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20:15 全文完
感謝文章捐贈者,本系列未來只在《少林藏蛙閣》發行……
你知道「聽故事」是投資者最大忌諱嗎?
收到這個題目時,傻瓜青蛙就知道答案是什麼,智原很妙,是一家凡事都需要解釋的公司,但是當時你絕對不會相信咱的解釋~咱公開說過很多次,不會說你不相信的事,就請你等待咱「轉折點」發文,不發文就是繼續等待,結果等來將近四成的跌幅。
還是很妙,已經慢慢接近轉折點了,聽故事順便聽歌……

20250714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新聞像是面鏡子,本身一扭曲,世界就變態~關稅影響不到領域是投資的沙漠綠洲
在講述分析智原之前,得先了解財經新聞運作邏輯,不然你一定會一直問:「呃,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收到題目時心中早有答案,但是需要時間,等待讓公司揭露訊息,免得你以為錯過投資機會!

最後高點跌掉64.64%,故事還在進行中……
『造假新聞』~他是新聞金童還是謊言專家?
這是明天《盜井筆記》主題,告訴你現代新聞如何運作,即使嚴謹的德國新聞界巨頭《明鏡周刊》,也曾經發生杜撰醜聞與危機!~傻瓜青蛙寧可多寫一篇,也不願意相同題材內容,在兩篇文章中發表,這會是一本「讓記者坐立難安的一本書」。

『揭發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虛實的取捨~如何才能算是真正的記者?」
「吹哨者」選擇以冷靜的陳述取代譴責,因為這就是新聞從業者,所必須具有的基本態度,你知道台灣的新聞,特別是政治與財經的新聞,謊言早就超過了事實,我們需要的不是譴責,而是捫心自問:「這世界怎麼了?什麼是我們的普世價值!」
這個職業(記者)是灰色的,有很多灰色地帶,我們寫的報導也是。這些文章本身就可能帶有矛盾、挫折和不足。在調查之後出現的只是基於事實的敘事,這些敘事永遠只能呈現接近事實的內容,對人、對事、對真相,從來無法完全公平。
傻瓜青蛙經常說,如果咱的觀點與主流矛盾,你最好相信本蛙說的~因為咱會堅持不受任何利益左右 ,各位資淺蛙友大概不知道,咱第一次收到死亡威脅,並非揭發了什麼企業或主力的弊端~而是說了一句:「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財經新聞的謊言,早已多過事實」。
可悲的是,沒有誰敢公開與本蛙辯論,只有恐嚇威脅殺咱全家,幹,這就是台灣財經新聞界,利益薰心的一堆共犯,傻瓜青蛙網路發文五年,從來沒有任何新聞界,願意引用或轉刊咱任何文章,這就是說真話的代價。
《人類大歷史 》-「講八卦」跟「說故事」讓我們統治世界
想起《人類大歷史》中一句話:人類是唯一會「說故事」的動物!所以才會想扮演上帝~在投資實務上,這句話有個殘忍的解釋,若想要設計一個投資陷阱,就只要編織一個美麗的故事,而且即使被騙上無數次,投資人也很難「不藥而癒」。
這個「黃金詐騙」模式,世界各地都有,中國近幾年也抓了不少,你所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詐騙」的需求,國際黃金價格受到推動,完全脫離合理範圍,且這個新聞也不是偶發,三年前就有台中朋友上過當,正如同現在新聞追蹤到的,受害五人會「死諫」,是因為長期報案不受理,台中檢警消極的態度讓人質疑。
每個想選總統的市長,都會選擇這麼做,在台灣你不要少見多怪!
知道這些「血黃金」事件後,咱再也不談貴金屬,詐騙衍生需求如何分析?今天終於可以說了,不然說了誰信呢!?
銅期貨的背後,一定也有骯髒的事實,全世界金屬銅的需求,第一順位是電線電纜,第二順位則是營建營造,全球房地產業如此不景氣,銅的需求及價格,怎麼居然逆向而行??
還需要解釋什麼嗎?直接告訴你答案!~應該是銅的交易量及庫存量,中國長期造假,帳目上對不起來,所以必須趕快補足,其實去查期貨交割倉就知道……就像台灣房地產行情,只有咱判斷的是對的~真理不是誰大聲就算……
曾有個聊天網站叫「尋夢園」,但不會真的滿足你的夢想
呃,以前有個宅男部屬,工作還算認真,卻總是上班打瞌睡,原來是沉迷在「尋夢園」聊天室,還真有不少人在此尋夢,而且根據聊天室潛規則,越到半夜言詞越露骨,也越有機會私約見面,反正就本蛙觀念,這是屬於非電玩的網路遊戲。
一直到「尋夢園」上了社會新聞,咱那個宅男部屬去做筆錄,才發現是個連環詐騙案,有個女孩每天「講八卦」及「說故事」,光憑悲慘的故事及照片,就讓想見面的男生們,平白匯了不少錢,結果對方是個半老「肥婆」!
有些話只對朋友說,那「肥婆」的暱稱~就是「淡水河邊的女孩」!
後來我才知道 有些話你只對朋友說 你們叫它做 淡水河邊的 Men’s talk
後來我才明白 有些事你只對朋友說 我和你就像天和地 你是雲 天上飛 而我的淚水 滴成了河
智原的問題在於科技的名詞太多~偏偏都是模擬兩可,倉鼠到豚鼠都是鼠
- 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委託設計費用:是指研究、開發、設計和測試一項新產品的單次成本,不同於必須持續付出,以維持正常生產運轉的生產成本。
但這筆單次收益可高可低,而且後續不再帶來收益,明明說得如此清楚,偏偏就有人幻想,每年都不斷有高額NRE。
- IP 在半導體產業翻譯為「矽智財」,全稱「智慧財產權核」:IP 的功能在於幫助降低晶片的開發難度、縮短開發周期,並提升晶片性能,由公司向外界提供,採取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問題就在於你的IP是否夠硬,這個就像鑲嵌一個皇冠,這個元件的存在能夠為其添色多少,智原是一家老公司,但是製程技術並不先進,並沒有什麼夠硬IP。

