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對電影的三部曲安排沒有預先準備,想必多數觀眾第一次觀看時,都會多少帶著時間不夠解決問題的懸疑,一路猜著劇情到結尾。這種未事先告知的續集安排,能夠造成劇情上的一個驚喜,以最近的商業大片來說《沙丘》是個最好的例子。這部電影也因此能夠收束在具有張力的結尾,上一秒還面對Hugo的死別,下一秒就看Alita整裝待發,舉刀決定迎戰天空城市薩雷姆的Nova。
Cyberpunk的世界觀和美學建構,從《銀翼殺手》開始,漸漸奠定一個充滿階級固化但又多元混種的哀傷世界,幾乎每個Cyberpunk的故事都帶有悲劇的色彩。2022年反應不錯的Netflix動畫《電馭叛客:邊緣行者》也多少是因其毀滅式的劇情走向而吸引人,之於《艾莉塔:戰鬥天使》也不例外。但整部片沒有淪為一部服膺於哲學議題的道德片,在整體觀影經驗來說,它還是定位明確,藉由精細的視覺技術,將人體無法演出的肢體動作,精巧的展現於每個戰鬥場面上。多少有著呼應人/ 機械命題的言外之意。
作為一部日本經典漫畫改編的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成功的以技術發展出自己的鏡頭語言,適切的轉換成一部Hollywood美學的科幻通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