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從創作層面來看,AI 寫小說的核心成功要素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明確的創作指引(Prompt)是靈魂
AI 沒有自己的情感經驗,它只能根據你的引導去模擬情感與邏輯。因此:
你給什麼,它就寫什麼:風格、主題、人物性格、故事走向。
你引導得越清楚,AI 就越能寫出「像你心中所想」的作品。
舉例來說,如果你只說「寫一篇愛情小說」,AI 可能會給你模板化的內容; 但如果你說「寫一篇描述兩人因一場傘的借還而認識、從錯過到重逢的溫柔愛情,像《小王子》般細膩」,AI 就會寫得更接近你想要的感覺。
二、人類的價值與情感是靈肉之本
AI 能模仿語言,但無法真正理解「人為什麼痛苦、為什麼期待」。
所以,真正動人的小說,
背後都是來自人類作者自己的情感經歷、價值觀或對人生的體悟。
AI 可以「寫」,但你得「感」。
你必須幫 AI 注入情感指令、價值對比、角色心理變化等「寫作的靈魂」。
如果你想讓讀者落淚,那就不能只靠 AI 自行產生劇情,
而要你親手賦予角色那份「說不出口的惋惜」或「不被了解的堅持」。
三、結構設計與反覆打磨是成功關鍵
AI 初稿只是起點,後續的加工才是小說能不能出圈的關鍵:
初稿多半有邏輯跳躍、語氣不統一、情節平淡等問題,需要人類去調整。
好的作品通常經歷多輪「結構重塑 → 情感補強 → 語言優化」。
你可以把 AI 當作「創作助理」,而你是「總編劇」,決定方向、風格與打磨節奏。
結語:AI 是筆,不是靈魂
AI 再強,也只是你的延伸工具。
小說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AI的生成能力,
而是你投入其中的:經歷、願望、疼痛、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