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的愛情
最近一庄家暴的悲劇,令人震驚、憤怒、悲傷。不幸的婚姻,讓曾令人稱羨的佳偶成了怨偶,變調的愛情,毀了一個美滿的家庭。這只能說「愛」可以是雙面刃,能真愛ㄧ生,也可能玉石俱焚。
只是一夜夫妻百世恩,為何非得走到這樣的田地呢?都說西方人離婚多,但他們在仳離後多數仍保持連絡,甚至還邀請對方参加婚禮,真的是好聚好散,珍愛情緣。反觀我們的社會離婚後形同陌路,對簿公堂、暴力相向再所多有。是西方人用情不專,還是我們情執太深呢?民國才女林徽茵的散文《關於愛情》曾這樣寫到
「在陽光下和喜歡的人一起筑夢,亦是幸福 。 守著一段冷暖交織的光陰,慢慢變老,亦是幸福 。停留是剎那, 轉身是天涯 ,有緣的人無論相隔千萬之遙 終會聚在一起, 偕手紅塵, 無緣的人縱是近在咫尺, 也恍如陌路。 無份相逢。 流年似水太過匆匆, 一些故事來不及真正開始 就被寫成了昨天。 一些人還沒有好好相愛就成了過客 ,你是我種下的前因, 我又是誰的果報。」
有緣人是幸福的,無緣的人萍水相逢,無愛無份,人生過客,無關愛情。
民國才女筆下的陽光愛情,白頭偕老、前世今生至死不渝。那個在民初樸質愛情的靈魂,有著深信因緣果報的慈悲。
只是如今現實磨人,美麗愛情也不堪折磨,離婚率居高不下,前因的愛今生的果,有緣有份又怎麼樣,當情份已盡,愛情變調,一切都覆水難收,成了昨日情事,無愛成恨了。
如此,變調的愛情,破碎的婚姻,讓人明白愛情不是虛無縹緲的情事,而是在活脫脫的生活瑣事。這個人生的感悟,除去了愛情的面紗,呈現真實。實義也就是夫妻要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如膠似漆,在柴米油鹽中相濡以沫。才是堅貞的愛情。
托爾斯泰在《戰争與和平》曾言:
「愛情不是语言所能表達的,只有用生活、用生活的全部来表達它。」
文豪的智慧諍言。
即謂享受愛情的甜蜜,也要對愛情負責。
甜言蜜語也要有麵包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