- MP根本不是半導體專用名詞,就是一般所謂的Mass Production 量產:說實在還不如MP魔幻力量來得吸引人,通常指的是協助量產銷售給客戶。
智原這次的「貓膩」,就是公司所謂的MP,不只是交付晶圓代工,還包含了協助先進封裝,當然它不是專業封裝測試廠,目前也只有2.5D的實力,比較先進的封裝技術,最快也要2026年Q1以後。
你怎麼知道,呱,真的說的沒唱得好聽!!
要如何責怪夏天的一片海洋?她從來就不曾屬於你~智原也不算騙你,只是你們都在「尋夢園」,兩個人都有慾望,它比你知道如何滿足自己的慾望。
你能不能借我一秒看我一眼 我的溫柔能夠為你不顧一切 越沉醉越沉退 越濃烈越遙遠 我不怕醉 心不怕碎 只要你一眼 我還是愛著你 你還是冷處理 我還是愛著你 我仍無法前進 你是我的生命 再煎熬也不能抽離 你的笑容聲音眼神呼吸無法忘記
智原經常是在自己劇本裡,演別人的故事!就像「書卷一夢」裡愛情轉圈圈
智原在疫情之後,有兩段股價高峰期,這是一家老牌IC設計公司,曾經短暫當過股王,與其說投資人對公司熟悉,不如說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 2022年起那波行情,屬於標準晶片缺貨、商機溢出,投資人顯得相當理智,所以股價與營收成長率幾乎一致。
- 2023年後那這波行情,由於很多「千金股」崛起,都有從事NRE、IP矽智財,這家公司就跟著混水摸魚了。
然後公司放話了,說要逐漸淡出IC設計市場,未來要朝專業的NRE、IP矽智財、ASIC、SOC邁進~一直到營收年成長率轉負,投資人才從「天方夜譚」醒過來,發現旁邊都是「四十大盜」!就是這波大崩盤起點。

