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506月收到一則通知,爸爸您小孩托育需要提早結束了喔(原本預計是在7月31號)。在四月中找到了願意短期托育的保母。事後回想起來,原來是為了保持自身的彈性。
一般人聽到這消息應該是想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子,明明答應好要完成的合約時期,負面情緒就會儼然生成,進而產生不愉快的衝突。
套用企業邏輯,外部客戶提出一個需求,不好意思我必須單方面終止與您的合約。要請您另請高明。首先要定義問題 : 小孩接著下來一個月會處於沒有保母的情境,該怎麼辦。
別讓自己只有一種解決的方案。首先我們自己能照顧嗎? 再者婆家能照顧嗎? 最後娘家能照顧嗎? 最後的決策是我們顧三周。娘家顧一周。過程中我們也學習到,如何因應類似的狀況(如果褓姆臨時終止托育)。
心中很平靜有這解題方向,至於不跟我們合作的客戶,給予祝福。
7/6 丹娜絲颱風的來襲,造成雲嘉南地區將近2500根電線杆倒下,托育時間結束於7/4。結清了從四月到七月四號的費用。此時半夜11點半停電了(事後有許多區域連續停了六-七天), 歷經了一晚的停電,我們決定去婆家住宿一周等待復電。很順利小孩得到額外照顧。
回想起來,如果沒有提早終止托育,這周小孩可能需要請假或是要經過更久的運輸才能到保母家,使用企業邏輯+保持好心態。不僅褓姆的事情能平心氣和處理,也可以隨機應變。再過三周小兒即將上幼兒園。
更多企業解題邏輯,想知道嗎? 有空我會有更多生活分享