對「政治」一詞先予定義: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漢語❙ 文化中沒有「政治」的概念,但有「政」和「治」兩個概念。按語源,「政」是征伐的「征」,原義就是武力統治之意。「治」則是政權穩定之義。 ...
Thumbnail
❙孫文❙ 為了界定民權,對「政治」一詞先予定義: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漢語❙ 文化中沒有「政治」的概念,但有「政」和「治」兩個概念。按語源,「政」是征伐的「征」,原義就是武力統治之意。「治」則是政權穩定之義。 ...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民主制度,真的為所有國家帶來了富裕跟繁榮嗎?
Thumbnail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民主制度,真的為所有國家帶來了富裕跟繁榮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