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向不容易,每個人都要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本事,才能面對一關又一關的考驗。老智者常說,逆境不是老天爺的為難,而是每一個人各自的功課,修過去及格了,這門功課就算畢業了,下一次就不會有同樣功課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秀琴說,「那時兒子走了,孫子也不在身邊,我想說不然來做志工,所以開始去告別式助念。兩年後又做了資源回收,沒想到那時我女兒找不到保姆,我就決定在家門口做分類,一邊顧外孫女。」秀琴本以為這樣的安排很妥當,沒想到孫女被診斷出過動症,以及語言遲緩,每個星期要上三次早療課,都是秀琴親自送去送回。由於忙孫女忙家務忙裡忙外,忙到沒時間做分類,紙箱瓶罐堆得亂七八糟,惹得鄰居抱怨連連。
有人跟秀琴說,她這樣做資源回收不及格,屋裡屋外亂成一團,任何人看了都不覺得是淨化環境,而是破壞環境。秀琴感到百般委屈,做得要死要活,也沒有領誰一毛錢,還要被這樣酸言酸語,那時的秀琴有一點打退堂鼓,退了道心。所幸,淑真知道秀琴的困境,便請來擅長壁畫的朋友在秀琴家的鐵捲門做彩繪,又搬來五個大麻布袋桶,每一個麻布袋上貼有垃圾分類的名稱,整個環境變得新清又活潑,鄰居拿家裡回收物品來,一眼就明白該怎麼丟。
在淑真的幫助下,秀琴裡外都做了改變,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讚美,人也變得有自信,對於從前的執我和不修邊幅的言行感到不好意思,也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是無中生有,而是自己看不見自己的盲點。現在的秀琴越活越青春,孫女接受兩年早療課程進步神速,讓她非常欣慰,而她的志工範圍又擴大到做便當,百人便當對她來說猶如桌上拿柑。「以前的我真的很粗魯,講話大聲又不認輸,這幾年在團體中學習修身養性,人緣也變好了,所以都是自己的問題。」秀琴說。
老智者說,人都有習氣,對習氣無感,就沒有辦法頓悟產生自覺,沒有自覺就不會改變,生活就會一直黯淡下去,一直活在抱怨中,一輩子自囚自溺,可惜了這樣的大好人生。就像秀琴,心中有一念善去做志工,宿命就轉動了,原本要用一生來自怨自艾、自卑自嘆,因為行善積德、修身養性而順利走過生命的大片荊棘,開始自耕福田,為自己修得好福緣、好人緣、好晚年。
#自修自得
#縮小自己
#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