今年初的二、三月,智原營收猶如火箭發射,第一季創下74.38億營收歷史紀錄,累計年營收成長188.43%~就是這時候收到這個題目,不管二月底法說如何天花亂墜,本蛙堅信這家公司,不可能有那個實力,唯一的答案就在第一季季報,出爐時間底線是五月十五日。
加上「四月股災」股價完全不堪一擊,本蛙決定靜靜等待財報公佈,營收破紀錄激增下,毛利率最銳減,原來這部分業績來自於封裝測試,也就高毛利是IC設計公司,兼差做低毛利率的封裝測試,營收成長驚人,毛利其實也沒高多少!

反正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大家高興就好!~千萬別說智原拿營收騙股價,他可是天量營收一公佈,股價就開始往下崩跌。反正就是很像「主力陷阱」,呃,很像、很像、很像……

法說的內容經過財經媒體美化後,你根本不知道為何狂跌?
智原跟創意基本上完全不同,由於集團企業聯電已經放棄先進製程,智原的NRE、IP矽智財根本不可能值錢,都是投資人自己幻想出來的。
公司也很聰明,目前的確跟三星晶圓代工的客戶,合作5到8奈米的製程產品,具有多少商機,反正你自己想像,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獅子王 應該認同……
那個封裝是先進製程封裝,所以將營收納入先進製程,好像你也不能說他錯~可是為啥不單獨列為封裝測試項目呢?畢竟那是完全不同的業務項目。

那個MP是協助封裝的出廠價造成

公司也不算說謊,那個封裝測試的確是高階製程封裝
有許多你無法理解的故事,是不是真鬧鬼,技術分析才會透露
到底智原有沒有說謊,呃,怎麼比本蛙還固執呢?嗚嗚嗚,真的有,但保證公司說,那都是是環境多變!
公司在這兩次法說會,都說第二季營收,還能繼續維持高檔,只比第一季衰退30%,而且客戶繼續下單意願很強烈,其中有70%營收來源,是不得不繼續下單的長期客戶:
- 第一季營收為74.38億。
- 第二季營收為45.12億,衰退了40%。

傻瓜青蛙嘴巴大放、舌頭長,還全身都有毒,反正你們都看懂了,咱就不要再毒舌了!

《附錄》材料KY:每個月都要解釋為何營收不如預期的企業
每個月與其說,你在等待這家公司的營收,不如說是在等待對營收的解釋,那個月不是出乎意料而且荒謬,事先毫無邏輯可言,事後只能不斷解釋。

台灣加熱菸至今仍未有業者通過審查。
煙草是個非常穩定的產業,一家上軌道的相關公司,應該有可預期的營運模式
下面三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在材料KY的公司訊息及投資網紅,從來都不敢正式說明~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大的市場?為什麼這個非法市場,還大於合法市場?遲早投資人需要真正答案。
違法「電子煙、加熱菸」開罰創新高 5個月累計1.4億 2025年06月17日
2年半無業者通過!加熱菸審查「11家變7家」國健署曝原因:有8大缺失 2025年7月10日
美國FDA至今僅通過IQOS一款加熱菸:背後的科學門檻與制度嚴謹 2025年7月11日
立法院於2023年1月12日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新法,依規定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菸則須經過上市前《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請大家留意台灣是『禁止電子菸』,嚴格審查『加熱菸』,而且美國、中國、歐盟對『加熱菸』態度都是如此。
這種『灰色禁令』的產業,很容易因為政府一個態度,對產業的後續發展有極端的影響,投資這樣的公司,一定要有非常強烈的風險意識,更不要太相信公司揭露的數字。
材料-KY 6月營收續創同期新高 絲束和醋片需求強勁2025-07-08
材料-KY(濟南大自然新材料)說明,為提高生產效率,規劃2階段約10天停工歲修(5月及6月),致使絲束出貨略受影響;同時,受新台幣持續升值影響,導致合併營收承受壓力。
對喲!每個月如果不解釋,你還都得被驚嚇一次,還蠻像當年博達的,差別是沒有美麗的集團總裁!

一位股市分析者別發神經幫公司背書,不懂財報不要妄下結論,最終害人害己

這是公司對外揭露貨幣實際庫存,請記得功能貨幣是人民幣

這是上一季材料KY的匯對損益,是哪種貨幣引起匯兌損益,財報附錄當中避而不談
真的奉勸股市發文者一句話,如果你不是創業者,也不曾參與公司實際決策,不要看到網路文章或EPS就幫公司背書,經商成功必須有很多人格特質,包含欺騙與隱瞞~至少一定欺騙公司的競爭者,一定隱瞞對公司不利的訊息,會不會欺騙股東,甚至被股東控告詐欺,事情沒爆發前,你根本不會知道。
騙誰呀!材料KY的「功能貨幣」是「人民幣」,也就是公司的營收及獲利都是用人民幣計算,然後再「換算」成為台幣~六月份台幣才升值0.09%,能夠有什麼影響?

法說會說的洋洋灑灑,外銷全球60餘國,各國外銷比重從來都不說清楚,每次提問每次迴避,反而說一大堆木材的故事,說是外銷俄羅斯市場金額龐大,但卻沒有什麼俄羅斯盧布的帳款,莫忘了俄羅斯正被制裁,不會採取美元報價,那麼就是直接用人民幣報價,這個是公司的「功能貨幣」,人民幣報價哪來匯損。

這家公司最神奇的地方,就是無論帳齡多少,或是逾期多久,全部都不用提列備抵呆帳
千張以上大股東,有沒有趁股票分割時落跑,教各位一個簡易的算法
之前傻瓜青蛙就說過,公司分割股票的目的,就在於大股東準備出脫股票,維持原來的持股架構,不但需要申報轉讓,將近千元的股票申讓,一定會引起主管機關的注意。
由於材料KY是一股分割為十股,所以凡是分割前擁有100張以上者,分割後就會自動成為千張以上大股東,按照表中數據,分割前低於100張者,佔了34.98分%,就表示65.02%者會成為千張以上大股東。

可是實際上公佈時,上周千張以上大股東,只剩下64.38%總持股比例:
65.02% - 64.38% = 0.64%,按照這個算法,未來偷賣者恐怕不少,而且目前政府的規定,是低於選任時持股轉讓才需要申報,未來大股東怎麼賣都不用申報,小心這才是分割的真正原因。
- 股票分割後第一週(七月第一週):千張以上大股東,持股比例減少0.64%

- 股票分割後第二週(七月第二週):千張以上大股東,持股比例再減少1.99%,短短兩週已經減少2.63%的持股。
數字會說話,不要不清楚內幕,看看網路新聞、對照EPS編故事故事,就說什麼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大股東如何誠信,自己永遠不會賣股票,小心真相揭曉那天,你會從網路上永遠消失!
既然想要在網路上發文,自認基本分析派,就一定要懂財報,等你有了財報基礎,就會臉紅自己說過的話!

《結語》參禪悟道須知佛法就在人間,剩下答案屬於捐贈者
上聯:什麼是禪?晴天掃地、雨天也掃地 下聯:啥是武僧?雨衣在身,金剛不壞體 橫批:呱,不感冒最重要

當公司裝作高深莫測,其實不過善用隱藏真相,把雨衣說成金鐘罩、鐵布衫。說是參禪悟道,只是看透人心,所以……能夠算盡人心,那就不用出家,就像這位「沒常輸」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